小青島 (青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6°03′12″N 120°19′7″E / 36.05333°N 120.31861°E / 36.05333; 120.31861

小青島遠眺

小青島又稱琴島,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青島灣東岸的一座小型陸連島,小青島與島嶼頂部的小青島燈塔一併為青島市的著名地標性景觀之一——「琴嶼飄燈」。

地理環境[編輯]

小青島公園的門牌號為琴嶼路26號,正門位於琴嶼路西端,琴嶼路東端與魯迅公園相連接。島嶼北側緊鄰中國海軍博物館,西北側不遠處與棧橋回瀾閣隔海相望。島嶼面積0.02473平方公里,海拔17.2米,距離東側海岸377米,有海堤與岸邊連接[1][2]。島嶼北部高,南部較平緩,四周岩石裸露,潮間帶礁石向外伸展較遠,周圍海域水深1至5米。全島植被以黑松為主,也有刺槐紫穗槐國槐大葉黃楊泡桐白楊朴樹木本植物,同時栽有櫻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春夏秋三季開花的花卉,另有十幾種草類。島上首度發現並命名了珍稀植物青島百合[3][4]

歷史變遷[編輯]

德租初期的小青島

由於島嶼面積極小,周邊又無地標、要地,小青島在歷史上曾長期沒有官方名稱,萬曆年間各方志輿圖中均無標註。至清代前期中期,今天的小青島才被冠以「小青島」之名,最早可考的文獻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版《膠州志》[註 1]。同時代文獻對小青島有記載的還有雍正年間的《山東海疆圖記》[註 2]乾隆五年(1740年)的《萊州府志》[註 3]、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靈山衛志》。與此同時,「青島」之名則屬於即墨縣以東海域、田橫島北側一島嶼群落,即今天的三平島[註 4][9]

小青島原屬膠州管轄,以有效控制經淮子口進出膠州灣的船舶。乾隆初年,即墨縣脫離膠州管轄,直隸於萊州府,小青島劃歸即墨縣,但軍事上仍屬膠州營管理。小青島一帶可泊船數十艘,官府規定不得進入淮子口的「洋船」多在此停泊[9]。至乾隆年間,「青島」一詞所指在一些地方文獻中變為今天的小青島。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膠州志》中,今天的小青島以「青島」之名出現在輿圖中[10]。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膠州志》的海疆道里圖標註「青島內有居民」[11]乾隆二十九年與同治十二年兩個版本的《即墨縣誌》又記載「青島縣西南百里」[12][13]。「青島」的標註同時也出現在了同治版《即墨縣誌》的山川脈絡圖中[9]

小青島以北陸地曾有一條入海徑流,其入海口借用島嶼之名被稱為「青島口」。小青島與青島口之間的海域可作為船隻避風港,青島口一帶因此日漸形成聚落,並於明代修建天后宮一座[14][15]清軍於1892年駐防膠澳後,清政府各類公文中直接以「青島」之名代指駐防地,小青島的名稱後來也因此成為青島市的命名起源[16][17]

1930年代的小青島

1897年德軍佔領青島後,德國人以阿考納號巡洋艦之名將其稱為「阿考納島」(德語:Arkona Insel,或拼寫為Arcona Insel),而艦名來源於呂根島阿考納海岬德語Kap Arkona[18]。而1900年代的各份青島手繪中文地圖中仍將該島標註為「青島」。1904年總督府港務部門在其上建造了一座高12.5米的八角錐形白色大理石燈塔,即今日的小青島燈塔。1914年日軍佔領青島後,以日本海軍中將加藤定吉之名改稱「加藤島」[19]

1922年青島回歸後,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恢復了「青島」的名稱[註 5]。1929年,青島特別市設立後,該島嶼正式更名為「小青島」。小青島自燈塔建成後由港務部門管理,1920年代末開始允許遊人登島。1934年,小青島由青島市政府闢為公園,在島北側建起靠泊碼頭,島上增設木製正門、道路、花圃、茶室等[21]。1936年,青島市曾進行「青島十景」的評選,「琴嶼飄燈」位列其中[22]。1941年,日軍將小青島改建為軍事用地,並將島嶼內部打通作為魚雷軍火庫使用,在島東側與北側修建堤壩,東側堤壩長377米、寬8米,與陸地相連,堤壩與島上鋪設有輕便鐵軌[23]。小青島及萊陽路8號一帶後來長期為海軍基地。1987年,小青島再度闢為公園,直至今日[1]

小青島擁有「琴島」、「琴嶼」的別稱,該別稱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法稱因島嶼形狀像古琴故名[1],或稱有一名為《琴島詩話》的書籍提到「取其山如琴,水如弦,清風徐來,波聲錚錚如琴聲之故」[14]。另有說法稱此別名來自於「琴女傳說」[4][14]。《琴島詩話》出自何時、何人尚不清楚,「琴女傳說」也沒有古籍等資料加以佐證。另外也有說法認為該名稱源於「青島」(Tsingtau)的早期德文拼寫「Tsintau」,為中文誤譯之故[24]

相關條目[編輯]

註釋[編輯]

  1. ^ 康熙十二年《膠州志》:「淮子口...又東至小青島五十里避正北東北風」[5]
  2. ^ 雍正《山東海疆圖記》:「小青島在淮子口對岸」[6]
  3. ^ 乾隆五年《萊州府志》:「靈山島(有居民) 雞島 牛島 顧家島 竹槎島 小青島(以上膠州)」[7],「淮子口又東至小青島五十里避正北東北風」[8]
  4. ^ 雍正《山東海疆圖記》:「蠡島在縣南九十裏白馬島(以下隸即墨縣南海)青島在外洋田橫島在縣東一百里...」[6]
  5. ^ 民國十七年《膠澳志》:「青島在青島灣內距岸不足一海里,舊隸即墨。德佔膠澳後遂著名於世,日人改名加藤島,我國接收仍名青島。」[20]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青島史志辦. 小青岛公园. 青島市情網. 2010-12-17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2. ^ 小青岛. 青島新聞網. 2011-05-04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3. ^ 《青岛市志·自然地理志》. 山東省情網.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0). 
  4. ^ 4.0 4.1 張兆新. “琴女”传说为小青岛定名 岛上曾有稀有百合. 青島日報 青報網. 2014-08-11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5. ^ 孫蘊韜. 《胶州志·卷一·海防》. 康熙十二年(1673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6. ^ 6.0 6.1 著者闕名, 《山东海疆图记·卷二·山岛志》, 雍正年間 
  7. ^ 嚴有禧. 《莱州府志·卷一·山川》. 乾隆五年(1740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8. ^ 嚴有禧. 《莱州府志·卷一·海运》. 乾隆五年(1740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9. ^ 9.0 9.1 9.2 李玉尚. 湮没在史书中的小青岛.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2008-07-16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10. ^ 周於智 宋文錦. 《胶州志·卷一·舆图》. 乾隆十七年(1752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11. ^ 張同聲 李圖. 《重修胶州志·卷一·海疆道里图》.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12. ^ 尤淑孝 李元正. 《即墨县志·卷一·方舆·山川》.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13. ^ 林溥. 《即墨县志·卷一·方舆志·岛屿》. 同治十二年(1873年)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14. ^ 14.0 14.1 14.2 郝園園 劉曉林 孫藝嘉. 小青岛往事. 半島都市報 網易新聞. 2014-05-06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15. ^ 消失的“上下青岛村”:曾为青岛最早一批村落. 青報網. 2015-10-16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6). 
  16. ^ 黎明. 李鸿章与青岛栈桥的纠葛. 鳳凰網·青島. [2014-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17. ^ 王棟. 《青岛影像 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记忆》.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70-1113-7. 
  18. ^ Arkonainsel. Deutsches Koloniallexikon.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0). 
  19. ^ 袁賓久. 《青岛德式建筑》. 青島: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12109050. 
  20. ^ 趙琪 袁榮叟, 《胶澳志·方舆志·岛屿》, 民國十七年(1928年) 
  21. ^ 劉逸忱. 琴屿葱茏一苇航——小青岛公园开辟记. 青島早報. 2022-10-01 [2022-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3). 
  22. ^ 張珍珍. 老青岛的十大景观.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2014-05-27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23. ^ 原野 趙健鵬. 小青岛防浪坝工程被叫停 为日本侵略的历史见证. 青島新聞網 鳳凰網. 2013-04-04 [2017-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3). 
  24. ^ 袁賓久. 《青岛老建筑之旅》.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670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