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葛蒂
恐龍葛蒂 Gertie the Dinosaur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溫瑟·麥凱 |
監製 | 溫莎·麥凱 |
編劇 | 溫莎·麥凱 約翰·布雷[*] |
主演 | 溫莎·麥凱 喬治·麥克馬努斯[*] 泰德·多更[*] 羅伊·麥克卡德爾[*] 湯姆·鮑威爾斯[*] |
片長 | 12分鐘 |
產地 | 美國 |
語言 |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Gertie on Tour[*]、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 |
《恐龍葛蒂》(英語:Gertie the Dinosaur)是一部於1914年上映的動畫短片,為最早關於恐龍的動畫片段,由美國漫畫家與動畫師溫瑟·麥凱製作。麥凱最初在他的歌舞雜耍表演現場用這部電影與觀眾互動;片中像孩子般的、活潑的葛蒂在主人的指揮下表演動作。後來,麥凱的僱主威廉·赫斯特減少了麥凱的雜耍表演,因此麥凱在原片基礎上增加了真人表演部分作為院線上映版。1921年,麥凱想製作續集《巡演的葛蒂》(Gertie on Tour),但在做了約一分鐘長的片段後放棄。
儘管本片經常被大眾認為是史上最早的動畫電影,但麥凱在之前已經製作過《小尼莫》(1911年)和《蚊子是怎麼生活的》(1912年)。美國的J·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和法國的埃米里·科爾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已經試驗了動畫製作,但片中塑造的葛蒂這一有魅力的角色使本片在之前的「把戲電影」中脫穎而出。《恐龍葛蒂》是第一部運用關鍵格、上色參照標誌、描圖紙、妙透鏡、動畫循環等動畫技術的電影。它影響了許多下一代的動畫師,如弗萊舍兄弟、奧圖·梅思默、保羅·特里和華特·迪士尼。該片上映後一兩年出現了盜版,約翰·布雷試圖為麥凱的很多動畫技術申請專利,但失敗了。麥凱的一些影片已經遺失或僅存片段,《恐龍葛蒂》是他的電影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已被保存在美國國家影片登記部。
背景
[編輯]當溫瑟·麥凱(約1867–71年– 1934年)[a]開始創作報紙連環漫畫如《羅彼特·芬德的夢》(1904-11年)[b]和《小尼莫》(1905-14年)[c][6]時,已經是一名多產的商業漫畫家。1906年,麥凱開始歌舞雜耍表演,表演粉筆獨角戲——在觀眾面前現場繪畫[7]。
麥凱受兒子的手翻書啟發[8],他「看到了(把他的漫畫)製作成動畫的可能」[9]。他聲稱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個製作動畫片的人」[9],雖然在他之前還有J·斯圖爾特·布萊克頓和埃米里·科爾[9]。麥凱的第一部電影於1911年在影院上映,用了漫畫《小尼莫》裏的角色[10];很快他把影片和歌舞雜耍表演結合在一起。1912年,他接着製作了影片《蚊子是怎麼生活的》[11],描繪了一隻巨大的、設計自然的蚊子吸了一個睡着男人的血[12]。麥凱賦予了蚊子個性,並用幽默平衡了這個情景的恐怖感[13]。他的動畫如此逼真生動以至於有評論認為他一定是按照片描摹了角色[14],或者得益於用了金屬絲的把戲[15];為了證明自己並沒有像評論所說的那樣做,麥凱為他下一步電影選擇了一個無法被照相的角色[14]。
1912年,麥凱和美國歷史學會商談後,宣佈了「展現曾佔據地球的大怪物」的計劃[16]。他談及這個動畫製作能使「嚴肅的以及教育方面的工作」成為可能[17]。麥凱之前曾在他的連環漫畫中引入過恐龍,例如在《淘氣鬼拉瑞比特的夢》於1905年3月4日的一集中[18],一隻迷惑龍骨架參與了賽馬[19],以及在同部作品1913年5月25日的一集中[d],一位獵人試圖射擊一條恐龍但未能成功。後者的背景設計與後來出現在《恐龍葛蒂》中的背景非常相似[21]。在1913年9月21日《小尼莫》(當時已改名為《In the Land of Wonderful Dreams》)的一集《在上古人的大陸》(In the Land of Antediluvians)中,尼莫遇到了一頭名為貝茜(Bessie)的恐龍,她和葛蒂有相同的設計[e][17]。
麥凱在確定用「葛蒂」前考慮了幾個其他名字,他在製作筆記本中用了「恐龍傑西」(Jessie the Dinosaurus)。迪士尼動畫師保羅·薩特菲爾德(Paul Satterfield)回憶他在1915年聽到麥凱說他選擇「葛蒂」的原因[17]:
他聽見幾個「甜哥兒」[同性戀男子]在廳里說話,其中一個用一種很甜美的聲音說:「噢,伯蒂,等一等!」他覺得這是個好名字,但想要一個女性名,於是把它命名為「葛蒂」。
— 1977年,保羅·薩特菲爾德接受米爾特·格雷(Milt Gray)的採訪時所述[17]。
內容
[編輯]《恐龍葛蒂》是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恐龍為主角的動畫片[24]。葛蒂像一頭訓練有素的大象那樣表演把戲。她的動畫風格自然,能有節奏地呼吸,移動時重心也移動,喝水時腹部起伏,這些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麥凱賦予了她性格——在友善的同時,她也可以是任性的,不理睬或反抗主人的指令。[25]
劇情梗概
[編輯]當主人麥凱呼喚她時,像孩子般活潑的葛蒂從山洞裏出來。揮着鞭子的主人讓她表演把戲,如抬起左右腳,或向觀眾鞠躬。當她覺得自己被逼得太急時,便反抗主人。主人罵她後,她流下了眼淚,隨後他給她吃了一個南瓜以示安撫[f]。在整個過程中,史前動物們,如一隻飛過的蜥蜴,不斷使葛蒂分心。當一頭猛獁象向她噴水戲弄她,葛蒂把它扔進湖中,又向它扔石塊。之後她從湖中飲水止渴,最終麥凱站在她身上向觀眾鞠躬後下場。[27]
製作
[編輯]《恐龍葛蒂》是麥凱的第一部有詳細背景畫的動畫片[17]。主要製作過程開始於1913年中旬[28]。麥凱利用閒暇時間[29]在61⁄2乘81⁄2-英寸(17乘22-厘米)大小的米紙上繪製了幾千幅葛蒂的畫格[28]。這種紙張是一種良好的媒介,它不吸墨水,並且是透明的,因此是反覆描摹背景的理想選擇[30],該繁複工作由藝術家鄰居約翰·A·菲茨西蒙斯(John A. Fitzsimmons)負責[28]。這些繪畫在紙上佔據了6乘8-英寸(15乘20-厘米)大小[g],在四角上有參照標誌[30],為防止拍攝時圖像產生微小移動。它們被固定在大塊印製板上拍照[28]。
麥凱對把握精確的時間和運動十分在意;他依照自己的呼吸頻率來確定葛蒂的呼吸,並加入了一些小細節,例如地面因葛蒂的巨大體重而微微下陷[28]。麥凱諮詢了紐約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以確保葛蒂動作的準確性;但工作人員不知道一種已滅絕的動物如何由躺倒的姿態站立起來,所以在葛蒂站起來的場景中,麥凱安排了一隻蜥蜴從屏幕上飛過以吸引觀眾的注意[31]。完成繪畫後,在1914年初,照相工作在維塔攝像工作室完成[32]。
麥凱開創了關鍵格動畫的「麥凱拆分系統」(McCay Split System),其中先繪製角色的主要姿勢或位置,然後再繪製中間的畫格。這樣可以減輕工作的繁複冗長,更好地掌握片中動作的時機[31]。麥凱公開了他發展的技術,拒絕為這個系統申請專利,據說他表示:「任何想要為一百英寸膠片做幾千幅繪畫的傻瓜歡迎加入俱樂部。[h]」在《恐龍葛蒂》製作期間,麥凱向一個聲稱要為動畫寫文章的來訪者展示了技術細節。這位來訪者是動畫師約翰·布雷[34],他利用麥凱的大意為很多技術包括參照標誌、描圖紙、妙透鏡、用以製造重複動作的動畫循環等申請了專利[35],之後在1914年起訴了麥凱[36]。這起訴訟沒有成功,有證據表明麥凱可能反訴了他——他從布雷那裏收到了使用這些技術的版稅[37]。
發行
[編輯]《恐龍葛蒂》最初於1914年出現在麥凱的歌舞雜耍表演中[32]。一個加長的版本於年末在影院中上映[38] 。當時,恐龍對大眾來說還是新奇的事物。這一點體現在電影的宣傳中,它的廣告試圖教育觀眾:「根據科學,這種怪獸曾經佔據了地球……現在出土的骨架長達90到160英尺。一頭大象在葛蒂旁邊就像一隻老鼠。」[39]
歌舞雜耍表演
[編輯]麥凱原先把該片的一個版本作為他歌舞雜耍表演的一部分[i]。第一次演出是在1914年2月8日[j][32],芝加哥的皇宮劇院(Palace Theater)。首先,麥凱隨着《蚊子是如何生活的》開始他常規的現場繪畫。然後他帶着一根鞭子出現在舞台上,講述動畫製作過程。他站在銀幕右側,介紹「唯一圈養的恐龍」。隨着電影開始放映,葛蒂從一個山洞中探出頭來,麥凱鼓勵她向前來。他通過向銀幕上扔硬紙板做的蘋果來增強戲劇效果,每到此時他會轉身背對觀眾把蘋果藏入口袋內,而這時蘋果出現在片中被餵給了葛蒂[k]。最後,麥凱走下舞台,然後從下台的那一側「再次出現」在影片中。片中葛蒂舉起麥凱的動畫角色,把他放在她背上,在麥凱向觀眾鞠躬時帶他一起離開畫面[27]。
該演出很快被搬到了紐約[41]。儘管演出得到了正面評價,但麥凱在《紐約美國人》的僱主報業巨頭威廉·赫斯特不滿於他的明星漫畫家因演出而打斷了為報紙社論畫插圖。在赫斯特的命令下,《紐約美國人》中不再刊登關於麥凱演出的評論文章。不久後,赫斯特拒絕刊登麥凱演出所在地紐約維多利亞劇院(Victoria Theater)的付費廣告[42]。3月8日,赫斯特禁止他的僱員在歌舞雜耍劇行業表演[43]。麥凱的合約沒有禁止他的歌舞雜耍表演,但赫斯特得以向麥凱與他的經紀人施加壓力取消合約,最終麥凱簽了一個禁止他在紐約都會區之外表演的新合約[38]。
電影院
[編輯]1914年11月,製片人威廉·福克斯提出以「現款支付和最高價格」把《恐龍葛蒂》帶入電影院[44]。麥凱接受了,並為影片增加了一段真人表演的開場部分[l]和代替他現場台詞的字幕。影片成功地在國內傳播,於12月到達了西海岸[38]。
真人表演部分由麥凱自己與他的幾位朋友主演[38],其中包括漫畫家喬治·麥克馬努斯和泰德·多更,作家羅伊·麥克卡德爾和演員湯姆·鮑威爾斯[46];麥凱的兒子羅伯特友情客串一名攝影室助手[38]。麥凱像他之前在電影《小尼莫》中做的那樣,用了一個賭局來推動劇情[47]。
影片開始後,麥凱和朋友們開車經過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門口時遭遇了爆胎。他們進入博物館後看到了一具迷惑龍骨架,麥凱以一頓飯為賭注稱他能用動畫技術讓一條恐龍復活。隨後影片展現了動畫製作過程以及「一萬張每張略有不同的圖畫」[m][25],還有一個助手搬運像山似的一大摞紙但最終落得人仰馬翻的搞笑場景[49]。最後,這群朋友在餐館聚到一起觀看動畫片,動畫部分隨之開始[25]。
《葛蒂》後的麥凱和動畫業
[編輯]麥凱的工作模式十分費力,動畫師發展了幾種方法來降低工作量,加快製作速度來滿足市場對動畫電影的需求。《小尼莫》上映後的幾年內,加拿大人拉烏·巴里的定位釘與美國人厄爾·赫德的賽璐珞技術的結合幾乎成為所有動畫工作室採用的標準模式[50]。麥凱在本片之後的下一部作品《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1918年)[51]中使用了賽格路技術[52]。該片是他最充滿雄心的電影,用了25,000張繪畫[52]和近兩年的時間才完成,但它沒有取得商業成功[53]。
麥凱之後製作了六部電影,其中三部從未得到商業銷售[54]。1921年,當赫斯特發現他在動畫上比在報刊插圖上投入了更多時間後,麥凱被迫放棄動畫製作[55]。他未實現的動畫項目包括與《叢林小鬼》(Jungle Imps)作者喬治·徹斯特合作的名為《穀倉院子樂隊》(The Barnyard Band)的音樂劇電影[56],以及一部關於美國在一戰中角色的電影[57]。
1927年,麥凱在紐約參加了一次為他致敬的晚宴。在喝了大量酒後,他被動畫師馬克思·弗萊舍介紹給大家。麥凱隨後給了這群動畫師一些技術上的建議,但他感覺聽眾們並沒有在注意聽,便斥責道:「動畫是一門藝術。我是這麼看待它的。但依我看,你們各位做的東西,把它變成了一門生意。不是藝術,而是生意。真是倒霉![n]」那年9月,他在WRKO電台的節目中出場。11月2日,他為《新聞周刊》的「女性時間」欄目接受了弗蘭克·克雷文的採訪。在這兩項活動中,他都抱怨了當代動畫的狀況[59]。麥凱於1934年7月26日因腦栓塞去世[60]。
反響和影響
[編輯]觀眾和影評人都對《恐龍葛蒂》感到滿意[61]。它在芝加哥開演後,贏得了當地戲劇評論家艾什頓·斯蒂文斯的讚揚[62]。1914年2月22日,在赫斯特禁止《紐約美國人》提及麥凱的歌舞雜耍表演前,該報的一位專欄作家評論道「從頭到尾都很好笑……比他著名的蚊子繪畫搞笑多了」[41]。2月28日的《紐約晚報》稱之為「動畫漫畫家歷史上最偉大的表演」[42]。埃米里·科爾回歐洲前在紐約觀看了麥凱的幾部動畫片,稱讚它們「畫得令人欽佩」,尤其是《恐龍葛蒂》[63]。該片在影院上映後,《綜藝》雜誌寫道「笑點貫穿全片」,影片會「一直被評價為異常聰明之作」[64]。
一兩年後出現了一個假版本;其中有一條恐龍能表演大部分葛蒂的把戲,但它在動畫技術上更粗劣,只用了賽格路的靜態背景[65]。儘管該假版本的風格被認為是出自布雷製片工作室,但其作者仍無法被確定[66]。巴斯特·基頓在他1923年自導自演的影片《三個時代》中騎了一條用黏土動畫技術製作的恐龍,向本片致敬[47]。
麥凱的前三部電影是史上最早產生商業效益的動畫作品;它們的成功促使了電影工作室加入剛起步的動畫工業[67]。其他工作室也採用了真人片段加上動畫片段的形式,例如弗萊舍兄弟的《墨水瓶外》(1918-29年)[15]和華特·迪士尼的《愛麗絲喜劇》系列(1923-27年)[68]。麥凱單線條、高對比度、現實主義的畫風為之後的美國動畫定下模式,與歐洲動畫中抽象、開放的形態形成區分[69]。這一影響在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出品的故事片中最為明顯,如在《幻想曲》(1940年)中也出現了擬人化的恐龍,動畫風格自然,着重於時機和重量把握。沙姆斯·卡爾漢尼、弗萊舍兄弟、華特·蘭茨、奧圖·梅思默、帕特·蘇利文、保羅·特里和比爾·泰特拉都是美國一代動畫師中看過麥凱在歌舞雜耍表演中的本片並受到影響的[70]。《恐龍葛蒂》有如此高的聲望,以至於動畫史長久以來都認為它是史上第一部動畫片[49]。
1921年左右,麥凱開始製作第二部以葛蒂為主角的動畫電影,名為《巡演的葛蒂》(Gertie on Tour)。在影片構想中,葛蒂會在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上跳躍,試圖吃掉首都的華盛頓紀念碑,在大西洋城的海灘上跋涉等等[71]。這部電影僅有概念草圖和一分鐘長的片段,片段中葛蒂在玩一輛手推車並在其他恐龍前跳舞[72]。
自麥凱去世後,他的原版藝術作品沒有得到良好保存[29]。很多作品在1930年代晚期的房屋失火中被摧毀,更多的部分被他的家人在需要錢時廉價出售了[73]。大約有400張電影的原畫得以倖存,被動畫師羅伯特·布拉澤頓(Robert Brotherton)在歐文·曼德爾森(Irving Mendelsohn)布料店的雜亂中發現,他在1940年代被委託保管麥凱的電影和藝術作品[74]。除了《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中的一些單幀,這些《恐龍葛蒂》的原畫是麥凱所有動畫原本中僅存的[75]。麥凱為了增加儲藏空間自己銷毀了許多罐膠捲。他沒銷毀的部分也沒能保存下來,因為它們是用會變質並高度易燃的硝化膠片拍攝的。一對年輕的動畫師於1947年發現了這些膠片並儘可能地保存它們。很多時候只有一些片段留存下來,這已是幸運的情況了。《恐龍葛蒂》是麥凱所有影片中被保存得最好的[76]。曼德爾森和布拉澤頓試圖尋找一家能保存麥凱影像的機構但一直沒有結果,直到1967年加拿大的魁北克影片儲藏室因當年的蒙特利爾動畫電影世博會而找到他們,並從那時起管理麥凱的影像[o][77]。在倖存的原畫中,有15幅沒有出現在影片的現存版中。他們似乎是來自同一片段,很可能是在影片末尾時讓葛蒂從畫面右側伸出頭向觀眾鞠躬[30]。
麥凱的兒子羅伯特曾嘗試在連環漫畫《迪諾》(Dino)中讓葛蒂這個角色再次流行,但他沒有成功[78]。他與迪士尼動畫師理查德·修默(Richard Huemer)於1955年為電視節目《迪士尼樂園》重新製作了原歌舞雜耍表演[63];這是那一代人第一次接觸到本片。華特·迪士尼對麥凱之子表達了他對本片的敬意,指着迪士尼工作室說:「鮑勃,這一切都應該是你父親的。[77]」在迪士尼世界的荷里活影城內,有一家葛蒂形狀的雪糕店坐落在艾寇湖(Echo Lake)畔[79]。
《紐約時報》影評人理查德·埃德於1975年在惠特尼美術館回顧麥凱的動畫時,對於《恐龍葛蒂》寫道:「迪士尼……非常努力地想重新達到」麥凱動畫的水準,但「迪士尼的魔力,儘管有時有點嚇人,但總是被抑制住的;麥凱已經獲得巫術了」。埃德把麥凱的藝術視野和詩人威廉·布萊克相比,說道:「它太奇異和個人化以至於無法歸納概括,也難以有繼承者」。[80]
有幾百本書籍和文章是關於《恐龍葛蒂》而寫的[78]。動畫歷史學家唐納德·克拉夫頓(Donald Crafton)稱之為「前迪士尼時代動畫中長盛不衰的傑作」[32]。西蒙和金·戴奇兄弟的繪本《失落夢想的林蔭大道》(2002年)大致上取自於麥凱在1920年代動畫行業中感到夢想破滅的經歷。故事的主角為一位名叫溫瑟·牛頓[p]的老年漫畫家,他在年輕時代有一個類似《葛蒂》的、以乳齒象米爾頓為主角的舞台演出[82]。《恐龍葛蒂》被選入美國國家影片登記部的電影保護名單[83]。
註釋
[編輯]- ^ 麥凱的出生年有不同說法,分別為1867年、1869年和1871年。他的出生記錄已不存在。[1]
- ^ 《淘氣鬼拉瑞比特》曾在1911年和1913年間用其他標題重新出版,例如《仲夏夜的夢》(Midsummer Day Dreams)和《只是一個夢》(It Was Only a Dream)。[2]
- ^ 該連環漫畫從1905年[3]到1911年名為《安睡地的小尼莫》(Little Nemo in Slumberland),從1911年[4]到1914年名為《在美夢之鄉》(In the Land of Wonderful Dreams)。[5]
- ^ 儘管這集漫畫於1913年5月25日在《晚間電信報》上發表,但它是在1908年至1911年間完成的[20]。
- ^ 麥凱也在其他漫畫中用到恐龍,例如1910年8月21日[22],和1912年4月22日[23] 的《淘氣鬼拉瑞比特的夢》中,以及在1906年《小噴嚏薩米》的一集中,薩米用噴嚏摧毀了一具恐龍骨架[18]。
- ^ 在原版的歌舞雜耍表演中,麥凱用了蘋果而不是南瓜[26]。
- ^ 當時電影的標準銀幕高寬比為1:1.33[30]。
- ^ 原文:Any idiot that wants to make a couple of thousand drawings for a hundred feet of film is welcome to join the club.[33]
- ^ 本片的歌舞雜耍表演版沒有已知的現存版本[40]。
- ^ 麥凱在1914年9月15日註冊了本片的版權[38]。
- ^ 在院線版中,字幕稱該蘋果為南瓜[26]。
- ^ 真人部分的拍攝時間未知[45]。
- ^ 大衛·南森(David Nathan)和唐納德·克萊夫頓(Donald Crafton)認為10,000這個數字值得懷疑,因為在每秒16幀的速度下影片應有11分鐘長。把循環部分也計入的話,甚至11分鐘也是保守估計。而現存的院線版只缺了一個很短的場景,其中動畫部分長度只有7分鐘。[48]
- ^ 原文:Animation is an art. That is how I conceived it. But as I see, what you fellows have done with it, is making it into a trade. Not an art, but a trade. Bad Luck![58]
- ^ 關於美國機構對此事的冷漠態度,約翰·卡納梅克(John Canemaker)引用童書插畫家莫里斯·桑達克的話說:「美國還是不太重視她偉大的幻想家們。[77]」
- ^ 「溫瑟·牛頓」這個名字是關於溫瑟·麥凱與畫材品牌「溫瑟&牛頓」的文字遊戲[81]。
參考資料
[編輯]- ^ Canemaker 2005,第22頁.
- ^ Merkl 2007,第478頁.
- ^ Canemaker 2005,第97頁.
- ^ Canemaker 2005,第164頁.
- ^ Canemaker 2005,第229頁.
- ^ Eagan 2010,第32頁.
- ^ Canemaker 2005,第131–132頁.
- ^ Beckerman 2003; Canemaker 2005,第157頁.
- ^ 9.0 9.1 9.2 Canemaker 2005,第157頁.
- ^ Canemaker 2005,第160頁.
- ^ Eagan 2010,第33頁.
- ^ Barrier 2003,第17頁; Dowd & Hignite 2006,第13頁.
- ^ Canemaker 2005,第167頁.
- ^ 14.0 14.1 Mosley 1985,第62頁.
- ^ 15.0 15.1 Murray & Heumann 2011,第92頁.
- ^ Crafton 1993,第123頁.
- ^ 17.0 17.1 17.2 17.3 17.4 Canemaker 2005,第168頁.
- ^ 18.0 18.1 Merkl 2007,第32頁.
- ^ Glut 1999,第199頁; Crafton 1993,第123頁.
- ^ Merkl 2007,第488頁.
- ^ Canemaker 2005,第168, 172–173頁; Merkl 2007,第366–367頁.
- ^ Merkl 2007,第341–342頁.
- ^ Merkl 2007,第439頁.
- ^ Mitchell 1998,第62頁.
- ^ 25.0 25.1 25.2 Crafton 1993,第113頁.
- ^ 26.0 26.1 Baker 2012,第7頁.
- ^ 27.0 27.1 Canemaker 2005,第175–177頁.
- ^ 28.0 28.1 28.2 28.3 28.4 Canemaker 2005,第169頁.
- ^ 29.0 29.1 Heer 2006.
- ^ 30.0 30.1 30.2 30.3 Nathan & Crafton 2013,第29頁.
- ^ 31.0 31.1 Canemaker 2005,第171頁.
- ^ 32.0 32.1 32.2 32.3 Crafton 1993,第110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1, 261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1–172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2頁.
- ^ Sito 2006,第36頁; Canemaker 2005,第172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4頁.
- ^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Canemaker 2005,第182頁.
- ^ Tanner 2000.
- ^ Nathan & Crafton 2013,第32頁.
- ^ 41.0 41.1 Canemaker 2005,第177頁.
- ^ 42.0 42.1 Canemaker 2005,第181頁.
- ^ Canemaker 2005,第181, 261頁.
- ^ Canemaker 2005,第182頁; Crafton 1993,第112頁.
- ^ Crafton 1993,第112頁.
- ^ Cullen 2004,第738頁; Crafton 1993,第112頁.
- ^ 47.0 47.1 Crafton 1993,第134頁.
- ^ Nathan & Crafton 2013,第40頁.
- ^ 49.0 49.1 Thomas & Penz 2003,第25頁.
- ^ Barrier 2003,第10–14頁.
- ^ Canemaker 2005,第186頁.
- ^ 52.0 52.1 Canemaker 2005,第188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3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7–198頁.
- ^ Sito 2006,第36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8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8, 217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9頁.
- ^ Canemaker 2005,第239頁.
- ^ Syracuse Herald staff 1934,第12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7, 181頁.
- ^ Crafton 1993,第110頁; Canemaker 2005,第177頁.
- ^ 63.0 63.1 Crafton 1993,第111頁.
- ^ Variety staff 1914,第26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5頁.
- ^ Canemaker 2005,第175頁; Glut 2002,第102頁.
- ^ Callahan 1988,第223頁.
- ^ Murray & Heumann 2011,第93頁.
- ^ Crafton 1993,第134–135頁.
- ^ Canemaker 2005,第257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2, 197頁.
- ^ Canemaker 2005,第194頁.
- ^ Canemaker 2005,第253–254頁.
- ^ Canemaker 2005,第253–255, 258頁.
- ^ Canemaker 2005,第258頁.
- ^ Canemaker 2005,第254頁.
- ^ 77.0 77.1 77.2 Canemaker 2005,第255頁.
- ^ 78.0 78.1 Hoffman & Bailey 1990,第125頁.
- ^ Goldsbury 2003,第180頁.
- ^ Canemaker 2005,第256, 263頁.
- ^ Leopold 2003.
- ^ Young 1991,第49頁; Hatfield 2004.
- ^ Andrews 1991,第31頁.
文獻目錄
[編輯]書籍
[編輯]- Baker, Kage. Ancient Rockets. Tachyon Publications. 2012. ISBN 978-1-61696-113-8.
- Barrier, Michael. Hollywood Cartoons: American Animation in Its Golden 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14-06-04]. ISBN 978-0-19-51672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5).
- Beckerman, Howard. Animation: The Whole Story. Skyhorse Publishing. 2003. ISBN 978-1-58115-301-9.
- Canemaker, John. Winsor McCay: His Life and Art Revised. Abrams Books. 2005. ISBN 978-0-8109-5941-5.
- Crafton, Donald. Before Mickey: The Animated Film 1898–192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014-06-04]. ISBN 97802261166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1).
- Cullen, Frank. Vaudeville, old and new. Routledge. 2004 [2014-06-04]. ISBN 978-0-415-9385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4).
- Dowd, Douglas Bevan; Hignite, Todd. Strips, Toons, And Bluesies: Essays in Comics And Cultur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06 [2014-06-04]. ISBN 978-1-56898-6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6).
- Eagan, Daniel. America's Film Legacy: 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The Landmark Movies In The National Film Registr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0 [2014-06-04]. ISBN 978-0-8264-297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 Glut, Donald F. Carbon Dates: A Day by Day Almanac of Paleo Anniversaries and Dino Events. McFarland & Company. 1999. ISBN 978-0-7864-0592-3.
- Glut, Donald F. The Frankenstein Archive: Essays on the Monster, the Myth, the Movies, and More. McFarland & Company. 2002. ISBN 978-0-7864-8069-2.
- Goldsbury, Cara. The Luxury Guide to Walt Disney World: 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the Best Disney Has to Offer. Bowman Books. 2003. ISBN 978-0-9726972-2-4.
- Hoffman, Frank W.; Bailey, William G. Arts and Entertainment Fads. Routledge. 1990. ISBN 978-0-86656-881-4.
- Merkl, Ulrich. The Complete Dream of the Rarebit Fiend (1904–1913) by Winsor McCay 'Silas' (.doc). Catolog of episodes & text of the book: Ulrich Merkl. 2007. ISBN 978-3-00-020751-8. (on included DVD)
- Crafton, Donald. Before Mickey: The Animated Film 1898–1928.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014-06-04]. ISBN 97802261166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31).
- Mosley, Leonard. Disney's World: A Biography. Rowman & Littlefield. 1985. ISBN 978-0-8128-3073-6.
- Murray, Robin L.; Heumann, Joseph K. That's All Folks?: Ecocritical Readings of American Animated Features.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1. ISBN 978-0-8032-3512-0.
- Sito, Tom. Drawing the Line: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Animation Unions from Bosko to Bart Simps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6 [2014-06-04]. ISBN 978-0-8131-240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9).
- Thomas, Maureen; Penz, François. Architectures of Illusion: From Motion Pictures to Navigable Interactive Environments. Intellect Books. 2003 [2014-06-04]. ISBN 978-1-84150-04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9).
- Mitchell, W. J. T. The Last Dinosaur Book: The Life and Times of a Cultural Ic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ISBN 978-0-226-53204-2.
期刊與雜誌
[編輯]- Callahan, David. Cel Animation: Mass Produc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in the Animated Film Industry. Film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09-10, 2 (3): 223–228 [2014-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 Hatfield, Charles. The Presence of the Artist: Kim Deitch's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vis-a-vis the Animated Cartoon. ImageTexT: Interdisciplinary Comics Studies (Department of English, University of Florida). 2004, 1 (1) [2013-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8).
- Heer, Jeet. Little Nemo in Comicsland.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University of Virginia). 2006, 82 (2): 104–121. ISSN 2154-6932.
- Motograph staff. Making Motion Pictures by Pencil. Motograph (Electricity Magazine Corp.). 1912-04-04, 7 (4): 162. LCCN xca12001192.
- Nathan, David L; Crafton, Donald.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Winsor McCay's Gertie (1914). Animation. 2013, (8): 23–46 [2014-06-04]. ISSN 1746-8485. doi:10.1177/174684771246756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 Tanner, Ron. Terrible Lizard! the Dinosaur as Plaything. Journal of American & Comparative Cultures (Blackwell Publishing). Summer 2000, 23 (2). ISSN 1542-734X. doi:10.1111/j.1542-734X.2000.2302_53.x.
- Gertie. Variety. 1914-12-19: 26.
- Young, Frank. Well Done: Raw. The Comics Journal (Fantagraphics Books). 1991-10: 48–51. ISSN 0194-7869.
報紙
[編輯]- Andrews, Robert M. Library of Congress adds 25 more films to classics collection. TimesDaily. 1991-09-26: 31.
- Syracuse Herald staff. Winsor M'Cay Early Comic Artist, Dies. Syracuse Herald. 1934-07-27: 12.
網絡
[編輯]- Leopold, Todd. The Strange History of a Cartoon Cat: Graphic Novel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Ode to Animation. CNN.com. CNN. 2003-01-09 [2013-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