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稽山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稽山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書院,位於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北宋范仲淹首設,因明朝王陽明講學而中興[1],今存遺蹟建築。

歷史

[編輯]

創始與興起

[編輯]

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以吏部員外郎之職外放任越州知州。范氏於是在越州州治(今紹興城區)創建稽山書院,原址位於臥龍山西崗[2][3]。當時延聘名學者石待旦任書院住持,受到學者學子的推崇。宋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在浙江做官,任司提舉浙東常平茶鹽事,曾在稽山書院講學。宋朝時,書院已經海內聞名,講學活動眾多[4]元朝至正年間,廉訪副使王侯復擴建修葺了書院,元末書院曾一度荒廢[5]

中興

[編輯]

大明正德年(1506年至1521年),山陰知縣張煥將書院搬遷至原址的西面。明嘉靖三年(1524年),紹興府知府南大吉和山陰縣令吳瀛拓展書院,增建「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書院因正德年間王陽明在此收徒講學而大興。王氏在此系統闡述自己「致良知」的理論,並親自撰寫有《稽山書院尊經閣記》。稽山書院是王陽明在紹興講學的主要場所之一,另一處為陽明書院。王氏還選送紹興府及鄰近八邑的優秀學生入書院學習,每月提供膳食住宿,而學生學習之處被稱之為「瑞泉精舍」。經王陽明建設,稽山書院再次成為海內著名書院[6]

衰弱

[編輯]

大明萬曆七年(1579年),朝廷因東林黨爭而禁天下書院。稽山書院奉例而毀,書院的田產被吳氏所佃。當時朝中尚書吳兌仍堅持不毀書院建築。萬曆十年(1682年),紹興知府蕭良干修復書院建築,改名作「朱文公祠」,又在瑞泉精舍舊址上建「仕學所」。

大清康熙十年(1671年),紹興當地人虞敬道柴世盛重修書院。

相關著作

[編輯]
  • 明朝王陽明撰《稽山書院尊經閣記》,為明朝散文名作。

參考連結

[編輯]
  1. ^ 循迹王阳明 信步游绍兴. 錢江晚報. [2014-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5). 
  2. ^ 《紹興縣誌·大事年表·北宋寶元二年》校記北宋寶元二年(1039)三月
  3. ^ 第一章 府县学 书院 学塾 卷33 教育. 中國紹興. [2014-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4. ^ 《由官學到書院: 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 2004年 陳雯怡
  5. ^ 《中國書院學規·稽山書院》
  6. ^ 《中國古代學校》第三節 明清的書院,郭齊家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