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區
外觀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4年10月24日) |
聯區,是1948年至1957年越南抗法獨立戰爭與戰後實施的一種黨政軍區劃體系。
簡介
[編輯]1948年1月25日,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頒佈120-SL法令,各戰區合併為聯區:[1]
- 越南北部:
- 第一聯區:由第一戰區、第十二戰區合併。北接中國,東鄰北部灣,南接第三聯區,西接第十聯區的越南東北部各省:高平省、北𣴓省、太原省、北寧省、福安省、諒山省、北江省、海寧省、廣安省、鴻基特區9省1特區。
- 第三聯區:由第二戰區、第三戰區、第十一戰區合併。包括紅河沿岸各省,北接越北聯區,東臨北部灣,南接第四聯區,西接泰苗自治區的紅河三角洲各省:山西省、河東省、河南省、南定省、寧平省、和平省6省。司令員朱文晉少將,政委文進勇少將。杜梅曾任第三聯區黨委委員兼寧平省省委書記。1951年第三聯區部隊升級組建越南人民軍第320師。
- 第十聯區:由第十戰區、第十四戰區合併。北接中國,東接第一聯區和第三聯區,西和南接老撾的越南西北部各省:山羅省、萊州省、富壽省、宣光省、安沛省、老街省、河江省、永安省和和平省枚陀縣8省1縣。副區長、聯區抗戰行政委員、聯區黨委常委黎仲迅
- 越南中部
- 第四聯區:原第四戰區。北接第三聯區寧平省,東臨南海,南接第五聯區管轄的廣南省,西鄰老撾的越南北中部各省:清化省、乂安省、河靜省、廣平省、廣治省和承天省。聯區黨委書記阮志清,司令員兼政委兼聯區黨委副書記兼聯區區長阮山少將。1954年7月日內瓦協議以北緯十七度線分割越南,第四聯區管轄的廣治省大部、廣平省和承天省全部地區劃歸南方的越南國管轄。廣治省永靈縣位於北緯十七度線以北,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將永靈縣與其他縣份位於北緯十七度線以北的鄉鎮整合為縣級政權永靈區域,直接隸屬第四聯區管轄。
- 第五聯區/南中部聯區/(中部南方聯區):由第五戰區、第六戰區合併。1960年,武志公任第五聯區區委書記。1964年後聯區黨委書記、司令員黃文泰。
- 越南南部
各個聯區設黨委、抗戰行政委員會、聯區軍事指揮部。
從1948年至1957年9月,各聯區情況:
- 河內(中央直轄)
- 越北聯區:1949年11月第一聯區、第十聯區合併為越北聯區。轄高平省、北𣴓省、太原省、富壽省、永福省(1950年2月福安省與永安省合併)、宣光省、河江省、諒山省、北江省、海寧省、北寧省、廣安省、鴻基特區
- 西北聯區:1953年1月從越北聯區析出設立。老街省、山羅省、萊州省、安沛省
- 第三聯區:轄山西省、河東省、河南省、南定省、南定市(1957年9月併入南定省)、寧平省、和平省6省。
- 左岸區:1952年5月把第三聯去位於紅河以北地區分出設立。轄海防市、建安省、太平省、興安省、海陽省。
- 第四聯區:轄清化省、乂安省、河靜省、廣平省、廣治省和承天省。
- 南中部聯區:轄廣南-峴港省(1952年9月峴港併入廣南省改稱廣南-峴港省)、廣義省、平定省、林同省(上同奈省併入)、嘉萊-崑嵩省、福安省、慶和省、寧順省、平順省、多樂省、波來古省。
- 南部聯區:1951年10月分為東、西分聯區
1957年9月,撤銷各聯區,聯區軍事指揮部改為軍區。
參考文獻
[編輯]- ^ Sắc lệnh số 120/SL về việc hợp nhất các khu thành liên khu do Chủ tịch Chính phủ ban hành. 越南法律圖書館. 已忽略文本「language-vi」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