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哥林多前書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哥林多前書屬於維基百科哲學與宗教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基督教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基督教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基督教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聖經專題 (獲評丙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聖經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聖經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極高  根據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聖經》怎譯Satan?[編輯]

關於聖經的條目,是不是應該攷慮一下宗教經典本身是怎麼譯Satan的?

查目前比較流行的國語和合本聖經新標點和合本聖經新譯本聖經現代中文譯本聖經,還有比較古老的光緒19年福州美華書局活板文理聖經光緒34年上海美國聖經官話串珠聖經宣統3年聖經公會的文理聖經,Satan一律譯作「撒但」,不作「撒旦」,不過不知道天主教譯本怎麼處理,有沒有朋友參考過天主教幾個譯本原文是怎麼譯Satan的?—Xtctjames 2007年8月16日 (四) 13:53 (UTC)[回覆]

基於下述理由,權把條目裏的「撒旦」改為「撒但」:
  1. 經過攷證,「撒但」的用法已有足夠的書證支持
  2. 上面的討論發起了越過半個月,沒收到其他不同的經攷證的資料
  3. 「Google測試」一直有被列入「Wikipedia:刪除討論時應避免的理由」,大家也可參考「Wikipedia:搜尋器測試」裏「Google上的偏見」一欄。而「撒旦」正是一個從眾效應,是個訴諸群眾的非形式謬誤。
  4. 工具書是一種典範,學問的權威,用詞有責任用得比坊間更準確、更攷究,一個出自某經某典的用語,當以該經該典為準,舉個例子,唐代玄奘的《瑜伽師地論》絕對不能因為近年臺灣省很流行用「瑜珈」一詞而改寫為《瑜伽師地論》
  5. 維基只有「撒但」的條目,沒有「撒旦」的條目,以只有消岐義頁
  6. 在「Talk:撒但」裏的討論已對「撒但」的用法得到初步的共識
如有其他攷證結果可供參考,請提出並共商之,謝謝—Xtctjames 2007年9月1日 (六) 15:3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