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吳闓生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吴闿生

吳闓生(1878年—1949年)[1],原名啟孫,字辟疆,號北江[2]學界稱為北江先生。安徽桐城人,為清末桐城派名家吳汝綸之子。清末民初學者、詩人、政治人物。[3]

吳闓生早年留學日本。清朝末年歸國後,[3],他任度支部財政處總辦。北洋政府時期,他歷任教育次長、國務院參議。1928年後,他和高步瀛等人在奉天萃升書院講學。後任北京古學院文學研究員。

1949年,吳闓生逝世。其弟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齊燕銘曾親自弔唁。[4]

生平

[編輯]

光緒五年(1879)七月八日,吳闓生出生於從伯父吳寶三山東官所。[5]

他雖系出桐城吳氏,但未成長於故鄉,大多時候都在北方直隸一代。他的生活環境與經歷可分為四個階段。

年少冀州、蓮池時期(1879-1900)

[編輯]

三歲至十歲,其父任直隸省冀州知州;十一歲至二十一歲,其父退官主講直隸省保定蓮池書院,皆隨父定居。他天生聰穎,家學淵源深厚,又得見許多賢人材士,先後拜師范當世、姚永概、賀濤。范當世讚為「八歲能為子固文」,[6]九歲能詩,詩集中有〈生日詩〉一首。

譯書時期:遊學日本與任學校司總編譯(1901-1904)

[編輯]

光緒二十七年(1901),吳闓生二十三歲,隨父親門人中島裁之抵日,[7]至東京早稻田大學,並與永阪周、本田幸之助、森大來等漢詩人來往。他發憤用功,原本不通日文,數月後能讀、寫,並開始翻譯日書為漢文,[8]此期譯作共有《和文釋例》、《東瀛戰士策》、《世界地理學》、《理財學》、《法律學教科書》等至少十五種。

光緒三十年(1904),其父友人嚴復任直隸編譯局局長,吳闓生受嚴復推薦,任學校司總編譯,[9]任期中又有日文譯書《克萊武赫斯丁傳》、《近世外交史》、《法律學教科書》等至少三種。

從政與講學並行時期(1905-1927)

[編輯]

吳闓生自二十七歲起至四十九歲止,實際接觸政事,歷任各處幕僚:

  光緒三十一年(1905)秋,入山東巡撫楊士驤幕府, [10]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歸皖,以勞進候選知府加三品銜。 [11]

  光緒三十四年(1908),復為楊士驤幕僚。 時楊士驤擢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至隔年五月楊士驤逝。[12]

  宣統元年(1909),入托忒克端方幕府。 後歸皖。 [13]

  宣統二年(1910),受馬佳紹英推薦,任度支部財政處總辦。 [14]

  宣統三年(1911),擢任參議上行走。

  民國元年(1912.5-12月),受嚴復推薦,任北京大學預科教務長。 [15]

  民國二年(1913),入袁世凱幕府,與沈祖憲合纂《容菴弟子記》。

  民國三年(1914),任內史監內史,負責總統切身的內務機要。 [16]

  (未知起始年)至民國三年(?-1914),兼任清史館協修。可能是不滿修史制度, 或因向館長趙爾巽建議其父汝綸列為專傳不得, 作〈上趙次山總裁辭清史館協修書〉一文辭去。

  民國五年(1916),袁世凱卒,黎元洪繼任總統,內閣改組。六月,吳闓生代理教育次長。 [17]

  民國十二年(1923),任國務院顧問。

  民國十五年(1926)四月,段祺瑞聘為國務院參議。 [18]

瀋陽講學(1928-1931)、北京講學時期(1932-1949)

[編輯]

民國十七年,吳闓生自官場退休,改往瀋陽專心執教。此時張學良等人重建奉天(瀋陽)萃升書院,吳闓生受軍團長楊宇霆之聘, 與王樹柟一同前往,教授古文。 [19]隔年,吳闓生邀同門好友高步瀛來講學。 除了萃升書院以外,吳闓生亦出任私立郁文大學文院院長。  [20]

民國二十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吳闓生返回北京,於保定蓮池書院等地繼續授徒講學。 [21]

八年抗戰期間(1937-1945)吳闓生隱居著述。抗戰勝利後,他在北京繼續講授桐城古文義法,直到民國三十八年病逝於北京家中。

學生

[編輯]

他的學生中知名的有賀孔才于省吾潘伯鷹齊燕銘謝國楨曾克耑等。

著作

[編輯]
  • 吳闓生、高步瀛一同編寫了《國文教範》、《古今體詩約選》、《古文范》、《孟子文法讀本》等書。[3]
  • 吳闓生著有《北江先生詩集》、《吳門弟子集》、《左傳微》、《左傳文法讀本》、《孟子文法讀本》、《北江先生文集》、《詩義會通》、《漢碑文范》、《晚清四十家詩抄》、《尚書大義》、《周易大義》、《古文范》、《古金文錄》。

家庭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賀徐贇、方慶霞《琴瑟集》記其卒年為1949年
  2. ^ 賀濤. 賀先生文集. 1971: 187. 〈北江舊廬記〉:「今京師宣武城南有先生舊宅,……天津徐鞠人……慕其為人,既得其舊宅,大喜,顏其聽事,曰『北江舊廬』。」
  3. ^ 3.0 3.1 3.2 3.3 煜充,高步瀛交游考,国学网,于2012-5-19查阅. [2012-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4. ^ 吳昭謙,吳汝綸思想特質探析,載第三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
  5. ^ 郭, 立志. 桐城吳先生年譜.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72: 57. 
  6. ^ 吳, 闓生. 北江先生詩集. 臺中: 文聽閣圖書公司. 2008: 57. 
  7. ^ 吳, 汝綸. 吳汝綸全集. 合肥: 黃山書社. 2002: 591〈諭兒書〉. 
  8. ^ 吳, 汝綸. 吳汝綸全集. 合肥: 黃山書社. 2002: 592~598. 
  9. ^ 吳, 闓生. 北江文集. 臺中: 文聽閣圖書有限公司. 2008: 723〈嚴幾道傳〉. 
  10. ^ 吳, 闓生. 北江先生詩集. : 181〈將之山東應撫軍楊中丞之聘次韻酬別徐潤吾〉. 
  11. ^ 吳, 闓生. 北江文集. : 193〈先妣行述〉. 
  12. ^ 吳, 闓生. 北江文集. : 239〈送江孝潛南歸序〉. 
  13. ^ 吳, 闓生. 北江先生詩集. : 189〈余自去歲歸里屢郤畿輔之聘而半年以來故人多鼎貴者自交遊以至妻孥無不望其復出也戲題以寄王古愚〉. 
  14. ^ 吳, 闓生. 北江文集. : 727〈馬佳君傳〉. 
  15. ^ 吳, 闓生. 北江文集. : 723〈嚴幾道傳〉. 
  16. ^ 阮, 忠樞. 居仁日覽. 臺北: 文海出版社. 1966: 3. 
  17. ^ 遷台前歷任教育部首長一覽表. [2012-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7). 
  18. ^ 吳, 廷燮. 段祺瑞年譜. 北京: 中華書局. 2007: 126. 
  19. ^ 李雲波. 張學良將軍與瀋陽萃升書院. 蘭臺世界. 1998, (4): 36. 
  20. ^ 私立郁文大學目前已聘吳北江、馬德潤、張貽惠,分為文、法、理院院長。. 世界日報. 1930-08-20. 
  21. ^ 吳, 闓生. 尚書大義. 臺灣中華書局. 1970: 卷首. 

延伸閱讀

[編輯]
  • 桐城文學淵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