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導 (1995年電影)
勸導 Persuasion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羅渣·米歇爾 |
監製 | 菲奧娜·芬萊 |
劇本 | 尼克·迪爾 |
原著 | 《勸導》 珍·奧斯汀作品 |
主演 | |
配樂 | 傑瑞米·薩姆斯 |
攝影 | 約翰·戴利 |
剪接 | 凱特·伊萬斯 |
製片商 | 英國廣播公司 波士頓WGBH 麥勒西姆製片 |
片長 | 104分鐘 |
產地 | 英國 美國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英國廣播公司(英國) 索尼經典電影(美國) |
預算 | 100萬英鎊 |
票房 | 526萬9757美元 |
《勸導》(英語:Persuasion)是羅渣·米歇爾執導的1995年時代劇情片,根據珍·奧斯汀1817年同名小說改編。扮演女主人翁安妮·埃利奧特的英國女演員阿曼達·魯特還是首次在院線電影亮相,基安·希斯飾演她的意中人弗雷德里克·溫特沃斯上校。劇情發生在19世紀英格蘭,安妮因他人勸導拒絕溫特沃斯求婚八年後,兩人再度相遇相知,眾配角想辦設法阻撓。
改編原著的尼克·迪爾認為《勸導》立足現實、情感真摯,是奧斯汀最成熟的作品,特別是講述兩人分離與重聚的情節。奧斯汀注重描寫主人翁的心理活動,迪爾與魯特覺得有必要在表達人物心理時縮減台詞。米歇爾力求避免其他同時代背景電影過於雕琢的通病,導演時建議演員不要化妝,也不要老是顯得無比乾淨衛生。服裝設計亞歷山德拉·伯恩着眼令服裝看上去「穿過」,為此獲英國電視學院獎肯定。電影按劇情時間順序攝製,魯特演繹主人翁從壓抑到快樂綻放的成長曆程。20世紀90年代中期奧斯汀作品改編人氣高漲,本片便是其一。
影片本由英國廣播公司獨家製作,美國波士頓WGBH電視台、法國麥勒西姆製片後來加入,為劇組加大預算,進而能在萊姆里傑斯、巴斯等小說中的地點實地取景。《勸導》1995年4月16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首播,荷里活也發現奧斯汀人氣急升,索尼經典電影同年9月27日把影片投放美國院線,引起影評人關注。電影、特別是魯特的演出普受好評,電影學者關注本片與原著的顯著差異,以及片中階級和性別主題。
劇情
[編輯]電影以交叉剪接鏡頭開場,觀眾可見海軍艦艇搭載克羅夫特上將;謝潑德先生與喪夫的女兒克萊夫人乘馬車前往凱林奇莊園;莊園主沃爾特·埃利奧特爵士債務纏身,債權人追問謝潑德父女;克羅夫特與海軍同僚談論拿破崙戰爭結局。沃爾特從男爵生活糜爛浮華,再不緊縮開支就得破產。謝潑德、沃爾特聰明的二女兒安妮·埃利奧特、沃爾特的家族友人拉塞爾夫人建議從男爵暫時遷居巴斯,把莊園租賃,滿心不願的沃爾特最後同意。
安妮曾於八年前聽從他人勸導拒絕弗雷德里克·溫特沃斯上校求婚,覺得他前途和人脈不理想,得知凱林奇莊園新房客是溫特沃斯的姐夫克羅夫特上將後她顯然很不高興。投身拿破崙戰爭的溫特沃斯已積累可觀財富並回到英格蘭,據稱想找到另一半。安妮向拉塞樂夫人傾訴胸中苦悶,家中經濟困頓、當年不該拒絕上校求婚。安妮去探視嫁入馬斯格羅夫家族、身患疑病症的妹妹瑪麗,馬氏乃當地農業家族,妹夫查爾斯,其姐妹路易莎、亨利埃塔,父母馬斯格羅夫夫婦輪番上陣,向安妮訴說瑪麗各種不是。
溫特沃斯上校與馬氏一起吃飯,安妮為免相遇自願留下照顧妹妹受傷的孩子,但次日吃早餐時姐妹倆都突然遇到溫特沃斯,他和安妮自從當年求婚未果後一直沒有見面。安妮事後聽聞溫特沃斯說她變化很大,「一點兒都認不出來」。[1]馬氏家族不知道溫特沃斯曾向安妮求婚,路易莎和亨利埃塔都想嫁給他。溫特沃斯當年求婚被拒深感受傷,表面上看似乎在追求路易莎,安妮頗為懊惱。溫特沃斯後來得知安妮多年前還在拉塞爾夫人勸導下拒絕查爾斯求婚,查爾斯隨後改向瑪麗求婚。
安妮、溫特沃斯與馬斯格羅夫家族的年輕一輩前往萊姆,探望溫特沃斯在海軍的老友哈維爾上校與本威克上校。路易莎為儘快投入溫特沃斯懷抱從很高的台階上跳下,但他根本沒留意,路易莎摔傷頭部。安妮隨後前往巴斯與父親和姐姐團聚,沃爾特准男爵與長女伊利沙伯宣稱,已同埃利奧特家族爵位和財產繼承人、過去聲名不佳的表親埃利奧特先生搞好關係。經過介紹,安妮和埃利奧特先生發現兩人曾在萊姆短暫相遇。埃利奧特先生開始追求安妮,拉塞爾夫人對此非常滿意,但安妮對他的人品一直心存疑慮。路易莎恢復後與本威克上校訂婚,溫特沃斯趕到巴斯後多次遇見安妮,但兩人只有很短暫的交流。
安妮從老友史密斯夫人口中得知埃利奧特先生已經破產,只想迎娶安妮繼承岳父遺產,據稱埃利奧特為保住爵位可能與克萊夫人成婚生下男繼承人。溫特沃斯無意間聽到安妮與哈維爾上校談論女人的愛是何等恆久,隨後致信安妮表達心中情意。安妮馬上與溫特沃斯見面,兩人開心地牽手走過街頭。溫特沃斯當晚在聚會上宣佈要娶安妮為妻,埃利奧特先生大吃一驚。電影最後安妮與溫特沃斯登上海軍艦船,幸福地相互依偎。
演員
[編輯]- 阿曼達·魯特飾安妮·埃利奧特
- 基安·希斯飾弗雷德里克·溫特沃斯上校
- 蘇珊·弗利特伍德飾拉塞爾夫人
- 科林·雷德格瑞夫飾沃爾特·埃利奧特爵士
- 費歐娜·蕭飾克羅夫特夫人
- 約翰·伍德溫飾克羅夫特上將
- 菲比·尼克爾斯飾伊利沙伯·埃利奧特
- 薩繆爾·韋斯特飾埃利奧特先生
- 蘇菲·湯普森飾瑪麗·馬斯格羅夫
- 朱迪·康韋爾飾馬斯格羅夫夫人
- 西蒙·拉塞爾·比爾飾查爾斯·馬斯格羅夫
- 費莉西蒂·迪安飾克萊夫人
- 羅渣·漢蒙德飾馬斯格羅夫先生
- 愛瑪·羅拔絲飾路易莎·馬斯格羅夫
- 維多利亞·漢密爾頓飾亨利埃塔·馬斯格羅夫
- 羅拔·格林尼斯特飾哈維爾上校
- 理查德·麥凱布飾本威克上校
- 海倫·施萊辛格飾史密斯夫人
- 簡·伍德飾魯克護士
- 大衛·科林斯飾謝潑德先生
- 達琳·約翰遜飾達爾林普夫人
- 辛納蒙·法耶飾卡特里特小姐
- 艾薩克·麥克斯韋-亨特飾亨利·海特
- 羅渣·盧埃林飾亨利·威洛比爵士
- 薩莉·喬治飾哈維爾夫人
- 里斯·亞歷山大·布朗飾安妮與溫特沃斯的新生兒
製作
[編輯]構想與改編
[編輯]珍·奧斯汀小說改編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突然復興,發行作品包括《勸導》在內有六部之多[2]:5,傳媒戲稱「奧斯汀狂熱」[3]:133。改編作品熱賣往往催生同類新作,但此次「奧斯汀狂熱」的不同在於許多項目同時鋪開,例如《勸導》就是同電視劇《傲慢與偏見》、電影《理智與情感》同期製作[4]:100[2]:6–7。電影學者安德魯·席格森等人認為這純屬巧合,各項目監製分屬不同公司,沒有證據表明他們通過任何約定促成如此局面[3]:135[2]:5–6。
英格蘭監製菲奧娜·芬萊多年來一直想把奧斯汀1817年著作《勸導》改編成電影[4]:100,獨立電視網曾於1971年把小說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安·弗班克領銜[5]:88。芬萊覺得小說情節「非常浪漫」,「大家都能找到共鳴點,失去已久的愛情非常感人」[3]:140。她對尼克·迪爾在舞台劇領域的建樹非常滿意,特別是取材威廉·賀加斯的劇作《成功藝術》,請他改編奧斯汀的原著[1]。迪爾起初建議取材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或《傲慢與偏見》,但看過《勸導》後同意改編。在他看來,《勸導》作為奧斯汀最後完成的小說,比其他作品更成熟。[4]:100
迪爾事後表示,《勸說》表面上只是「灰姑娘模式愛的故事」,但「立足現實、情感真摯」,特別是講述兩人分離與重聚的情節[6]。改編過程困難重重,迪爾兩年才寫出一稿[4]:100。忠於原著的敘事結構、主人翁在上半場幾乎沒有對白,「所以無法像傳統核心人物那樣推動劇情」都是他創作期間面臨的挑戰。迪爾還需努力適應奧斯汀的巧妙措辭,「一切人物特徵幾乎全靠角色本身傳達,字裏行間的機智與幽默已超出多數人能力所及。把小說翻譯成電影語言非常不易,需要精雕細琢」。[1]
羅渣·米歇爾的戲劇和電視劇導演經驗豐厚,《勸導》是他首次執導電影長片[7][5]:89。米歇爾從小就很喜歡奧斯汀的作品,與其他男同學截然不同:「全班男生只有我特別喜歡奧斯汀」。他覺得《勸導》是作者最動人的小說,也是她最接近自傳的作品[8]。米歇爾認為原著是「充滿色慾的情色愛的故事」[8],導演本片時注重體現小說中的對比,如「凱林奇莊園冷冰冰的禮節,上層社會的溫暖潮濕感」[1]。皇家海軍也是本片創作的關注重點,溫特沃斯這類軍官復員後的確在財富和經歷上超人一等。導演希望通過軍官復員後「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語言和行為習慣」來體現文化交融。[1]
選角
[編輯]主人翁安妮是魯特出演的第一個院線電影人物[9],她宣稱「英格蘭所有女演員」都曾為出演該角色努力。魯特曾與導演在1993年電視劇《郊區佛爺》合作,她給米歇爾寫信取得試鏡機會後通過。[10][11]。魯特很想出演安妮這種「難駕馭」的人物,自稱喜歡詮釋人物「從壓抑到快樂綻放的成長曆程」[7]。參與製作的美國波士頓WGBH電視台本想找更出名的演員扮演主人翁,看過魯特的試鏡表現後改變主意[4]:102。
魯特發現原著的敘事風格足以表達主人翁心理,但改編電影對白很少,「大部分時間必須在不開口的情況下傳達一段又一段劇情。我根本沒考慮技術問題,只管反覆閱讀(原著),設法傳達其中感受。」[12]本片按劇情時間順序攝製,方便魯特了解主人翁「心中不快會造成多大差異」,與片尾心境開闊後人也變美對比有多顯著[9]。在魯特看來,安妮遠比她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扮演的麥克白夫人等人物沉默[12]。飾演弗雷德里克·溫特沃斯的愛爾蘭男演員基安·希斯認為奧斯汀「深知男人心理有時多麼脆弱」[2]:155。他特別認可溫特沃特工作稱職,但一遇到安妮就「不善交際」的描寫[2]:155。詮釋拉塞爾夫人的蘇珊·弗利特伍德曾與米歇爾在《郊區佛爺》合作[11][13],她在攝製收工後不久去世,本片是她的遺作[14]。
化妝與服飾
[編輯]米歇爾力求忠於原著,尤其注重避免他對其他19世紀時代劇非常反感的人工雕琢痕跡。他自稱「竭力想把電影拍得好像隔壁人家的故事。我想描繪真實的人,而不是梳妝、髮型、地毯」。[8]導演認為真實表現人物年齡能增強戲劇感,要求演員不要化妝,也不要總收拾得乾乾淨淨[8]。魯特接受採訪時自稱「基本沒化妝,髮型顯然很不討喜……感覺燈光也很刺眼,大家都不好看」[9]。她還在另一次採訪時表示,主人翁平淡無奇但還不至痛苦不堪,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滿足的渠道,只是身邊總有人喋喋不休,影響人物情緒[10]。魯特認為,真實反映人物年齡是本片重要賣點[10]。
負責本片服裝的亞歷山德拉·伯恩着眼令服裝「立足現實」[15],看上去「穿過」[4]:102。伯恩也曾投身《郊區佛爺》[11],《勸導》是她首次為電影設計古裝[16]。本片經常要與同期攝製的英國廣播公司電視劇《傲慢與偏見》爭奪服飾與道具[2]:6,劇組後來只能從意大利和澳大利亞購買替代品[4]:103。伯恩因本片獲英國電視學院獎最佳服裝設計獎[17]。
英國電影協會旗下「銀幕在線」網站刊登露易絲·沃森的文章,稱本片服裝與化妝有助於表現主人翁類似灰姑娘的完整轉變過程。起初她為家庭犧牲的價值為人忽視,仿佛錯過花期的花朵。松松垮垮的服飾暗示回絕溫特沃斯後她是多麼憔悴……她重拾信心如花朵般綻放,穿着得體、眼神閃亮,形象變得生機勃勃。」[18]保萊特·理查茲指出,片中沃爾特爵士等「靠不住」的男人都身着華麗服裝。現代文化的「真漢子」往往不在乎衣裝,所以片中浮華對現代觀眾而言特別明顯。[19]:114片中溫特沃斯經常穿海軍制服,與布萊恩·馬歇爾在1971年版改編電視劇的着裝風格對比顯著。制服令溫特沃斯從眾多男角色中脫穎而出,[2]:155人物形象既浪漫又孤獨[19]:114。吉娜·麥當奴與安德魯·麥當奴看法類似,稱讚本片用上層階級的奢侈時尚對比皇家海軍道德品質,準確捕捉奧斯汀的諷刺筆觸。與原著其他改編作品不同,片中海軍人員經常身穿制服,着重體現人物職業。[20]
攝製
[編輯]《勸導》本是英國廣播公司獨家製作,預算75萬英鎊[4]:100,製片商後提議與美國波士頓WGBH公共電視台合作[21],雙方過往合作項目包括美國選集電視劇《傑作劇場》、電視劇《傲慢與偏見》等文學改編作品[5]:89。《傑作劇場》執行監製麗貝卡·伊頓同意與英國廣播公司合作,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勸導》 是她眼中奧斯汀最好的作品[21]。劇組預算隨之增長[4]:100。伊頓認為本片堪稱電視項目小額投資典範之作[22],但她事後表示如果本片由兩小時電影改為六集迷你劇效果會更好[21]。法國麥勒西姆製片也投身本片製作,換取節目在法國的電視播映權[4]:100,影片拍攝預算至此升至一百萬英鎊[4]:100。《傑作劇場》主要贊助商美孚石油也參與本片投資[2]:5[21]。
電影投資商眾多,劇組需聽取各方意見。麥勒西姆製片對片中部分內容不滿,例如該司認為發生在萊姆的劇情「太無聊」,要求全部剪掉[4]:102。波士頓WGBH向英國廣播公司提供詳細筆錄,內容後納入劇本[4]:102,其中一項調整涉及結局。安妮與溫特沃斯最終走到一起的高潮戲拍有兩版,主要差異為是否接吻。[23]迪爾的劇本完全忠實原著:安妮與溫特沃斯在巴斯街頭相聚,兩人親切交談並牽手。伊頓認為要是等待兩小時後兩人連個嘴都不親,觀眾「會難受、煩悶得要發瘋」,「吻能提供情感宣泄」,[23]波士頓WGBH也認為增加吻戲能讓更多受眾滿意[3]:140。米歇爾同意妥協並拍攝英國和美國兩版,美國版兩人親吻[21][24]。本片國際版海報採用美版結局畫面,男女主角緊緊擁抱[21]。部分奧斯汀作品愛好者對美版吻戲不滿,魯特對此表示:「經過長時間的懸念,臨近結局你已急不可耐地想看到安妮與溫特沃斯上校走到一起,急不可耐!電影畢竟是視覺傳媒,或許不用看到他們上床,但親吻應該不過分」[7]。
與20世紀70到80年代的名著改編作品相比,英國廣播公司90年代的同類作品預算顯著上漲,《勸導》因此受益,劇組得以在萊姆里傑斯、巴斯、東南英格蘭鄉村實地取景[2]:165。萊姆、巴斯都是奧斯汀原著涉及的重要地點[25][26]。迪爾希望片頭能在與時代相符的英國皇家海軍艦艇取景,但劇組只能借到納爾遜的勝利號戰艦。船停在旱塢,屬樸茨茅夫地方博物館,演職人員需趕在戰列艦不向公眾開放的短暫時間拍攝。[4]:102[2]:165片尾男女主角看向大海的鏡頭取自1984年歷史題材電影《叛艦喋血記》[4]:102[2]:165。電影預算不高,片頭克羅夫特上將乘艦艇在海上航行的鏡頭同樣取自《叛艦喋血記》[27]。
主題與分析
[編輯]與原著的差異
[編輯]迪爾因「保留原著大部分複雜情節和大量人物」贏得讚譽[18],但文學學者也指出電影與原著差異甚大。莎拉·莫里森發現片中安妮表達想法的部分台詞絕不可能在小說出現,例如安妮探望貧窮老友史密斯夫人,為此錯過體面親戚舉辦的聚會,她堅定維護自身決定,但原著「非常清楚地表明,安妮決不可能站在完全平等的立場與父親爭論」。[28]片中安妮的部分舉動也為原著所無,如溫特沃斯聽到他人貶損海軍的話後心裏難受,決定離開音樂會現場,安妮匆忙前去請他留下。莫里森認為這些差異主要是因為小說改編成電影本來就很難,特別是在電影不像小說那樣提供第三方講述人物心理活動的情況下。[28]
奧斯汀筆下人物性格微妙,本片對人物情感和部分橋段誇張處理。安妮在小說前段的聚會上像往常一樣提議彈鋼琴,演奏時眼中蓄滿淚水,但又「非常高興演奏」而且「沒人發現」。片中這場戲增加溫特沃斯馬上起身給安妮讓座,隨即與馬斯格羅夫家族姐妹花共舞的情節,安妮與其他人的區別顯得更大。[29]大衛·莫納漢聲稱,原著對社會變革看法「比較激進」,例如職業階層崛起,挑戰地主階級的新秩序。莫納漢認為迪爾和米歇爾認同如此立場,並以視覺和動作手段強調。但片中男女主角「全心全意」相愛「嚴重背離」原著,是迪爾和馬歇爾着眼「未來」、照顧20世紀觀眾情感的舉措。[30]
蘇·帕里爾認為電影預算遠比以往充足,演職人員得以實地取景拍攝大部分內容,充分利用實景傳達象徵意義、營造情緒[2]:165。例如小說里安妮的心情受天氣影響特別大[2]:165–66。電影片頭確立歷史背景、埃利奧特家族面臨的財務困境[2]:166–167。雷切爾·布朗斯坦指出,影片開頭就有水兵出場,導演此舉旨在安撫原著面臨的常見批評:沒有涉及拿破崙戰爭[31]。皇家海軍與埃利奧特家族在片頭並列出場,雙方截然不同的立場形成反差,皇家海軍關注拿破崙戰敗,埃利奧特家族卻在談論超支帶來的些許不便[2]:167。
階級與性別
[編輯]迪爾的劇本出版成書,序言自稱描繪「世界轉型」是他改編奧斯汀原著的重要原因[6]。在他看來,小說「本質上講的是舊秩序走向頹廢,新精英統治階層脫穎而出」[6]。羅渣·米歇爾認為電影情節包含「後現代家族原型」:母親撒手人寰,父親破產,「舊社會秩序土崩瓦解」[32]。魯特認為安妮是女權思想時代前的女權人士,為人堅強、獨立,這樣《勸導》雖是古裝片,現代觀眾仍能找到共鳴[7]。
奧斯汀學者研究本片體現的階級與社會變革。卡羅爾·多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奧斯汀改編作品眾多,只有《勸導》「堅持關注階級議題」,「為英國階級體系運作提供引人注目的視覺依據」[33]。她還稱,鏡頭注意展示僕從的面部,體現他們對各種情節不以為然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反映上述觀念[34]。理查茲同樣認為本片在米歇爾執掌下給予下層階級的鏡頭更多,片尾黑人僕從暗指階級與地位更優越的人就是靠「殖民地財富」支撐[19]:117。安妮-瑪麗·肖爾茨指出,本片和愛瑪·湯遜編劇的《理智與情感》都強調階級主題但角度不同。《勸導》描繪整體階級劃分,不像《理智與情感》僅體現工薪階層對主人翁的影響,本片鏡頭關注僕人與工人的臉和表情,給予他們個人特徵。[35]:140
米歇爾認為奧斯汀信仰「原女性主義」,對「世界如何對女人不利洞若觀火」[32],例如書中安妮談到所有指稱女人善變的歌曲和諺語都是男人所作[32]。肖爾茨聲稱片中安妮的地位趨於邊緣化,與僕從聯繫在一起;安妮乘坐裝牲畜的運貨馬車出行,尖銳反映階級與性別主題[35]:140。朱麗安·皮德克指出,導演「特意突出階級與性別社會約束主題,舉止優雅的社會內部古板無趣,與開闊、誘人的海洋地平線對比顯著」[36]。皮德克以安妮住在巴斯的橋段為例,住宅基本封閉,她從上層窗戶凝視下方街道,想找到溫特沃斯。對她來說,溫特沃斯就像大海一樣代表自由和可能[36]。
反響
[編輯]發行
[編輯]《勸導》1995年復活節(4月16日)在英國廣播公司第二台首播,估計有380萬觀眾收看,後在同年聖誕節(12月25日)重播[4]:100[3]:144。1997年4月6日,影片在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頻道播映[7][37]。
伊頓在電影攝製收尾前發現荷里活對奧斯汀和古裝片趨於關注,WGBH此前從未製作院線電影,決定「在大銀幕碰碰運氣」[38]。索尼經典電影看過片段後取得美國院線放映權[21],1995年9月27日發行[39][40],在該國屬利基市場有限的「藝術電影」[3]:97, 133–134, 154。《勸導》在1995年多倫多國際影展[41]和芝加哥影展放映[42]。
電影首周在紐約收入5.6萬美元,洛杉磯進賬15萬美元[4]:100,美國院線票房總額526萬9757美元[43][44]。影片1996年還在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限量上映[45]。《勸導》整體票房表現遠不及晚幾個月上映的《理智與情感》[40][35]:135–136。本片家用VHS錄影帶1996年11月12日發佈[46][47],DVD版2000年2月1日面世[48]。
專業評價
[編輯]《勸導》上映早期沒有引起多少影評人關注[40],但《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同年在英國大賣後情況生變,奧斯汀人氣高漲,促使評論家把目光投向之前發行的電影[39][40]。知名影評人高度評價本片[35]:135,評論匯總網站爛番茄共收集29篇評論,認可度達八成六[50]。《紐約時報》的卡琳·占士認為本片堪稱「影評人之選」,「演員全面跟進奧斯汀溫馨又犀利的風格」[49]。傑伊·卡爾在《波士頓環球報》發文讚賞魯特的演出,認為她的電影處女作人物寡言少語,但表現非常出彩,令人「心臟忘記跳動」[51]。
《華盛頓郵報》刊登戴森·豪的文章,讚揚影片「美妙而從容的精緻,任何關注電影製作的人都知道,體現奧斯汀的才華需要投入時間和耐心。」在他看來,本片表演可靠,方向把握精準,劇本巧妙而燦爛,堪稱靈感四射。[52]。肯·塔克在《娛樂周刊》為本片打分「A–」(最高A+),聲稱沒看過原著的觀眾也會對本片着迷[53]。他讚揚《勸導》激情四射、把握精準,足以提醒觀眾奧斯汀為何至今仍是如此大家[53]。19世紀文學教授蘇珊·奧斯特羅夫·魏瑟稱本片「忠實演繹奧斯汀的世界」,魯特扮演的安妮非常聰慧,對人物的懊悔與失意表達準確、巧妙,堪稱影片「皇冠上的珠寶」[54]。2008年,占士·蘭普頓在《獨立報》發文,把本片排在史上所有奧斯汀改編作品第四位[55]。
影評人把本片和《理智與情感》對比,後者在荷里活贏得的榮譽和認可更多[2]:201,高端市場評論家稱讚《勸導》更真實體貼地再現奧斯汀世界[3]:140, 158。《紐約時報》的珍妮特·馬斯林認為,本片的巧妙與精闢更有說服力,是設想最周到的奧斯汀改編作品,《理智與情感》無法相比[56]。《洛杉磯時報》稱《勸導》「最真實的英國版,也是最接近小說精髓的版本」,《理智與情感》則是「奧斯汀最討好觀眾的荷里活版,表現溫和、以取悅觀眾為目標」[57]。《時代雜誌》認為兩部電影都是1995年的傑作,其中《勸導》更含蓄,《理智與情感》更熱鬧[58]。席格森分析兩部電影時指出,《勸導》對現實感把握精準、堅韌,對《曼斯菲爾德莊園》(1999年)、《珍奧斯汀少女日記》(2007年)等奧斯汀改編作品影響很大[3]:143。
榮譽
[編輯]機構 | 獎項 | 提名人 | 結果 |
---|---|---|---|
英國電視學院獎[59] | 最佳服裝設計 | 亞歷山德拉·伯恩 | 獲獎 |
最佳設計 | 威廉·達德利、布萊恩·賽克斯 | 獲獎 | |
最佳化妝 | 簡·斯佩克 | 提名 | |
最佳原創電視配樂 | 傑瑞米·薩姆斯 | 獲獎 | |
虛構、娛樂類最佳攝影與照明 | 約翰·戴利 | 獲獎 | |
最佳單劇 | 菲奧娜·芬萊、羅渣·米歇爾、尼克·迪爾 | 獲獎 | |
國家評論協會[60] | 十大佳片 | 《勸導》 | 獲獎 |
皇家電視學會[61] | 服裝設計 | 亞歷山德拉·伯恩 | 獲獎 |
藝術指導 | 威廉·達德利、布萊恩·賽克斯 | 獲獎 | |
團隊獎 | 《勸導》 | 獲獎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Production Notes. Sony Pictures Classics. 1995-09-25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3).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Parrill, Sue. Jane Austen on Film and Television: A Critical Study of the Adaptations. McFarland. 2002 [2021-07-31]. ISBN 0-7864-1349-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Higson, Andrew. Film England: Culturally English Filmmaking Since the 1990s. I.B. Tauris. 2011. ISBN 978-1-84885-454-3.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Giddings, Robert; Selby, Keith. The Classic Serial on Television and Radio. Palgrave Macmillan. 2001. ISBN 978-0-312-23598-7.
- ^ 5.0 5.1 5.2 Cardwell, Sarah. Persuaded? The Impact of Changing Production Contexts on Three Adaptations of Persuasion. Bignell, Jonathan; Lacey, Stephen (編). British Television Dram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84–97 [2021-07-31]. ISBN 978-1-137-3275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6.0 6.1 6.2 6.3 Dear, Nick. Introduction. Dear, Nick; Austen, Jane (編). Persuasion: A Screenplay by Nick Dear. Methuen Drama. 1996. ISBN 0-413-71170-6.
- ^ 7.0 7.1 7.2 7.3 7.4 7.5 Mills, Bart. Austen takes Root – 'Persuasion' brings rising star to PBS. Boston Globe. 1997-04-04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 ^ 8.0 8.1 8.2 8.3 8.4 Masters, Kim. Austen found; Hollywood rediscovers the 19th-century writer. The Washington Post. 1995-12-10 [2016-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 ^ 9.0 9.1 9.2 Sheehan, Henry. Theater star taking root in first film.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1995-10-30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2).
- ^ 10.0 10.1 10.2 Stack, Peter. Art of 'Persuasion' brings Root to U.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995-10-11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1).
- ^ 11.0 11.1 11.2 The Buddha of Suburbia Part 4 (1993).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 ^ 12.0 12.1 Botton, Sari. Straight from the Root. Women's Wear Daily. 1995-09-28 [2016-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 ^ Obituary: Susan Fleetwood. The Independent. 1995-10-01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8).
- ^ Susan Fleetwoo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3).
- ^ Elley, Derek. Review: 'Persuasion'. Variety. 1995-06-06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McIntyre, Gina. Rule Britannia!. Los Angeles Times Magazine. 2011-02 [2015-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1).
- ^ Television Craft Costume Design in 1996.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18.0 18.1 Watson, Louise. Persuasion (1995). Screenonline. 2014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19.0 19.1 19.2 Richards, Paulette. Regency Romance Shadowing in the Visual Motifs of Roger Michell's Persuasion. MacDonald, Gina; MacDonald, Andrew (編). Jane Austen on Scre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11–126 [2021-08-01]. ISBN 0-521-79325-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3).
- ^ MacDonald, Gina; MacDonald, Andrew. Visualizing Empire in Domestic Settings: Designing Persuasion for the Screen. Potter, Tiffany (編). Women,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2: 276–279 [2021-08-01]. ISBN 978-1-4426-41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Eaton, Rebecca. Making Masterpiece: 25 Years Behind the Scenes at Sherlock, Downton Abbey, Prime Suspect, Cranford, Upstairs Downstairs, and Other Great Shows. Viking. 2013 [2021-08-01]. ISBN 978-0-670-01535-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PBS' 'Masterpiece Theatre' turns 25 and changes its name. Knight Ridder. 1996-01-11 [2016-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30).
- ^ 23.0 23.1 Banks-Smith, Nancy. Powers of persuasion. The Guardian. 1995-04-17: 8.
- ^ Pearson, Allison. The fine art of 'Persuasion'. The Independent. 1995-04-23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9).
- ^ Myer, Valerie Grosvenor. Jane Austen: Obstinate Heart. Arcade Publishing. 1997 [2021-08-01]. ISBN 978-1-61145-81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Feger, Helene. Bath's rich heritage. The Daily Telegraph. 2005-04-23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Wilmington, Michael. Adaptation of Austen's 'Persuasion' entertains seamlessly. Chicago Tribune. 1996-10-27 [2021-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28.0 28.1 Morrison, Sarah R. Emma Minus Its Narrator: Decorum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in Film Versions of the Novel. Persuasions: The Jane Austen Journal On-Line. 1999,. Occasional Papers (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5).
- ^ Stovel, Nora Foster. From Page to Screen: Dancing to the Altar in Recent Film Adaptations of Jane Austen's Novels (PDF). Persuasions: The Jane Austen Journal. 2006, 28: 188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8).
- ^ Monaghan, David. 'A Cheerful Confidence in Futurity': The Movement Motif in Austen's Novel and Dear/Michell's Film Adaptation of Persuasion. Monaghan, David; Hudelet, Ariane; Wiltshire, John (編). The Cinematic Jane Austen: Essays on the Filmic Sensibility of the Novels. McFarland. 2009: 129 [2021-08-01]. ISBN 978-0-7864-350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Brownstein, Rachel M. Out of the Drawing Room, Into the Lawn. Troost, Linda; Greenfield, Sayre N (編). Jane Austen in Hollywood.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8 [2021-07-31]. ISBN 978-0-8131-900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 ^ 32.0 32.1 32.2 Rickey, Carrie. Jane Austen, a '90s kind of gal.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1995-11-13 [2016-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Dole, Carol M. Austen, Class, and the American Market. Troost, Linda; Greenfield, Sayre N (編). Jane Austen in Hollywood.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60 [2021-08-01]. ISBN 978-0-8131-900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 ^ Dole, Carol M. Jane Austen and Mud: Pride & Prejudice (2005), British Realism, and the Heritage Film. Persuasions: The Jane Austen Journal On-Line. Summer 2007, 27 (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4).
- ^ 35.0 35.1 35.2 35.3 Scholz, Anne-Marie. From Fidelity to History: Film Adaptations as Cultural Even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rghahn Books. 2013 [2021-08-01]. ISBN 978-0-85745-7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5).
- ^ 36.0 36.1 Pidduck, Julianne. Of Windows and Country Walks: Frames of Space and Movement in 1990s Austen Adaptations. You-Me Park; Rajeswari Sunder Rajan (編). The Postcolonial Jane Austen. Routledge. 2000: 129 [2021-08-01]. ISBN 0-415-232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 ^ Program Title: Persuasion. PBS. [2016-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8).
- ^ Beam, Alex. GBH's hottest writer: Austen. Boston Globe. 1996-01-05 [2016-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 ^ 39.0 39.1 Greenfield, Sayre N.; Troost, Linda V. Watching Ourselves Watching. Troost, Linda; Greenfield, Sayre N (編). Jane Austen in Hollywood.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1 [2021-08-01]. ISBN 978-0-8131-900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 ^ 40.0 40.1 40.2 40.3 Collins, Amanda. Jane Austen, Film, and the Pitfalls of Postmodern Nostalgia. Troost, Linda; Greenfield, Sayre N. (編). Jane Austen in Hollywood.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2001: 81 [2021-08-01]. ISBN 978-0-8131-900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 ^ Wloszczyna, Susan. Directors feel right at home at Toronto Film Festival. USA Today. 2012-09-05 [2016-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6).
- ^ 1995 – 31st Chicago Film Festival. Chicag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17-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1).
- ^ Screen Two: Persuasion. Box Office Mojo.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6).
- ^ Persuasion. The Numbers.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Persuasion (1995).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透過www.blu-ray.com.
- ^ Persuasion (1995). Alibris.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 ^ Persuasion [VHS]. Amazon. 1996-11-12. ISBN 6303965415.
- ^ Persuasion DVD. Amazon.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2).
- ^ 49.0 49.1 James, Caryn. Persuasion (1995) film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1995-09-27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 ^ Persuasion (1995). Rotten Tomatoes.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
- ^ Carr, Jay. 'Persuasion' convinces. Boston Globe. 1995-10-06 [2017-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5).
- ^ Howe, Desson. 'Persuasion': Worth waiting for. The Washington Post. 1995-10-20 [2016-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18).
- ^ 53.0 53.1 Tucker, Ken. Persuasion.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5-10-06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9).
- ^ Ostrov Weisser, Susan. Inspired by Persuasion. Austen, Jane; Ostrov Weisser, Susan (編). Persuasion. Fine Creative Media. 2003: 241 [1817]. ISBN 978-1-59308-130-0.
- ^ Rampton, James. Bonnets and bustles: The best Austen adaptations. The Independent. 2008-07-24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2).
- ^ Maslin, Janet. Film review; In mannerly search of marriageable men. The New York Times. 1995-12-13: C15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03).
- ^ Turan, Kenneth. Movie Review: An Austen-tatious Year : ‘Sensibility’ Is the Most Audience-Friendly of Recent Adaptations. Los Angeles Times. 1995-12-13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 ^ The best of 1995: Cinema. Time. 1995-12-25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8).
- ^ Television Craft in 1996.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6).
- ^ 1995 Award Winners.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3).
- ^ RTS National Awards Archive (PDF). Royal Television Society. [2021-08-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3-0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