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京戰犯管理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京師第二監獄東門
京師第二監獄內景
京師第二監獄外制磚坪場
京師第二監獄磚窯

北京戰犯管理所,俗稱功德林一號,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功德林路1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關押和改造戰犯的監獄。[1]

簡介

[編輯]

功德林寺原是北京德勝門外的一座佛寺,清朝改為粥廠,向孤貧免費發放粥食。[2]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山西巡撫趙爾巽奏請各省通設罪犯習藝所,獲光緒帝允准。京師着手籌辦順天府習藝所。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工巡局大臣、大學士那桐奏准,在功德林創設「京師習藝所」,宗旨為「收容犯人,令習技藝,使之改過自新,藉收勞則思善之效。」京師習藝所設有監督、典獄官、看守長等官員,此外還有看守、醫師、技師、教誨師等共一百多人。分設文案處、會計處、考工處、庶務處、稽巡處。另外設有織巾科、織帶科、織布科、鐵工科、搓繩科,分別組織生產。這是中國第一個勞動改造機關,且由巡警部直轄。宣統年間,功德林已形成一座規模巨大的勞動改造機關。[2]

民國二年(1913年)10月,在功德林建立了「宛平監獄」(時任司法總長為梁啓超);民國三年(1914年)10月更名為「京師第二監獄」(時任司法總長為章宗祥)。該監獄的獄長是梁錦漢中華民國政府撥款八萬一千九百元,在佔地近百畝的土地上,建設了這座現代化的監獄。[2][3]

該監獄內原有一通石碑,碑文為:[4]

京師第二監獄在德勝門外下關之北,功德林故址舊為順天府習藝所。民國二年十月改宛平監獄,三年十月始定今名。新會梁君錦漢任典獄長。其時因陋就簡,實苦湫隘。四年九月乃建議根據部頒監獄圖式,剏造新監,分年撥款,由本監工囚自行建築。經始於是年十月至八年八月告成,採用雙扇面及十字暨丁字形式,凡監房十六座三百五十九間,能容囚千人以上。中建十六方亭一座,東西前後八方亭四座,工場九座,炊場、洗濯場、理髮室、洗面室、廁所、倉庫暨事務樓、職員宿舍、看守宿舍等復增建房舍樓屋四十餘間,總計面積五十七畝有奇。又監外附地三十餘畝。全監規制完備整飭有加具詳。梁君所上牘中,凡用鈔幣八萬一千九百餘圓,核之實銀僅五萬餘圓工鉅費,省得未曾。有中外人士之來觀者,校其成績僉足當數十萬圓之值,梁君之勤劬茲役可謂至矣。今君移佐理曹,而累歲以還乎所規畫,有睠睠不能去懷者聽其大略,來請為記。維為治之道,得人則理,任舉一端,足可推見,使盡如梁君苦心毅力施於有政,何事不濟?今各地監獄諸待繕治,而度支奇絀,既不能憑藉巨帑,則非得精意料、簡疕材、課工度、不克悉,中程法康,既嘉梁君之能盡厥職,因志梗概以示後來,且為有典獄之責者勉也。

中華民國十年四月司法總長武進董康記 司法次長龍游余紹宋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仍將功德林作為監獄,並更名為「北平第二監獄」,該監獄成了關押政治犯的「模範監獄」。一些中國共產黨黨員、左翼人士作為政治犯也被關押在這裏。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北平,但尚未接管該監獄。當時,該監獄關押着七、八百名犯人,其中包括數十名政治犯。周恩來獲得情報稱,國民黨方面準備在7月底撤出北平前(具體時間為7月28日),將關押在該監獄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六、七百名犯人全部處置掉。中共黨組織乃決定趁日本人尚未接管該監獄之機,儘快解救這些政治犯。一天深夜,由中共領導的平西遊擊隊襲擊了功德林,救出了全部被關押人員,事件轟動一時。警方對此十分不安,隨後政治犯不再被關在功德林,而是被統一關押到北京西安門內的草嵐子監獄[2][5][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該監獄移交並直屬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管轄,改為「北京戰犯管理所[1][2][7](稱「功德林監獄[8])。

功德林監獄共有16棟監房,共計350多個房間,能容納一千多個犯人,內部設有廁所、浴室、圖書室和放風庭院。這16棟監房圍繞着一幢幾十公尺高的八角樓而建,而這幢八角樓實際是一個十六面亭,每面都對着一棟監房。監獄的周圍還有一道高高的帶電網的圍牆,四個角落均有一個腳樓,角樓中晝夜都有持槍的獄警警戒。

1955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公安部聯合下發指示,要求將羈押在全國各地的國民黨戰犯集中起來,統一移交公安機關教育和管理。1956年1月,上述工作完成。

1949年中共公佈的戰犯名單均是國民黨及國民政府的省部級大員和中將及以上的武官,至1956年成立北京、西南、西北、撫順等戰犯管理所時,則將被俘的文官降到廳級和行政督察專員的級別,武官則降至少將級,極個別上校也被收錄。

這裏關押的100多名高級戰犯(包括國民黨特務)共分為13個小組。其中邱行湘任第一組組長,組員有杜聿明(曾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宋希濂(曾任川湘鄂綏靖公署主任, 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康澤王陵基(上將,曾任四川省主席)、范漢傑廖耀湘(第9兵團司令)、陳林達等人。[1]這裏關押的原國民黨戰犯還有黃維(第12兵團司令)、陳長捷文強沈醉(軍統三劍客之一)、鄭庭笈(國軍第200師步兵總指揮)等人。[2]

戰犯在功德林監獄接受強迫改造,但相對於其他監獄,戰犯得到了人格、生活和健康的保證,甚至擁有一定的自由(可在花園庭院打太極、做操;也可下圍棋、打撲克牌、乒乓球;逢節日,還可表演自編自導的節目。)

起初功德林屬公安部直轄,[2]1960年,該監獄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管轄。1966年作為北京市公安局治安處收審站。1986年8月,該監獄拆除。[8]

1959年末,中國政府特赦了第一批「改惡從善」的先進分子(包括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楊伯濤、鄭庭笈、邱行湘等十人)。1960年春,剩餘的戰犯被轉移到新建的秦城監獄,秦城監獄的設施比功德林更好,每層樓甚至都有洗衣機。

功德林小區

如今,功德林路已成為新康路。功德林監獄的原址成了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大樓及周邊住宅樓的所在地。在住宅樓中間尚存功德林監獄的一座角樓。

影視作品

[編輯]
  • 決戰之後:1991年西安電影製片廠電影,講述了一大批國民黨高級戰犯被押送到新中國的監獄功德林進行改造的故事
  • 特赦1959:2019年央視一套電視劇,描寫中華民國國軍戰犯在功德林的十年生活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我的舅舅邱行湘--《钟山风雨》2009年05期. www.cnki.com.cn.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8).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民国京师第二监狱大揭秘/组图. 拍案網. 2011-08-10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2). 
  3. ^ 趙曉耕. 民国监狱史史料述要.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4. ^ 原碑的拓片存北京警察博物館
  5. ^ 劉生津. 中国共产党对辽西义勇军的领导及组织沿革初探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6. ^ 京西抗日"红蓝箍" 寻访当年的抗日"学生军"-史海钩沉--河北门户. 長城網. 2010-07-12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7. ^ 功德林:新中国关押改造国民党战犯的"监狱". 千龍網. 2010-07-29 [2019-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8. ^ 8.0 8.1 據北京警察博物館展覽說明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