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升F小調諧謔曲 (蕭斯達高維契)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升F小調諧謔曲
德米特里·蕭斯達高維契作品
原文名Скерцо fis-moll
作品號1
年份1921年或1922年
創作彼得格勒音樂學院
獻給馬克西米利安·施泰因貝格
時長5分鐘
配器管弦樂團
首演
日期1996年2月17日
位置皇家節日音樂廳
指揮馬克·埃爾德
表演者BBC交響樂團

升F小調諧謔曲作品號1,是德米特里·蕭斯達高維契(1906年-1975年)為管弦樂團創作的一段音樂作品。蕭斯達高維契,蘇聯時期俄羅斯作曲家兼鋼琴家。本作大概當於1921年或1922年寫就,在肖氏現存作品中屬最早的一批,當時肖氏正在彼得格勒音樂學院,於馬克西米利安·施泰因貝格(Максимилиан Осеевич Штейнберг)門下受業。本曲原按鋼琴奏鳴曲的一個樂章譜寫,後在施泰因貝格輔導下配器,自成一篇管弦曲目。

本作首演於1996年,BBC交響樂團演出,其指揮者馬克·埃爾德(Mark Elder)。全曲包含諧謔曲一段、三重奏一段,又有迴轉樂段(retransition),將樂曲一引而回到諧謔曲主題上。對本作,有描述認為其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樂派看齊。另外,肖氏將本作升F小調諧謔曲中一段主題用在其鋼琴小品集《兒童練習本》之樂章「上發條的洋娃娃」(作品號69,第6首)中。

背景[編輯]

德米特里·蕭斯達高維契所作「升F小調諧謔曲」為其人早期作品中為數不多留至今日者,[1]此作之外,有其「八首鋼琴前奏曲」中五首亦類似。[2]於此曲,多有人將其寫作時間定為1919年秋季或初冬時節,時為肖氏進入彼得格勒音樂學院(今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之第一年,作曲家13歲。[3][4]然而又有許多其他日期記錄:於一作品集中,諧謔曲據載寫於1920年,集名《德米特里·蕭斯達高維契生平描述》(1926年);另一作品集中,諧謔曲則記為作於1919年至1920年,集名《蕭斯達高維契作品列表》(1927年);蕭斯達高維契本人而言,則於後續其作品列表中將諧謔曲譜曲時間記作1919年。[5]雖如此,音樂學家奧莉加·季貢斯卡婭(Ольга Дигонская)則述稱本作最可能寫於1921年末或1922年初,當時肖氏已有15歲上下。[6][7]隨季貢斯卡婭之發現,將此時作為寫作時間,目前大體獲得認可。[8]

進入音樂學院一二年時,蕭斯達高維契開始譜寫一部鋼琴奏鳴曲,調性B小調[9][8]其第三樂章是唯一留存至今的部分,後經配器,成為「升F小調諧謔曲」。[4]肖氏將此曲題獻於其作曲教師馬克西米利安·施泰因貝格,此人在音樂學院教導肖氏,對理解品鑑音樂而言於學術審美兩方面均有促進。[3][10]肖氏將諧謔曲配器,施泰因貝格亦有輔導。[2]

形式[編輯]

本「升F小調諧謔曲」為管弦樂團而作,其樂團規模與配置當與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人所用者類似。[11]作品譜曲安排短笛二支、長笛二支、雙簧管二支、A調單簧管二支、巴松二支、圓號四把、小號二把、長號三把、大號定音鼓三角鐵銅鈸大鼓及弦樂組。[3]樂譜分三段,各題為「小快板」(Allegretto)、「稍慢」(Meno mosso)及「第一段速度」(Tempo I),時長約5分鐘。[3]

諧謔曲中所引入主題,其按對位法構造及處理——按音樂學家大衛·范寧(David Fanning)所寫,是對施泰因貝格所作風格的迴響。[8]樂曲起自諧謔曲樂段,其引入為主的長笛主題,並小提琴撥奏出旋律線與之成對位。[12][11]這一對位主題於全曲重複多次,方式多變,有模仿(imitation),有轉位inversion)。而後樂曲進入另一部分,D大調,此部分范寧稱之為「抒情的」三重奏部分。[8][11]此處音樂取華爾茲節拍,主題以二拍子對三拍子之復節奏演奏,起於弦樂,木管組與圓號複述之。[12][11]三重奏隨後是迴轉樂段,糅合先前長笛與撥奏小提琴所出對位主題,引回諧謔曲部分。[13][12]依范寧,此處迴轉是「相當程度來說,作品在結構上最有意思的創意」,因為此段起「高潮」的作用——聽者於其前三重奏段落時或已有期待之——又起契機的作用,能藉此發展主旋律與織體的主題。[12]華爾茲主題於銅管組重複奏出,開頭出現的原先之諧謔曲對位主題,則與之相伴。[11]作品最後一樂句中,可聽到主題之間進一步的組合。[12]

反映與後世影響[編輯]

1921年末或1922年初,蕭斯達高維契為指揮尼古拉·馬利科(烏克蘭語Микола Малько、俄語:Николай Малько)演奏升F小調諧謔曲,馬利科描述之為「學生天賦不錯,他寫得很出色的課業曲子——也就這樣」。[6]諧謔曲對馬利科打動不多,不若作曲家其後於1924年-1925年所作第1號交響曲為馬利科留下的印象之深。[7]

音樂學家勞瑞爾·費伊(Laurel Fay)同大衛·范寧描述此曲有類芭蕾舞曲,如柴可夫斯基德利布所作者,雖其「靈活的樂句結構」使其並不適合舞蹈。[13][8][8]費伊將此作歸為風格上看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樂派遺澤之類。[10]范寧則認為此音樂之專業程度,尤以其配器方面言之,自發現本作寫作時間晚於先前所推測後,其給人的印象即不如先前深刻。[8]

蕭斯達高維契用此升F小調諧謔曲開頭之主題放入其鋼琴小品集《兒童練習本》一樂章中,樂章名「上發條的洋娃娃」(作品號69,第6首)。[12][14]音樂學者理查德·路易斯·吉利斯(Richard Louis Gillies)則寫道此升F小調諧謔曲是肖氏以這一調性作曲之第一例,而其將來對作曲家持續「有特殊的意義」;吉利斯舉肖氏二作,即《根據亞歷山大·勃洛克詩歌而作的七首浪漫曲》中「城市睡了」曲及一部「升F小調組曲」為後來之例子。[15]

升F小調諧謔曲於1996年2月17日首演於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由BBC交響樂團演出,指揮者馬克·埃爾德(Mark Elder)。同年五月,本曲首次在廣播播出,廣播者BBC廣播三台[3]

註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Wilson 1994,第32-33頁.
  2. ^ 2.0 2.1 Fairclough 2019.
  3. ^ 3.0 3.1 3.2 3.3 3.4 Hulme 2002,第12頁.
  4. ^ 4.0 4.1 Digonskaya 2010,第53頁.
  5. ^ Digonskaya 2010,第68-69頁.
  6. ^ 6.0 6.1 Digonskaya 2010,第63頁.
  7. ^ 7.0 7.1 Digonskaya 2010,第68頁.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Fanning 2013,第75頁.
  9. ^ Digonskaya 2010,第59頁.
  10. ^ 10.0 10.1 Fay 2000,第19頁.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Cunningham 2018.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Fanning 2013,第76頁.
  13. ^ 13.0 13.1 Fay & Fanning 2001.
  14. ^ Hulme 2002,第13頁.
  15. ^ Gillies 2021,第57頁.

引用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