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關帝廟

座標37°52′01″N 112°33′05″E / 37.86694°N 112.55139°E / 37.86694; 112.5513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37°52′01″N 112°33′05″E / 37.86694°N 112.55139°E / 37.86694; 112.55139

大關帝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至清
編號7-0861-3-159
認定時間2013年3月

大關帝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廟前街道前社區廟前街36號(北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大關帝廟為太原城內二十七座關帝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故稱大關帝廟[1]。老城區內現存的關帝廟尚有西校尉營古關帝廟南肖牆關帝廟、等。

歷史

[編輯]

1949年以後,太原大關帝廟由學校佔用。

保護

[編輯]

1983年8月17日,關帝廟公佈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太原市政府撥款維修了大關帝廟後院的春秋樓及東西配樓。1998年,春秋樓和東西配樓失火,屋頂燒毀。

2001年,太原大關帝廟移交文物部門管理。2003年,太原市政府出資對太原大關帝廟進行全面修繕。2004年6月10日,大關帝廟公佈為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成立太原市關帝廟文物管理所。2006年10月,太原大關帝廟免費開放。

2013年3月5日,太原大關帝廟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號 7-0861-3-159[2]。2014年,太原大關帝廟進行保養修繕。

建築

[編輯]

太原大關帝廟坐北朝南,前後二進院落,佔地面積約3380平方米。規模宏大,格局嚴整。

現存11座明清建築,包括南北中軸線上的山門、正殿(崇寧殿)、二進春秋樓,以及東西兩側的鐘鼓樓、廊房、廂房、二進配樓及別院。東別院有三代殿及東西廂房、白衣庵。現存正殿(崇寧殿)為明代遺構,其餘大多為清代建築。

根據2001年對春秋樓地基進行的勘探發掘,發現太原大關帝廟是在金元時期的建築基址上修建。

山門

[編輯]

山門建於清代,面闊三間,硬山頂。門額「關帝廟」、牌匾「氣肅千秋」。楹聯「正氣塞兩間, 河嶽日星森氣象;倫常昭萬古,子臣弟友守常經」。左右兩側為鍾、鼓樓。

東西廊房

[編輯]

一進院兩側的東西廊房,匾額有「萬世人傑」、「卓越古今」、「神昭赫濯」、「文經武緯」、「忠義伏魔」、「浩然正氣」。

崇寧殿

[編輯]

正殿崇寧殿為明代遺構,殿名取自關羽的封諡「崇寧帝君」。崇寧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台基高0.6米。殿門匾額「神勇」「精忠貫日」,楹聯「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義同天」「前無古後無今繼闕里鍾靈大哉光漢家日月;畏其威懷其德自解梁毓秀巍乎壯故國山河」。殿內匾額「神功仁佑」,楹聯為:「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長新,無人不肅然起敬;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謂蕩乎難名。」正殿梁架保存有明代彩畫,畫工精細高超。

春秋樓

[編輯]

春秋樓為清代二層樓閣式建築,是廟內最高的建築,樓上有關公讀《春秋》像。面寬三間,進深四椽,重檐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匾額「忠貫天人」,楹聯:「青燈觀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滿腹存漢鼎三分」。

東別院

[編輯]

東別院有三代殿和白衣庵,三代殿祭祀關羽之父、祖父、曾祖父三代,白衣庵供奉白衣大士。

參考

[編輯]
  1. ^ 《陽曲縣誌·卷一·輿地上》
  2. ^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今日山西網. [2012-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