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論者
外觀
初期佛教 |
|
性空論者,又稱性空派,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最早由說一切有部提出,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主張「無補特伽羅」[1],後來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將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概括統稱為補特伽羅派,並進行了全面批判。
學說
[編輯]“ |
|
” |
理論依據
[編輯]性空論者的主要依據是《雜阿含經·三〇六經》即著名的《人契經》[8],下為玄奘譯世親《俱舍論》的引文:
“ | 如《人契經》作如是說:「眼及色為緣,生於眼識,三和合觸[9],俱起受、想、思。於中後四,是無色蘊,初眼及色,名為色蘊,唯由此量,說名為人。即於此中,隨義差別,假立名想[10],或謂:有情、不悅、意生、儒童、養者、命者、生者、補特伽羅。亦自稱言:我眼見色。復隨世俗說:此具壽,有如是名,如是種族,如是姓類,如是飲食,如是受樂,如是受苦,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際。苾芻當知,此唯名想,此唯自稱,但隨世俗,假施設有。如是一切,無常、有為,從眾緣生,由思所造。」 | ” |
不同於此文中「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11],《雜阿含經》中對應文句為「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其中第二個觸字,與前面《識身論》的論述一致,強調了觸有緣生受等[12]之作用[13]。
註釋
[編輯]- ^
符秦僧伽跋澄譯《鞞婆沙論》:「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迦旃延子)立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答曰。……或以三事故。增益智故。開意故。離計人故。……離計人者。誦爾所阿毘曇前句後何。如是四句不說計人。一切中說無我行。非眾生、非命、非長養、非士。空淨聚也。以三事益智、開意、離計人故作此經。」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次以三因緣故。尊者迦旃延子造作此經(阿毘曇八犍度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斷我人故。……斷我人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未曾說有我人。於一切處常說無我無人。以如是等眾因緣故。彼尊者造阿毘曇經。」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復次尊者(迦多衍尼子)以三因緣製造此論(阿毘達磨發智論)。一為增益智故。二為開覺意故。三為遮計我故。……遮計我者。尊者所造阿毘達磨。未曾說有補特伽羅。恆顯諸行空。無有我。以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彼尊者製造此論。」 - ^
符秦僧伽提婆譯《阿毘曇八犍度論》:「所謂此見:此是我,若語,若覺,作、教作,生、等生,於彼彼作善惡行受報,此邊見有常見攝,苦諦斷也。」
玄奘譯迦多衍尼子《發智論》:「諸有此見:此是我,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育者,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教者,生者,等生者,起者,等起者,語者,覺者,等領受者。非曾不有,非當不有,於彼彼處,造善惡業,於彼彼處,受果異熟,捨此蘊,續餘蘊。此邊執見常見攝,見苦所斷。」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一切法,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特伽羅。於此身內空,無士夫,無能作者,無遣作者,無能受者,無遣受者,純空行聚。』」 - ^ 《識身論》:「如是,眼識唯能識諸色,非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非眼識所識,唯有諸色,為眼識所識。是故,此眼識,非補特伽羅。」「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皆非補特伽羅。」
- ^ 《識身論》:「如是,眼觸唯能觸諸色,非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非眼觸所觸,唯有諸色,為眼觸所觸。是故,此眼觸,非補特伽羅觸。」「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若眼觸,皆非補特伽羅。」
- ^ 《識身論》:「如是,眼觸所生受,唯能受諸色,非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非眼觸所生受所受,唯有諸色,為眼觸所生受所受。是故,此眼觸所生受,非補特伽羅觸所生受。」「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若眼觸、若眼觸所生受,皆非補特伽羅。」
- ^ 《識身論》:「如是,眼觸所生想,唯能想諸色,非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非眼觸所生想所想,唯有諸色,為眼觸所生想所想。是故,此眼觸所生想,非補特伽羅觸所生想。」「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若眼觸、若眼觸所生想,皆非補特伽羅。」
- ^ 《識身論》:「如是,眼觸所生思,唯能思諸色,非補特伽羅。此補特伽羅,非眼觸所生思所思,唯有諸色,為眼觸所生思所思。是故,此眼觸所生思,非補特伽羅觸所生思。」「此中,若眼、若色、若眼識、若眼觸、若眼觸所生思,皆非補特伽羅。」
- ^
《雜阿含經·二一三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等,演說二法,諦聽,善思。何等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若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說:是非二者,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彼自以意說二法者,但有言說,聞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
《雜阿含經·三〇六經》:「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satta),那羅(nara),摩[少/兔]闍(manussa),摩那婆(mānava),士夫(purisa),福伽羅(puggala),耆婆(jīva),禪頭(jantu)。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甞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如上說,……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如上廣說。」 - ^
北涼浮陀跋摩譯《阿毘曇毘婆沙論》:「復有說者,若自體知自體者,則無『三等觸』,如世尊說:『眼緣色,生眼識,是三等觸。』」
「如說:『眼緣色,生眼識,亦生共生受、想等。』此經說共生因。」
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復次、若自性知自性者,世尊不應安立『三和合觸』,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乃至廣說。』」
「又契經說:『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俱起受、想、思。』如是等經說俱有因。」
真諦譯《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大德瞿沙說:此執不然,若識有,從三和合有觸,佛世尊說:『依觸生受、想、作意等。』」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尊者妙音說:此非理,所以者何?若此定中猶有識者,三和合故必應有觸,由觸為緣應有受、想,如世尊說:『意及法為緣,生於意識,三和合觸,俱起受、想、思。』」 - ^ 《長阿含經·布吒婆樓經》:「梵志白佛言:……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言:『人無因無緣而想生,無因無緣而想滅,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滅,彼想有去來,來則想生,去則想滅。』瞿曇!或有梵志作是說:『如先所言,無有是處。有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來,彼持想去則想滅,彼持想來則想生。』……世尊告梵志曰:彼諸論者,皆有過咎。……所以者何?梵志!有因緣而想生,有因緣而想滅。……梵志又問: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俱生耶?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梵志又問:想即是我耶?佛告梵志:汝說何等人是我?梵志白佛言: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成長,衣服莊嚴,無常磨滅法,我說此人是我。佛告梵志:……梵志!且置此我,但人想生,人想滅。……且置欲界天是我,……且置色界天是我,……且置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無色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 ^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眾事分阿毘曇論》:「云何觸?謂:三事和合,生三種觸,謂: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
玄奘譯《阿毘達磨品類足論》:「觸云何?謂:三和合性,此有三種,謂:順樂受觸,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
《俱舍論》:「有說:三和即名為觸,彼引經證,如契經言:『如是三法,聚集、和合,說名為觸。』有說:別法,與心相應、三和所生,說名為觸,彼引經證,經言:『云何六?六法門:一、六內處,二、六外處,三、六識身,四、六觸身,五、六受身,六、六愛身。』此契經中,根、境、識外,別說六觸,故觸別有。」 - ^
《雜阿含經·二一四經》:「眼、色,因緣生眼識,彼無常、有為、心緣生。色,若眼,識,無常、有為、心緣生。此三法,和合觸,觸已受,受已思,思已想。此等諸法,無常、有為、心緣生,所謂:觸、想、思。耳、鼻、舌
、身、意,亦復如是。」
《雜阿含經·二一八經》:「云何苦集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苦集道跡。」 - ^
《發智論》:「有十六觸,謂:有對觸,增語觸;明觸,無明觸,非明、非無明觸;愛觸,恚觸;順樂受觸,順苦受觸,順不苦、不樂受觸;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云何有對觸:答:五識身相應觸。云何增語觸?答:意識身相應觸。云何明觸?答:無漏觸。云何無明觸?答:染污觸。云何非明、非無明觸?答:不染有漏觸。云何愛觸?答:貪相應觸。云何恚觸?答:瞋相應觸。云何順樂受觸?答:樂受相應觸。云何順苦受觸?答:苦受相應觸。云何順不苦、不樂受觸。答:不苦、不樂受相應觸。云何眼觸?答:眼識身相應觸。云何耳觸?答:耳識身相應觸。云何鼻觸?答:鼻識身相應觸。云何舌觸?答:舌識身相應觸。云何身觸?答:身識身相應觸。云何意觸?答:意識身相應觸。」
《大毘婆沙論》:「六處緣觸,亦有二種,一、有對觸,二、增語觸。」「有十六觸。……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譬喻者說:『觸非實有。』所以者何?契經說故,如契經說:『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觸等。』離眼、色、眼識外,實觸體不可得。為遮彼意,顯:觸體是實有。若觸體非實有者,便違經說。如契經說:『觸為緣受。』若無觸者,但應說『六處緣受』,或說『無緣』,不應言『觸緣受』;又若觸體非實有者,應說緣起唯十一支,契經不應說有十二。……問:若觸實有,云何會釋彼所引經?答:彼經意說,三法和合為緣生觸,非於無體得有生義,此若不生云何緣受。譬如月、月愛珠及器和合為緣生水,非無水生得有水用。又如日、日愛珠、粖薪和合為緣生火,非無火生得有火用。如是,根、境及識和合為緣生觸,非無觸生得有『觸用』,『觸用』謂:能為緣生受。是故欲止他說,顯:觸實有,而作斯論。」
龍樹《大智度論》:「如經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故生觸,是觸即時三眾共生,所謂:受、想、行。』問曰:眼識亦與三眾作因,何以但說觸?答曰:眼識少時住,見色便滅,次生意識,能分別色好醜,是故不說眼識。因眼、色、識,三事和合故生觸,觸生心數法,眼識因緣遠故不說。問曰:一切識皆有觸,何以但觸因緣生心數法?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次第相續心。觸亦如是,次第相續觸麁故,說因觸生心數法;念念觸微細,亦共生心數法,不了故不說。若情、塵、識三事和合,能受苦樂,爾時觸法了了,以是故說因觸生心數法。如色法從因緣和合生,心數法亦如是,從觸法和合生。如色法從和合生,無和合則不生;心數法亦如是,有觸則生,無觸則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