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夏(1889年—1963年)字夷乘,浙江永嘉(今溫州)人。中華民國哲學家、崑曲作家。[1]
戴夏早年留學日本、德國、瑞士學習哲學。歸國後,曾任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校教授。1936年後,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督學、教育司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工作,並任上海崑曲研習社第一屆社務委員。[1]
戴夏酷愛崑劇,仙霓社在上海大世界演出之時,戴夏每場必到。戴夏既能唱又能演。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與倪傳鉞、甘貢三等人曲敘。戴夏本工老生,曾和華傳浩合演《當酒》、《探山》等劇目。戴夏能填詞,能譜曲。創作有《史可法殉難沉江》雜劇。1958年,為關漢卿《竇娥冤》、《拜月亭》制全譜。戴夏的女兒戴俊,可以傳唱崑曲,是上海崑曲社中的活躍分子。[1]
|
---|
1935年1月12日 共86名 | |
---|
1936年 |
- 1936年8月15日1名:葉夏聲(1943年3月9日免)
- 1936年9月5日5名:李登輝(1938年12月24日免)、馮自由(1943年4月12日免)、王毓祥、林庚白(1941年12月19日亡)、艾沙(1946年7月4日免)
- 1936年12月5日7名:盤珠祁(1940年5月25日免)、戴夏、張西曼、溫源寧(1947年9月1日免)、劉廷芳(1942年6月5日免)、凌冰(1940年4月27日免)、緱克敬
|
---|
1937年 |
- 1937年2月6日1名:李光漢(1942年7月18日免)
|
---|
1938年 | |
---|
1939年 |
- 1939年1月7日2名:全增嘏(1942年3月28日免)、吳雲鵬
- 1939年1月20日1名:陳伯莊(1946年6月25日免)
- 1939年3月9日1名:王禮錫
- 1939年9月18日1名:凌璋
|
---|
1940年 |
- 1940年2月17日1名:劉志平
- 1940年4月2日1名:陸亞夫(1945年9月29日免)
- 1940年4月27日1名:洪瑞釗
- 1940年5月25日1名:馬曉軍
- 1940年8月7日1名:張鳳九(1947年4月12日免)
|
---|
1941年 |
- 1941年5月23日3名:羅友仁(1947年5月8日免)、趙巨旭、趙珮
- 1941年6月4日1名:曾彥
- 1941年6月18日1名:袁世斌(1946年6月25日免)
- 1941年7月3日2名:葉秋原(1942年3月28日免)、陳紫楓
- 1941年9月25日2名:連聲海(1942年3月28日免)、朱學範(1945年2月3日免)
|
---|
1942年 | |
---|
1943年 |
- 1943年2月18日1名:盛振爲
- 1943年3月9日1名:連聲海
- 1943年4月12日1名:王泉笙
- 1943年5月1日1名:董霖(1945年3月21日免)
|
---|
1944年 |
- 1944年1月22日1名:柳克述
- 1944年7月10日1名:陳揚鑣
|
---|
1945年 | |
---|
1946年 | |
---|
1947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