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歐文蜥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歐文蜥屬
化石時期:259.1–250 Ma
二疊紀晚期到三疊紀早期
歐文蜥的想像圖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演化支 副爬蟲類 Parareptilia
目: 前棱蜥形目 Procolophonomorpha
科: 歐文蜥科 Owenettidae
屬: 歐文蜥屬 Owenetta
Broom, 1939
模式種
歐文蜥
Owenetta rubidgei

Broom, 1939

歐文蜥屬學名Owenetta)是已滅絕副爬蟲類的一屬,屬於前稜蜥形目歐文蜥科,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波弗特群(Beaufort Group)地層。大部分前稜蜥形目生存於三疊紀晚期,但歐文蜥的生存年代橫跨二疊紀晚期的吳家坪階長興階,以及三疊紀最早期的印度階。但是,三疊紀早期的歐文蜥,可能屬於另一個新屬。歐文蜥是歐文蜥科的模式屬,與其他近親的差異在於:上顳骨的後段有側向凹處、頂骨的環繞松果孔部分凹陷。

發現與種

[編輯]

在1939年,羅伯特·布魯姆(Robert Broom)命名歐文蜥,同時建立歐文蜥科模式種O. rubidgei,屬名是以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為名。當時僅發現一個部分頭顱骨,發現於波弗特群的小頭獸組合帶(Cistecephalus Assemblage Zone),地質年代為二疊紀晚期[1]。目前已經發現更多頭顱骨化石,來自於小頭獸組合帶、與其上方的二齒獸組合帶(Dicynodon Assemblage Zone),但還沒有發現骨骼化石。

在2002年,命名了歐文蜥的第二個種(O. kitchingorum),生存於三疊紀早期,使歐文蜥的生存年代擴張到三疊紀早期,並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後繼續存活[2]O. kitchingorum目前已經發現三個接近完整的標本,在1968年發現於水龍獸組合帶(Lystrosaurus Assemblage Zone),當時被認為屬於歐文蜥的模式種[3]。目前根據這些接近完整的標本,O. kitchingorumO. rubidgei的差異在於:頭顱骨後方的後頂骨小、牙齒不超過20顆、某些牙齒呈犬齒形牙齒。其中保存狀況最好的標本,是一個亞成年個體。

在2003年,其他研究人員主張O. kitchingorum有足夠的差異,可以建立為新屬[4]。而另一個研究則認為這兩個種是複系群,應該成立個別的屬[5]

另外,在1982年命名的Colubrifer,化石發現於水龍獸組合帶,是種有短四肢的早期爬行動物,當時被歸類於蜥蜴。近年被發現頭顱骨與歐文蜥是幾乎相同的,而被重新歸類於歐文蜥屬。即使O. kitchingorum被建立為新屬,但是Colubrifer的化石仍顯示,歐文蜥仍存活到三疊紀早期,並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之後繼續存活。

種系發生學

[編輯]

在歐文蜥被命名時,許多原始爬行動物被歸類於杯龍目(Cotylosauria),包含現存的前稜蜥形目。之後,杯龍目成為一個廢棄不用的分類單元,而被大鼻龍目取代;大鼻龍目則是個雙重並系群,包含許多沒有親緣關係的無孔類爬行動物,也是個廢棄不用的分類單元。前稜蜥形目現在屬於副爬蟲類,是爬行動物演化過程的一個早期演化支。歐文蜥曾經被改歸類於夜守龍科,目前被重新歸類於歐文蜥科[6][7][8]

由於歐文蜥的化石較為完整,有助於古動物學家建立副爬蟲類、前稜蜥形目的種系發生學。其近親Barasaurus已經發現成年與未成年個體的標本,也有助於填補歐文蜥的骨骼缺少部分。近年已經有多種不同版本的種系發生學研究。其中某些研究支持龜鱉目演化自前稜蜥類的假設[9],而其他科學家則主張龜鱉目演化自鋸齒龍類[10]、或是鰭龍超目[11]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room, R. (1939). A new type of cotylosaurian, Owenetta rubidgei. Annals of the Transvaal Museum 19:319–321.
  2. ^ Reisz, R. R. and Scott, D. (2002). Owenetta kitchingorum, sp. nov., a small parareptile (Procolophonia: Owenettidae)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of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2(2):244-256.
  3. ^ Gow, C. E. (1977). Owenetta in perspective. Palaeontologica Africana 20:115–118.
  4. ^ Modesto, S. P., Damiani, R. J., Neveling, J. and Yates, A. M. (2003). A new Triassic owenettid parareptile and the Mother of Mass Extinction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3(3):715–719.
  5. ^ Modesto, S. P. and Damiani, R. (2007). The Procolophonoid Reptile Sauropareion anoplus from the Lowermost Triassic of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7(2):337-349
  6. ^ Lee, M. S. Y. (1995). Historical burden in systematic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parareptiles. Biological Reviews 70(3):459-547.
  7. ^ deBraga, M. and Reisz, R. (1996). The Early Permian reptile Acleistorhinus pteroticus and its phylogenetic positio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6(3):384-395
  8. ^ Säilä, L. K. (2008). The osteology and affinities of Anomoiodon liliensterni, a procolophonid reptile from the Lower Triassic Buntsandstein of Germany.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8(4):1199-1205
  9. ^ Reisz, R. R. and Laurin, M. (1991). Owenetta and the origin of turtles. Nature 349:324-326.
  10. ^ Lee, M. S. Y. (1997). Pareiasaur phylogeny and the origin of turtle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20:197-280
  11. ^ Rieppel, O. and deBraga, M. (1996). Turtles as diapsid reptiles. Nature 384:453-45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