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愛與死 (電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愛與死
Love and Death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活地·亞倫
監製查爾斯·H·喬夫英語Charles H. Joffe
編劇活地·亞倫
主演活地·亞倫
戴安·基頓
攝影吉蘭·克洛蓋英語Ghislain Cloquet
剪接讓·卡利什(Ron Kalish
拉夫·羅森布勒姆英語Ralph Rosenblum
喬治·海弗利英語George Hively
製片商聯美
片長85 分鐘
產地美國
法國
匈牙利
語言英文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5年6月10日 (1975-06-10)
發行商聯美
預算約 3,000,000 美元
票房20,123,742美元

愛與死》(英語:Love and Death)是活地·亞倫1975年執導的喜劇片,活地·亞倫在其中飾演了男主角鮑里斯(Boris),戴安·基頓則飾演女主索妮婭(Sonja)。這兩位生活在拿破崙時期的俄國人以拙劣又嚴肅的方式反覆激辯哲學話題,影片以此戲謔地諷刺了俄國文學。活地·亞倫也認為這是他至今拍出最搞笑的作品[1]

情節

[編輯]

故事發生於拿破崙占士·托根飾)稱帝、法國入侵奧地利拿破崙戰爭期間。鮑里斯·格魯申克(Boris Grushenko活地·亞倫飾)是一個懦弱的和平主義學究,卻因戰時需要被強征入伍。此時他一心愛着表姐索尼婭(Sonja戴安·基頓飾),而後者即將嫁給一個魚販子,深感絕望的他隨後由於一系列的偶然成為了戰爭英雄。回到家鄉後,他立刻向索尼婭求婚,索尼婭雖不愛他,但明白他恐怕即將在一場約定的決鬥中喪命,於是答應願與他結婚。然而鮑里斯出人意料了活了下來,索尼婭也只得兌現諾言,婚後的兩人一貧如洗卻時常激辯哲學。其後,拿破崙的軍隊打到了他們附近,鮑里斯計劃逃跑,而他的妻子則一心想着當年生孩子的計劃,決定嘗試刺殺拿破崙,以此擊退法國。經過一番似是而非的哲學思辨後,鮑里斯勉強同意執行刺殺行動。兩人的刺殺以失敗告終,索尼婭逃過了圍捕,而鮑里斯則被處以死刑,死前一個幻象告訴他他將得到上帝寬恕。

演員

[編輯]

製作

[編輯]

活地·亞倫並沒在美國製作這部《愛與死》,而是選擇了法國和匈牙利,在那裏他必須抵抗惡劣天氣,處理因此受損的負片,小心食物中毒和身體受傷,同時還要與不說英語的同事交流,這些人之間還可能語言不通。這些都讓導演發誓再也不在美國之外的地方拍片,然而21年後,活地·亞倫打破了這一協定,在1996年拍出了《人人都說我愛你英語Everyone Says I Love You》,片中不少場面並不在美國本土完成。[1]

風格

[編輯]

在活地·亞倫的電影創作史上,《愛與死》夾在了《傻瓜大鬧科學城》和《安妮荷爾》之間,它在很多方面象徵着活地·亞倫在兩種風格之間的轉型[1]。此外在整部片中,活地·亞倫多次向喜劇演員馬克思兄弟卜·合卓別靈致敬。

影片的場景和對話都戲仿了俄羅斯小說,特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的作品,例如前者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罪與罰》、《白痴》,以及後者的《戰爭與和平[1]。其中包括在鮑里斯和其父親的一場對話,其間每句台詞都暗指或直接說出了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愛與死》反覆使用了蘇聯作曲家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這也增添了影片的俄國特色。特別是民歌《三套車》(Troika)和《基日中尉》(Lieutenant Kijé),不僅在開場和結尾字幕復現,影片中段需要歡快主題的場景也採用了這些曲調。戰爭場面則伴隨了愛森斯坦在《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英語Alexander Nevsky (film)》中也曾使用過的康塔塔,作者同樣是普羅科菲耶夫。鮑里斯登上刑場的一幕則採用了普羅科菲耶夫的《三橘之戀》(The Love for Three Oranges[1]

影片里一些幽默戲謔容易理解,但也有不少笑話需要觀眾對古典文學和當代歐洲電影的了解。例如戴安·基頓出現的最後一幕便顯然是向英瑪·褒曼的《假面》(1966)致敬,而一串石獅子的鏡頭則是戲仿了愛森斯坦的《波特金號戰艦》,俄國抗擊拿破崙軍的一串場景同樣是模仿了《波特金號戰艦》著名的「敖德薩台階」一幕。此外,在高潮場景中也有對伯格曼《第七封印》的模仿。[1]

評價

[編輯]

影片在北美收入了月兩千萬美元[2],成為1975年最賣座電影中的第18名。在爛番茄網上,18名批評家,包括該站3位「頂級批評家」,都一直認為該片不錯,打出了平均8.1的高分[3]

2008年9月,在英國《帝國雜誌》一項投票中,《愛與死》被評為影視最佳500的第301位[4]。2003年10月,在英國《衛報》的投票中,該片也被讀者選為活地·亞倫十部最佳中的第七[5]

而當年,在第25屆柏林國際影展英語25th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該片贏得了「傑出藝術成就銀熊獎」(Silver Bear for an outstanding artistic contribution[6]

影評人羅渣·埃伯特給該片打了三星半,並做出了如下評價[7]

戴安·基頓小姐在《愛與死》中表現甚佳,或許是因為她樹立並創造了角色的真實性格,不像她在其他不少活地·亞倫的作品中,只是作個陪襯……在很多細微的瞬間中,兩位主角的表情必須完全正確,他們幾乎都做到了。若僅有台詞,難免少些幽默,但該片卻將不少鏡頭對準人物面部表情。也就因此,這是部值得看的好片子,它的製作中包含了如此多的精緻、愛和瘋狂。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Stafford, Jeff. Love and Death (1975). TCM.com. [2013-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he was able to pay homage to some of his favorite films: a battlefield hawker who sells blinis to the troops recalls Harpo Marx in Duck Soup (1933), a dueling scene appears modeled on a Bob Hope routine in Monsieur Beaucaire (1946), the climax is a direct nod to Ingmar Bergman's The Seventh Seal (1957) and the Scythian Suite by Stravinsky is used as background music in one scene, just as it was in Sergei Eisenstein's Alexander Nevsky (1938). Famous dialogue from the novels of Tolstoy like ..War and Peace and Anna Karenina is also parodied along with in-jokes about the poetry of T.S. Eliot. 
  2. ^ "Love and Death". Box Office Mojo. [2015-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 
  3. ^ Love and Death. Rotten Tomatoes.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0). 
  4. ^ Empire's 500 Greatest Movies Of All Time. Empire.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5. ^ The 10 best Woody Allen films. The Guardian. 2015-07-12 [November 2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6. ^ Berlinale 1975: Prize Winners. Berlinale.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7. ^ Love and Death. rogerebert.suntimes.com. [2015-07-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