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橢圓形如意池歙硯,安徽博物院

硯台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 硯台用於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筆。因為磨墨,所以有一塊平坦的地方;因為盛墨汁,所以有一個凹陷。漢代劉熙寫的《釋名》中解釋:「硯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四大名硯

[編輯]

硯台的製作材料主要來自石材,有來自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端硯、來自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歙硯、來自甘肅卓尼洮河一帶的洮硯以及來自河南洛陽澄泥硯等,這四種硯台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硯」。端硯亦被稱作端溪石硯,位列四大名硯之首。


歷史

[編輯]
西漢漆盒石硯,1978年山東臨沂金雀山周氏墓地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西晉硯台,藏洛陽博物館
遼代兔形三彩
宋二十八星宿硯,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所謂文房四寶源於晚唐年間,戰亂頻繁,大批士族、良匠為避禍遷至相對穩定的南方定居,具備了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技術條件。以及南方擁有豐富的松樹石材等天然資源,再加上南唐李璟李煜兩代君主對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非常熱心,特別是後主李煜治下,文化藝術發展興盛發達至巔峰。中國歷史上被稱為文房四寶、硯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被創造出來的,而李煜所用的澄心堂紙李廷珪龍尾石硯三寶當時更被譽為天下之冠,後來更被兩宋沿為御用。

蘇軾藏有唐代許敬宗之硯,在黃州沙湖民家時得呂道人沉泥硯,蘇軾說:「硯之美,止於滑而發墨,其他皆餘事也。」紹聖二年(1095年),蘇軾寫信給黃庭堅:「或謂居士:『吾當往端溪,可為公購硯。』居士曰:『吾兩手,其一解寫字,而有三硯,何以多為?』」蘇軾有詩紀念亡友石昌言:「非人磨墨墨磨人!」[1]經過很長時間的歷史,硯台已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文具,而成為了集雕刻,繪畫於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對象。[2]北宋末何蘧《春渚紀聞》記載宋徽宗米芾寫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硯,一寫完字,就抱上硯台跪請曰:「此硯經臣濡染,不可復以進禦,取進止。」讓皇帝把硯台賜給他,皇帝答應他,米芾舞蹈以謝,又恐皇上後悔,便急着把硯台抱回,連衣服都染黑了。徽宗嘆氣說:「顛名不虛得也。」錢儼小時夢到有人送給他一方大硯,自此文辭大進,當時國中詞翰多出其手。[3]宋代亦有以新硯冒充唐代端硯的故事。李士衡家藏一研,有刻字云:「天寶八年冬端州東溪石刺史李元書。」劉敞卻告訴他:「天寶安得有年?自改元即稱載矣。且是時州皆稱郡,刺史皆稱太守,至德後始易,今安得獨爾耶?」[4]

古代文人很注重對硯台的保養。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記載:「謝景魚名淪滌硯法:用蜀中貢余紙,先去黑,徐以絲瓜磨洗,余漬皆盡,而不損硯。」葉夢得的《避暑錄話》記載:「柳公權記青州石末研墨易冷,字或為泠。凡頑石捍堅,磨墨者用力太過而疾,則兩剛相拒,必熱而沫起……冷與泠二義不相遠,石末本瓦研,極不佳,至今青州有之。」

開始使用銅雀台遺蹟上的磚所做磚硯亦曾經風行一時。明末呂留良有嗜研之癖,自言「予幼嗜硯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5]黃宗羲曾贈給他一方八角硯,這硯台是梅朗中傳教士手中得到的龍尾硯[6]。康熙時林佶余甸皆嗜硯,余甸題有〈中洞活眼硯銘〉:「莫精於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於眸子,然者曉星之當空。」。

明清時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硯,所謂的燕子石其實是寒武紀時期的三葉蟲化石,風韻別致,且易於發墨,深為書家所珍愛。王漁洋池北偶談》載:「鄒平張尚書崇禎間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濱,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硯。」[7]張延登死後,其硯落入浙撫張勄手中。孔尚任對多蝠硯詠贊不絕:「張家兩中丞,得失如輪轉;一硯供二賢,前後荷殊眷」。

臺灣濁水溪所產之「螺溪石」,經琢磨而成的硯,稱「螺溪硯」,由於色澤雅美,發墨佳良,而且嚴冬不凍,貯水不乾。[8]

註釋

[編輯]
  1. ^ 《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蘇軾詩集》卷一六。
  2. ^ 陳師道的《後山談叢》記載:「寇昌齡嗜硯墨得名,晚居徐,守問之,曰:「墨貴黑,硯貴發墨。」守不解,以為輕己。嗟乎,世士可與語邪?」
  3. ^ 《宋史》記載:「(錢儼)嗜學,博涉經史。少夢人遺以大硯,自是樂為文辭,頗敏速富贍,當時國中詞翰多出其手。歸京師,與朝廷文士游,歌詠不絕。」
  4. ^ 葉夢得《避暑錄話》
  5. ^ 呂留良《友硯堂記》
  6. ^ 《呂晚村文集》卷六《友硯堂記·八角硯》:「餘姚黃太沖名宗羲所贈也。研八角而不勻,角當四正,體狹長,兩旁角闊,額又狹,於下背作屈角,三足,有銘,即六朝回文舊語,而中刻耶蘇三角丁圓文。其質則歙之龍尾也。」
  7. ^ 王士禎《池北偶談》
  8. ^ 螺溪石硯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0-02.

外部連結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硯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