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禿山戰役[編輯]
老禿山戰鬥 | |||||||
---|---|---|---|---|---|---|---|
朝鮮戰爭的一部分 | |||||||
老禿山地圖 | |||||||
| |||||||
參戰方 | |||||||
聯合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馬克·克拉克 馬克斯韋爾·泰勒 保羅·金德爾 |
鄧華 張天雲 劉賢權 梁青山 張耀先 陳育才 | ||||||
兵力 | |||||||
第7步兵師 | 第47軍第141師第423團 | ||||||
傷亡與損失 | |||||||
美軍: | 中國人民志願軍: |
老禿山,海拔266米,即上浦防東山,位於戰線西部扼守通往漢城的要道。因雙方反覆爭奪,致使山上草木皆無、一片焦土而得名。美軍稱Old Baldy Hill。1953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第141師第423團從美軍步兵第7師手中攻佔並堅守住此山。
第一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2年6月6日,美軍步兵第45師第180團A連的2個班攻佔了志願軍第39軍2個班防守的老禿山。
第二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2年6月26日,志願軍第39軍出動部隊反擊老禿山。
第三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2年6月28日凌晨,志願軍第39軍出動部隊反擊老禿山。
第四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2年6月28日夜,志願軍第39軍出動部隊反擊老禿山。
第五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2年7月2日夜,志願軍第39軍出動部隊反擊老禿山。
第六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2年7月17日夜,乘美軍步兵第2師換防步兵第45師的防務,志願軍第39軍出動部隊反擊老禿山,並堅守至7月20日。
第七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3年10月5日至7日。
第八次老禿山戰鬥
[編輯]1953年3月23日至26日,志願軍第47軍第141師第423團攻佔了美軍步兵第7師據守的老禿山,並最終堅守至韓戰停戰。
戰鬥前,老禿山正面約500米、縱深不到百米的陣地,由美軍步兵第7師(師長Trudeau少將)第31團(團長Kern上校)指揮的「聯合國軍」哥倫比亞營(營長Ruiz-Novoa)的一個加強連、美七師2個排另2個搜索班、1個坦克連共近500防守,明暗堡195個,形成了以15、16、17號高地為支撐點的堅固環形防禦體系和密集火力。
志願軍第141師第423團決心以第1營攻佔老禿山主陣地,以部分兵力攻佔附屬陣地,然後再用第2營鞏固堅守既得陣地。第423團團長梁青山坐鎮團指揮所,政委張耀先、副團長陳育才到第1營加強指揮。其中,第1營第3連加強第1連第2排,以兩個梯隊攻擊老禿山主峰。第2連第一梯隊展開兩個排,向主峰北側突擊,策應第3連的主攻。第1連(欠第2排)為第1營預備隊。第9連的一個排,第141師偵察連兩個班、第423團偵察排兩個班,進攻德隱洞西北山脊的哥倫比亞營A連的排級支撐點,殲滅守軍後撤回。
志願軍投入此次戰鬥的火炮有122毫米榴彈炮4個連15門、76.2毫米野炮3個連8門、75毫米野炮3門、75毫米山炮10門、T-34坦克3輛,122毫米自走炮4台。
在此次老禿山戰鬥的同時,友鄰志願軍第23軍第67師出動一個連,對鄰接的石峴洞北山發動拔點進攻(即豬排山)。
1953年3月23日20時,志願軍發起四分鐘炮火急襲後,展開衝擊。擔任開闢通路的第3連11班,連續爆破了美軍前沿的六道鐵絲網,準備爆破第七道時,第3排突擊隊沖了上來。第3連第11班副班長騰明國帶領爆破組其他四人(李高彪,丁兆貴,吳二華和張福祥)撲向鐵絲網搭起了人橋讓衝擊分隊踩着他們的身體通過了第七道鐵絲網。第3連連長李志榮腹部負重傷,腸子流出體外,忍住巨痛,把腸子塞進去手捂傷口繼續指揮戰鬥。第3連第10班戰士宋德清用手榴彈炸掉敵暗火力點,最後與敵人同歸於盡。第3連突擊排前仆後繼,用時7分鐘攻佔了16號高地,但傷亡較大,營長郝忠雲指揮第3連剩下的20餘名戰士協同第1連肅清殘敵,又迅速攻佔了15號高地。戰鬥至22時34分,全殲守敵,拿下了「老禿山」全部陣地。志願軍傷亡營參謀長以下353人,第1連連長犧牲。
3月24日2時30分至3月26日,美七師投入了哥倫比亞營殘部、第31團B連、擔任師預備隊的步兵第32團和第21團一部,在坦克48輛、飛機172架次和10多個炮兵群的掩護下,向「老禿山」發動猛烈反撲。三天內美軍飛機投彈700餘枚,炮兵發射炮彈12萬餘發。志願軍集中了軍、師、團三級的重火力,第423團先後投入第2營第4連、第6連和第3營第8連,每個連堅守老禿山一天,打退美軍16次反攻,殲敵1600多人。3月25日12時15分,美第32團第1營長向第31團報告,該營的戰鬥兵員已經只剩下4名軍官和54名士兵,請求撤出戰鬥。
3月26日,美軍向老禿山發射了2萬多發炮彈,飛機投下了800多枚航彈。志願軍撤出了防守老禿山的戰鬥,僅靠炮火準備攔截進攻老禿山的敵軍。美軍計劃使用31團第2營反擊老禿山,但這次沒有沖忙投入戰鬥,而是到類似地形演練山頭進攻戰鬥。
至3月30日上午10時,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馬克斯韋爾·泰勒上將視察步兵第7師司令部。泰勒決定放棄放棄老禿山。
此次老禿山戰鬥,志願軍統計戰果為殲敵1914人,俘敵28名,繳摧毀坦克6輛、60炮一門、火箭筒三具,各種槍170餘只(挺),擊落敵機8架,鞏固了老禿山陣地。志願軍傷亡1042人,其中450人是在堅守老禿山階段擔任前後輸送任務時遭美軍炮火殺傷。
相關的文藝作品
[編輯]- 電影《英雄兒女》,作者為志願軍47軍政治部秘書科科長毛烽。其中電影結尾處「王成排」參加大反擊的戰鬥,戰士小劉為了讓部隊迅速通過障礙,毫不猶豫地趴在鐵絲網上,讓戰友踏着自己的身體通過。這個鏡頭的素材就是取自「老禿山」戰役中副班長騰明國等5人的事跡。影片中王成的形象的塑造也借鑑了衝擊『老禿山』主峰戰鬥中與敵同歸於盡的第3連第10班小戰士宋德清的英勇事跡。
引用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Clark, Mark Wayne. From the Danube to the Yalu. New York, NY: Harper. 1954.
- Edwards, Paul M. The Hill Wars of the Korean Conflict: A Dictionary of Hills, Outposts and Other Sites of Military Action.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 2005. ISBN 9780786420988.
- Hermes, Walter G. Truce Tent and Fighting Front. Washington, DC: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United States Army. 1992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24).
- Mahoney, Kevin. Formidable enemies : the North Korean and Chinese Soldier in the Korean War. Novato, CA: Presidio Press. 2001. ISBN 9780891417385.
- Malkasian, Carter. The Korean War 1950-1953. New York, NY: Osprey Publishing Ltd. 2001. ISBN 1-84176-282-2.
- Tucker, Spencer C.; Kim, Jinwung; Nichols, Michael R.; Pierpaoli, Paul G. Jr.; Zehr, Norman R. Encyclopedia of the Korean War: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Volume II. Santa Barbara, CA: ABC-CLIO. 20002000. ISBN 978157607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