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AN/MPQ-64 哨兵雷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N/MPQ-64 哨兵雷達
哨兵雷達
研發國家美國
波段X波段
探測距離AN/MPQ-64: 40公里
AN/MPQ-64F1/A3: 120公里
探測高度轉動時: 3公里
單向時: 12公里
方位角360°
俯仰角–10° to +55°

AN/MPQ-64 Sentinel是一種X 波段無源電子掃描陣列脈衝多普勒3D雷達系統,用於導彈接近預警和短程防空(SHORAD)戰區防空武器系統。該系統目前由雷神公司研製生產。

哨兵雷達研發始於 1995 年,是AN/TPQ-36 A 的改進型,在挪威NASAMS防空系統中承擔目標搜索與目標跟蹤作用,它還被部署在美國陸軍前線區域防空部隊中。其天線和主機部份安裝在一個拖曳平台上,可以遠離設備的其餘部分,以增強其生存能力。

主要特徵[編輯]

天線採用被動電子掃描陣列技術,可形成銳利的三維筆形波束,並覆蓋較大的監控和跟蹤範圍。它使用高掃描速率(30 RPM)的旋轉平台來提供 360 度覆蓋。此外該雷達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電子對抗(ECM)和反輻射導彈(ARM)的能力。 [1]

該系統自動獲取、跟蹤、分類、識別和報告高空和低空目標,包括巡航導彈無人機以及旋翼和固定翼飛機。還可以通過敵我識別(IFF)幫助識別友軍飛機。

其系統供電則是由部署在悍馬車上的車載發電機提供,該電機可供應 10 千瓦 400 赫茲 115/200 伏直流電。它還具有自主操作能力,並通過寬帶光纖鏈路與火力指揮中心通信。另外它還能通過 SINCGARS 無線電網絡分發數據。

AN/MPQ-64A1改進型「哨兵」[編輯]

根據 A1 改進型哨兵現代化計劃,現有的哨兵部隊將配備基於COTS的現代數字電子設備,用於信號和數據處理,從而確保其具有更高的性能,並允許修改它的軟件,以快速更新為具野戰防空能力系統。

接收器/激發器的波形升級以及用功率放大器模塊取代發射器,使 「哨兵」 能夠生成、接收和過濾低強度目標分類波形。可變的旋轉率增加了在目標上的時間和天線的位置,從而改進了對較小巡航導彈目標的分類和跟蹤。更新後的軟件支持對超視距目標和電子對抗措施進行分類。 [2]

升級後,該系統的探測性能大幅的增加,特別是對亞音速巡航導彈、低速的無人航空載具無人機以及旋轉翼固定翼飛機的探測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強。

AN/MPQ-64F1[編輯]

針對NASAMS 2 防空系統的改進型哨兵系統的更新版本。

AN/MPQ-64M2[編輯]

荷蘭的聯合地面防空司令部使用。

AN/MPQ-64A3 增強型「哨兵」[編輯]

美國陸軍於2011年下令實施A3增強型哨兵改進計劃。 [3]

升級內容包括 TPX-57 Mode 5型敵我識別升級套件,其中包括一個新的以太網路由器、增強型雷達控制終端(eRCT)、信號數據處理盒(SDP)和多個電路擴展插口組件。這將把現有的 A1 改進型哨兵設備更新為 A3 增強型哨兵配置,提高可靠性並修復已發現的硬件問題,[2] [4] 使其與 F1 改進型哨兵的能力相匹配。[3]

新增的 eRCT 支持遠程操作,包括支持反炮兵能力及所需的戰術數據記錄儀。還提供了一種新的操作模式—多模式哨兵,可以探測火箭彈火炮迫擊炮 (RAM) 火力,迅速提供敵方火力來源點的信息以及彈着點的估計值。

AN/MPQ-64A3

AN/MPQ-64A3 安裝在一輛 2.5 噸重的拖車上,配有獨立的車載發電機,由一輛裝甲中型戰術車輛系列(FMTV) 卡車牽引。 [4]

美國陸軍計劃在 2016-2022 財年進行更多的升級更新。通用平台升級將旋轉天線的原動機改裝為陸軍通用平台,使傳感器能夠接收來自一體化防空與導彈防禦作戰指揮系統(IBCS)網絡的指令。

製造商[編輯]

由雷神導彈與防禦公司生產。在被雷神公司收購之前,休斯飛機公司加利福尼亞州富勒頓的工廠研製了 AN/MPQ-64 哨兵雷達,並在密西西比州森林城的工廠生產。

命名方式[編輯]

根據聯合電子類型命名系統 (JETDS) ,AN/MPQ-64 的命名法為

  • 「AN/」 表示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
  • 「M」 代表「移動」,
  • 「P」表示雷達。
  • 「Q」代表特殊用途(多用途)雷達,在本例中為 3D 雷達。
  • 「64」是MPQ雷達系列的第64個型號。

查看其它[編輯]

參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