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MediaWiki討論:Tog-fancysig/zh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編輯請求[編輯]

請求已處理

撤銷Special:diff/44306370,按Wikipedia:簽名#長度規定,雖然格子可以打255個字,但這是技術問題,不應與指引不同,另外把相關指引的連結直接指到長度這個段落。--A2093064#Talk 2017年7月5日 (三) 14:47 (UTC)[回覆]

可是mw:Help:Signatures說的都是255字符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7年7月10日 (一) 09:45 (UTC)[回覆]
我知道,但那是技術限制,本地指引規定255位元組,要改就先去改指引。--A2093064#Talk 2017年7月10日 (一) 10:48 (UTC)[回覆]
@shizhao Bluedeck 2017年7月29日 (六) 10:50 (UTC)[回覆]

「參數設置>用戶資料」處HTML標籤順序不一[編輯]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在「簽名」節,「如果不選中此項,則以上內容會被視作暱稱,簽名時將自動添加用戶頁及留言連結」一行,是<small>包裹着<li>,而下一行「如果選中此項,則不會自動生成連結,簽名時會將以上代碼作為簽名直接加入頁面」,卻是反過來的,導致偽元素::marker顯示大小不一。希望可以改正一下。

Ps:建議使用Timeless皮膚或者直接看源碼,因為Vector皮膚那裏的字體大小是一樣的,會導致直觀上看不出來。

--安憶Talk 2020年11月15日 (日) 04:02 (UTC)[回覆]
 已修復--Xiplus#Talk 2020年11月15日 (日) 05:45 (UTC)[回覆]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編輯請求 2022-01-20[編輯]

請求已處理

  1. 將「維基代碼」替換為「wikitext」;理由:Translatewiki.net上游已統一譯名;
  2. 與上游同步譯文,將「不自動生成連結」替換為「不自動生成至您用戶頁的連結」(我有可能記錯,煩請管理員再看一下);
  3. 第一行最後的句號是多餘的,原文沒有,應刪去。

zh-hant和zh-hk請一併修改,尤其不要忘記修改zh-hk,其中user譯成用戶而不是使用者。--Tranve () 2022年1月20日 (四) 02:35 (UTC)[回覆]

完成2和3,未見Translate wiki統一的內容影響本站的充分理由。後兩項為合理的修改。--Tiger留言2022年1月23日 (日) 21:57 (UTC)[回覆]
@Tigerzeng:抱歉這麼晚回復。關於第一點我的理由是,wikitext作為一個術語,理應有統一的翻譯以防誤解,twn統一譯名的初衷就是為此。--Tranve () 2022年3月24日 (四) 13:53 (UTC)[回覆]
@Tranve當一項修改的理由是外部社群的討論結果,而修改本身並不顯然是必要的時(本站長期使用「維基代碼」而未見有人提出「可能造成誤解」),我認為在本站修改界面是缺乏基礎的。--Tiger留言2022年3月24日 (四) 13:58 (UTC)[回覆]
@Tigerzeng:首先,為了避免貿然修改引發爭議,當時的討論是在本站進行的,因此不能算做純粹的「外部社群的討論結果」。再者,從討論中「曾使用的翻譯」可以看出,實際上wikitext一詞曾有多個使用量相當的中文翻譯,從translatewiki的角度講,不利於翻譯的維護(作為TWN的貢獻者我深有體會 :) ),顯然有討論的必要。--Tranve () 2022年3月26日 (六) 09:18 (UTC)[回覆]
一開始就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存檔/2022年1月#關於各變體中wikitext的翻譯作為編輯請求理據就好了嘛。--Tiger留言2022年3月26日 (六) 13:4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