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吳大猷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物理學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物理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物理學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傳記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這個條目屬於傳記專題的一部分,用於整理和撰寫維基百科中的人物條目。歡迎任何感興趣的參與者加入這個專題參與討論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台灣專題 (獲評初級低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台灣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台灣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低重要度
基礎條目 條目「吳大猷」已被列為人物主題的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關於人物評價[編輯]

關國煊:《「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博士的一生》。載《傳記文學》77:1?把吳大猷稱為「中國物理學之父」,也太不符合事實了吧?下面是搜集的網絡上的發言,略做修改:

「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什麼叫「中國物理學之父」?說「中國近代物理學之父」,胡剛復都只能算半個。如果是「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之父」,那麼也是吳有訓嚴濟慈兩個人分。至於吳大猷,和吳有訓、嚴濟慈等等比起來都是小字輩,更不用說和胡剛復、丁西林葉企孫饒毓泰等等物理學的前輩比,「中國現代物理學之父」哪裏輪得到他?如果說吳大猷對中華民國台灣的物理學貢獻大,說「台灣物理學之父」,好像戴運軌才被稱為「台灣物理學之父」,戴運軌對台灣的物理學的發展貢獻最大。

如果把胡剛復叫「中國現代物理學之父」,那麼早期也有諸多貢獻的其他人忽略了。所以稱胡剛復為「中國現代物理學之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但還是多少有點勉強。當然,中國現代物理學主要是從南京高師胡剛復這一脈發展起來的,後來的葉企孫、趙忠堯、吳有訓等等到清華大學,張紹忠、朱福炘、何增祿等等到浙江大學。院系調整後清華大學物理系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物理系,浙江大學物理系組建了新的復旦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時物理學方面的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吳有訓等等也是胡剛復的學生,這幾位也曾是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學術領導人。再加上南京大學(原南高、東大、中央大學)物理系,枝繁葉茂,可以說是中國物理學的主幹。民國大陸時期中國發表在頂尖學術刊物如自然、科學上的論文,一半多是這些人的研究成果。

儘管吳大猷是成就不小的物理學家,但評價不應當言過其實。相信他自己都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評價太離譜。如果尊敬他,就給他適當的評價。-真埔亮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4:1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吳大猷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10日 (四) 14:2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吳大猷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械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械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5日 (五) 16:14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