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景仰園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香港專題 (獲評未評級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香港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香港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死亡專題 (獲評未知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死亡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死亡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未知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尚未接受評級。

User:Tksteven解釋刪除景仰園下葬者名單原因[編輯]

有關內容已經獲報章報導,絕非未作實的下葬者名單,為何Tksteven可以強行刪去。 如果沒有合理解釋,此等行為會被視為破壞,我會考慮向管理員提議對User:Tksteven進行封禁--219.77.133.171 (留言) 2010年9月2日 (四) 23:24 (UTC)[回覆]

按照浩園的條目編輯慣例,未安葬安息者,即使擬安葬於浩園或景仰園,亦應待下葬才加入列表,既是尊重安息者,亦是便於根據安葬時序作為列表排序,我已根據浩園安息者列表把擬安葬景仰園者編在條目內,暫時把有關內容隱藏,待安葬後方宜顯示。另外我非強行刪去,內容只是隱藏,而非破壞,你提供的內容及連結仍然在條目內。--德廣 >.< 維基態度 (留言) 2010年9月3日 (五) 07:43 (UTC)[回覆]

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義士的定義[編輯]

留意到有IP用戶屢次把「安息者」改為「義士」,查《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義士」一詞有以下意思:

  1. 守義不苟或品行超凡的人。左傳˙桓公二年:「武王克商,遷九鼎於雒邑,義士猶或非之。」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倏降忽叛,變詐多端,百姓為之離心,義士為之切齒。」
  2. 出財布施,慷慨樂助的人。宋太宗時為避御名,改稱為「信士」。通俗編˙釋道引金石文字記:「漢曹全碑陰,義士某千,義士某五百。義士,蓋但出財之人,今人出財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義字皆改為信。」

雖然「義士」一詞的相似詞是解作「重義輕生而願殺身成仁的人」的「烈士」,但上述字義,均與捨身成義,犧牲寶貴性命的人無關,如反共義士的稱號是形容生者,而非逝者。「烈士」在香港不常用,中國大陸及台灣則用作為國殉職者,故以「安息者」較有共識。--史提芬.德廣 >.< 維基態度留言2013年1月24日 (四) 16:40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