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Southeast0010/1897貝寧遠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97年貝寧遠征
瓜分非洲的一部分
日期1897年2月9日-18日
地點
結果 大英帝國獲勝
參戰方

英國 大英帝國

貝寧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英國 Harry Rawson
James Phillips 
Ovonramwen
Asoro N' lyokuo
兵力
1,200 未知

1897 年的貝寧遠征是哈里·羅森爵士領導1,200 名英國士兵進行的一次懲罰性遠征,作為對代理總領事詹姆斯·菲利普斯領導前次遠征遭襲的回應。 [1]羅森的軍隊佔領、洗劫了貝寧城,終結了貝寧帝國的統治,帝國最終併入了尼日利亞殖民地[1]

背景[編輯]

Ovonramwen,貝寧奧巴

19 世紀末,貝寧帝國在歐洲列強瓜分非洲期間保持了獨立,統治者貝寧奧巴實行壟斷貿易,對皇家尼日爾公司的經營造成了影響。有影響力的投資者覬覦貝寧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如棕櫚油、橡膠和象牙。1862 年,英國領事理查德·伯頓訪問貝寧後,將貝寧描述為「散發着死亡氣息的無端野蠻之地」。這一說法在英國廣為流傳,也增加了將這片地區納入大英帝國統治的壓力。 [2]

儘管壓力重重,貝寧帝國依然保持獨立。在伯頓訪問貝寧之後,英國一直不曾派出其他訪問代表,直至 1892 年英國石油河保護區(也即後來的尼日爾海岸保護區)副領事亨利·加威訪問貝寧城,希望開放貿易,並最終吞併貝寧帝國,將其轉變為英國的保護國。 [3] 亨利·加威與貝寧奧巴和酋長們簽署了一項條約,為英國在貝寧施加更大的影響力提供了法律依據。雖然條約本身包含一些暗示奧巴尋求英國保護的條款,但奧巴和加威都未證實這一點。加威的說法是,奧巴對簽署條約十分猶豫。 [4]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英國在貝寧的外交政策主要出於人道主義考慮, [5] 然而英國官員之間的信件往來表明,經濟動機仍然佔據了主導地位。 [6] 條約本身並沒有明確提及伯頓寫道的所謂「血腥習俗」,而是含糊提到了確保「文明的普遍進步」的條款。 [6]

雖然條約允許英國商人在貝寧帝國進行自由貿易,但奧巴堅持要求徵收關稅[7] 石油河保護區當局的總領事竇納樂少校(後來成為爵士)認為該條約合法且具有約束力,據此認定奧巴徵收關稅的要求違反協議,屬於敵對行為。 [8]

1894 年,皇家海軍和尼日爾海岸保護區聯合部隊攻佔了酋長 Nana Olomu (貝寧河地區的主要貿易商)的貿易城鎮 Ebrohimi 後,貝寧帝國向南部國界增兵。再加上英國殖民地部拒絕批准軍隊入侵貝寧城,保護區計劃於 1895 年初進行的遠征沒能成行。即便如此,保護區還是曾於 1895 年 9 月至 1896 年中期三度嘗試執行 1892 年簽訂的加威條約:首先是貝寧地區副領事 P. Copland-Crawford 少校領軍出征;其次是副領事助理 Ralph Frederick Locke;第三次是駐薩佩萊的尼日爾海岸保護部隊分遣隊指揮官亞瑟·馬林上尉。

1896 年 3 月,在中介操縱價格、並拒絕支付所需的貢品之後,貝寧奧巴下令停止向其供應油棕產品。貿易禁運使得貝寧河地區的貿易陷入停頓,因此本地英國商人呼籲保護國總領事「打開」貝寧領土,並流放奧巴,因為奧巴阻礙了貿易活動。1896 年 10 月,代理總領事詹姆斯·羅伯特·菲利普斯訪問了貝寧河地區,會見了代理人和商人。他們勸說菲利普斯,「如果貝寧領土開放,貝寧河就會有光明的未來」。[來源請求]

「貝寧大屠殺」(1897 年 1 月)[編輯]

Boisragon 和 Locke,在襲擊中倖存下來的兩名英國人

1896 年 11 月,非洲海岸一處貿易站的副領事菲利普斯,就奧巴與英國簽訂但未遵守的貿易協定作出了決定。他正式向身在倫敦的上級提出請求,希望能允許他訪問貝寧城,並稱此次出訪的費用將通過象牙交易來彌補。 1896 年 12 月下旬,菲利普斯在並未等待答覆或批准的情況下,開始了軍事遠征。隊伍中還有兩名尼日爾海岸保護部隊軍官、一名醫務人員、兩名貿易代理人,以及250 名運送物資、食物和帳篷的非洲搬運工。他們隨身攜帶左輪手槍,但將武器留在背包中,因為他們帶着和平的目的。 [9] [10]

菲利普斯曾向奧巴發信,稱他目前的任務是討論貿易與和平,並要求進入貝寧領土。菲利普斯到達之前,還曾派使者送出許多貿易禮物。在此期間,奧巴正在慶祝伊古埃節英語Igue festival,因此回覆說此時不願與英國人會面。

1897 年 1 月 4 日,菲利普斯一行人在前往貝寧城的途中遭到伏擊。英國軍官和非洲搬運工都遭到屠殺,只有兩名英國人設法逃脫。一周之內,大屠殺的消息傳到了倫敦。這一事件導致了隨後的懲罰遠征。 [9] [10]

菲利普斯此次遠征期間遭遇的伏擊事件被稱為「貝寧大屠殺」[11]。倖存下來的兩名英國人分別是尼日爾海岸保護國警察局長艾倫·麥克斯韋·博伊斯拉貢上尉,以及瓦里地區專員拉爾夫·洛克。 [9]

懲罰性遠征(1897 年 2 月)[編輯]

奧巴大院內部照片,已在遠征期間遭到燒毀。前景是青銅牌匾,背景是三名英軍士兵

1897 年 1 月 12 日,皇家海軍部隊在好望角和非洲西海岸駐地的指揮官海軍少將哈里·羅森英語Harry Rawson[12]海軍部任命,率領一支部隊入侵貝寧帝國、俘虜貝寧奧巴並摧毀貝寧城。這次行動被命名為貝寧懲罰性遠征。 

1897 年 2 月 9 日,入侵行動開始。英國入侵部隊由大約 1,200 名皇家海軍陸戰隊士兵、水手和尼日爾海岸保護部隊組成,分為 Sapoba 、Gwato 和 Main 三個縱隊。戰艦艦隊(包括 HMS Philomel 和 Phoebe)和炮艇從東西兩面接近貝寧城。 [13]經過十天的戰鬥,Sapoba 和 Main 縱隊抵達貝寧城。 Gwato 縱隊(由加威帶領)採取與上次菲利普斯遠征相同的路線,來到大屠殺現場,尋找遇難者的無頭屍體。 [14]

Elspeth Huxley於 1954 年在貝寧進行研究後寫道: [15]

「……聽聽當事人講述 1897 年貝寧大屠殺及後續的故事。這個故事仍然會讓我們感到驚奇與恐懼,同時也提醒我們,英國人進軍非洲的動機並非為了剝削當地人、美化自己。例如,以下段落摘自參加遠征的外科醫生日記。『當我們接近貝寧城時,我們經過了幾個活人祭品,活着的女奴被塞住嘴,背對着地面,腹部被十字切開,完好的腸子吊在體外。這些可憐的女人就這樣被扔在太陽下死去。男奴雙手綁在背後,雙腳綁在一起,也被塞住了嘴,四處躺着。當我們接近貝寧城時,小路和灌木叢中四處都是活祭的人——即使國王的大院裏也是一副糟糕的惡臭景象。到處都是屍體和殘缺不全的屍塊——上帝啊!願我再也不會見到這樣的景象!……』」[16]

參加討伐遠征的士兵赫伯特·沃克認為,他所看到的人祭是貝寧城的居民在試圖保護自己、安撫眾神的行為。 [17]歷史學家丹·希克斯認為,懲罰遠征隊在推進到貝寧城期間的行為充滿殺戮,聲稱它涉及:

「從空中屠殺城鎮和村莊,進而屠殺整個貝寧帝國的婦女和兒童,用火炮箭、火和地雷燒毀土地。戰爭罪行中最主要的還是對平民的殺戮巨大規模的轟炸。」[13]

2 月 18 日,有着防禦城牆英語Walls of Benin的貝寧城還是被遠征隊佔領。城中燃起大火,但也有人稱此為意外。

據記錄,八名懲罰遠征隊員在貝寧遠征行動中陣亡貝寧人民的軍事和平民傷亡人數沒有統計,但被認為非常高。 [13]

貝寧遠征被認為是一次紀律嚴明、協調一致的計劃:

「二十九天內,貝寧河岸 3000 至 4500 米之間三處,共有 1200 人登陸、組織、裝備、運輸。五天後,貝寧城被攻佔,十二天後,部隊重新登船,船隻集結,準備好繼續服役。」 [18]

後果[編輯]

洗劫皇宮的遠征隊成員與掠奪的戰利品

歷史學家帕迪·多徹蒂最近發現的文件顯示,喬治·安內斯利領事和手下士兵對婦女兒童犯下了暴行,包括強姦一名當地婦女埃康。時任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勳爵也了解這些暴行,卻沒有對安內斯利採取任何行動,只是讓其「悄悄退休」。 [19]

在佔領貝寧城後,許多高級酋長的房屋、聖地、儀式建築和宮殿被洗劫一空,許多建築物被燒毀,包括 2 月 21 日星期日燒毀的貝寧皇宮。遠征隊成員發現了之前的人祭痕跡, [20]路透社與《倫敦新聞畫報》記者報道,城中「散發着人血的味道」。 [21]

在廢棄的宮殿內,英國人發現了一處可怕的地方。奧巴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恐慌,害怕遭到報復性襲擊,為了避免全面的災難,開始了大量的人祭。奧巴進行活祭的屍體被埋在坑裏,許多人被釘成十字形、掛在樹上。 [9] [10]

奧巴最終被英國總領事拉爾夫·摩爾俘虜。他被廢黜,並流放到卡拉巴爾。一名英國居民部長受命接管此地,六名酋長在貝寧城的市場上被處絞刑[13]

遠征隊帶走了城內的大部分掠奪而來的戰利品,約有 2,500 件宗教文物、貝寧視覺歷史文物、助記符和藝術品被送往英國。其中有一千多件金屬牌匾和雕塑,統稱為貝寧青銅器。海軍部沒收並拍賣了戰利品,以支付遠征的費用。 [22]

大約 40% 的藝術品由大英博物館收藏,其他文物則作為戰利品贈送給軍隊的個別成員。還有一部分早在 1897 年 5 月就被海軍部拍賣以支付遠征費用(史蒂文斯拍賣室,倫敦國王街 38 號,1897 年 5 月 25 日;隨後在 1898 年至 1900 年間,比斯特的民族志經銷商威廉·唐寧·韋伯斯特也進行了幾次拍賣)。拍賣中出售的貝寧青銅器大部分由博物館收購,主要是德國的博物館。貝寧藝術品傳播到各地的博物館中,漸漸促使歐洲對西非藝術的價值進行長期而緩慢的重新評估。許多歐洲藝術家吸收融入了貝寧風格,早期歐洲現代主義的發展受到了強烈的影響。 [23]

返還被盜文物的運動[編輯]

2017 年,在劍橋大學學生的抗議下,1897 年貝寧遠征隊所掠奪的公雞雕像 okukor英語Okukor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的大廳中移走。 [24]耶穌學院學生會通過了一項動議,宣佈應當歸還雕塑。劍橋大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耶穌學院承認學生在提出貝寧青銅器的正確位置這一重要但複雜的問題方面做出的貢獻,作為回應,學院已將 okukor 從大廳中移除」,劍橋願意「討論並確定 okukor 最合適的未來處理方式,包括將其歸還。「 [25] 2021 年 10 月 27 日,尼日利亞國家博物館和紀念碑委員會在耶穌學院舉辦、直播的貝寧青銅器歸還儀式上收回了 okukor[26] [27]

阿伯丁大學於 2021 年 3 月成為第一個同意將貝寧青銅器從博物館全部歸還的機構,並於同年 10 月 28 日將繪有奧巴頭像的青銅雕塑交還給尼日利亞國家博物館和紀念碑委員會。這件雕塑於 1957 年被阿伯丁大學在一次拍賣中購得,並在最近的藏品審查中確定為貝寧青銅器。 [28]

文化表現[編輯]

  • 與這些事件有關的戲劇包括 奧拉·羅提米 所著的 Ovonramwen N' Ogbaisi (1971)、 Ahmed Yerima 所著的《奧巴 Ovonramwen 的審判》(1997);
  • 視覺藝術家的回應包括托尼·菲利普斯的系列版畫《貝寧青銅器的歷史》(1984); [29] 克里·詹姆斯·馬歇爾的視覺小說《節奏大師》; [30] 以及佩朱·萊伊沃拉的巡迴展覽和主編書籍,《Benin1897.com:藝術與歸還問題》。 [31]
  • 涵蓋遠征事件各個方面的電影包括由埃迪·烏格伯瑪主演的《面具》 (1979);由蘭斯洛特·奧杜瓦·伊瑪蘇恩執導的《入侵 1897》 (2014)。

參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註釋
  1. ^ 1.0 1.1 Obinyan, T. U. The Annexation of Benin.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Sage .). September 1988, 19 (1): 29–40. JSTOR 2784423. S2CID 142726955. doi:10.1177/002193478801900103. 
  2. ^ Igbafe 1970,第385頁.
  3. ^ Igbafe 1970,第385-400頁.
  4. ^ Igbafe 1970.
  5. ^ E.G. Hernon, A. Britain's Forgotten Wars, p.409 (2002)
  6. ^ 6.0 6.1 Igbafe 1970,第387頁.
  7. ^ Igbafe 1970,第390頁.
  8. ^ Igbafe 1970,第391頁.
  9. ^ 9.0 9.1 9.2 9.3 ETNOGRAFÍA. The Tribal Eye. Kingdom of Bronze. Cap. 4/7., [2022-03-17] (英語)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1」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0. ^ 10.0 10.1 10.2 Kingdom of Bronze. David Attenborough. BBC Documentary Series.
  11. ^ Boisragon 1897.
  12. ^ William Loney RN. [23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May 2011). 
  13. ^ 13.0 13.1 13.2 13.3 Dan, Hicks. The Brutish Museums. Pluto Press. 2020-11-05: 111, 115–6, 123, 132. ISBN 978-1-78680-683-3. doi:10.2307/j.ctv18msmcr.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0」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14. ^ SCENE OF THE MASSACRES IN BENIN - The Western Mail. Abel Nadin. 1897-03-17 [2021-02-27]. 
  15. ^ "Four Guineas" Elspeth Huxley, 1954
  16. ^ "Great Benin: Its Customs, Art and Horrors" by H. Ling Roth. The surgeon was Roth's brother.
  17. ^ Otzen, Otzen. The man who returned his grandfather's looted art. BBC News. 26 February 2015 [20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February 2015). 
  18. ^  本條目包含來自公有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編). Ben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39. 1911. 
  19. ^ Alberge, Dalya. Revealed: How Lord Salisbury hid rape by his British consul in Benin. The Guardian. 21 November 2021 [21 November 2021]. 
  20. ^ Graham 1965.
  21. ^ Hernon, A. Britain's Forgotten Wars, p.421 (2002) ISBN 0-7509-3162-0
  22. ^ Home, Robert (1982). City of Blood Revisited: A New Look at the Benin Expedition of 1897. London: Lex Collins, 1982. ISBN 0-8476-4824-9.
  23. ^ Ben-Amos, Paula Girshick (1999). Art, Innovation,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Ben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253-33503-5.
  24. ^ Welcome To News Every Hour: See the Cockerel that is causing serious debate between England and Nigeria (Photo). Newseveryhour.com. 2016-03-03 [2016-11-17]. 
  25. ^ Weale, Sally. Benin bronze row: Cambridge college removes cockerel. The Guardian. 2016-03-08 [2017-10-14]. ISSN 0261-3077 (英國英語). 
  26. ^ College, Jesus. Livestream of Benin Bronze Restitution Ceremony. Jesus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21-10-28] (英語). 
  27. ^ Cambridge University college hands back looted cockerel to Nigeria. BBC News. 2021-10-27 [2021-10-28] (英國英語). 
  28. ^ Ceremony to complete the return of Benin Bronze | News | The University of Aberdeen. www.abdn.ac.uk. [2021-10-28]. 
  29. ^ Tony Phillips on the History of the Benin Bronzes I-XII.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20 February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November 2020). 
  30. ^ "Rythm Mastr". Art21. [2021-09-10] (英語). 
  31. ^ Layiwola, Peju. Making meaning from a fragmented past: 1897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Open Arts Journal. 2014, (3). ISSN 2050-3679. doi:10.5456/issn.2050-3679/2014s15pl可免費查閱. 
來源
  • Igbafe, Philip A. The fall of Benin: A Reassessment.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 1970, XI (3): 385–400. JSTOR 180345. S2CID 154621156. doi:10.1017/S0021853700010215. 
  • European traders in Benin to Major Copland Crawford. Reporting the stoppage of trade by the Benin King 1896 Apr 13, Catalogue of the Correspondence and Papers of the Niger Coast Protectorate, 268 3/3/3, p. 240. National Archives of Nigeria Enugu.
  • Sir Ralph Moore to Foreign Office. Reporting on the abortive Expedition into Benin. 1895 Sept.12 Catalogue of the Correspondence and Papers of the Niger Coast Protectorate, 268 3/3/3, p. 240. National Archives of Nigeria Enugu
  • J. R. Phillips to Foreign Office. Advis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Benin King. 17 Nov 1896. Despatches to Foreign Office from Consul-General, Catalogue of the Correspondence and Papers of the Niger Coast Protectorate, 268 3/3/3, p. 240. National Archives of Nigeria Enugu.
  • Akenzua, Edun (2000). "The Case of Benin". Appendices to the Minutes of Evidence, Appendix 21, House of Commons, The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 March 2000.
  • Ben-Amos, Paula Girshick (1999). Art, Innovation,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Ben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0-253-33503-5.
  • Boisragon, Alan. The Benin Massacre. London: Methuen. 1897. 
  • Graham, James D. The Slave Trade, Depopulation and Human Sacrifice in Benin History: The General Approach. Cahiers d'Études africaines. 1965, V (18): 317–334. JSTOR 4390897. doi:10.3406/cea.1965.3035. 

更多資料[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