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伟勋
傅伟勋 | |
---|---|
出生 | 日治台湾新竹州新竹市 | 1933年10月7日
逝世 | 1996年10月15日 美国圣地亚哥郡圣地亚哥 | (63岁)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33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96年) |
学术背景 | |
受影响自 | 西田几多郎、牟宗三、方东美、王叔岷 |
学术工作 | |
主要领域 | 西洋哲学史、中国哲学、佛学、马列主义、诠释学、生死学 |
著名作品 | 《西洋哲学史》、《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 |
傅伟勋(英语:Charles Wei-Hsun Fu,1933年10月7日—1996年10月15日),台湾哲学家,出生于新竹市。一生学贯中西,兼通中、英、日、德四种语言,曾构思“文化中国”、“创造的诠释学”等概念,并致力于推动生死学教育,对学界影响甚钜,被誉为“台湾生死学之父”。逝后,其夫人华珊嘉(英语:Sandra A. Wawrytko)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设立“傅伟勋基金会”纪念其贡献。[1]
生平
[编辑]傅伟勋的父亲日治时期取得司法代书执照,开设代书事务所。母亲陈查某,为竹堑名士陈朝龙(1859-1903)之幼女,曾开设“顺生堂”药房。傅伟勋为家中幼子,有四兄二姊:大哥傅伟东、二哥傅伟(炜)亮、三哥傅伟奇、四哥傅伟村、大姐傅琼珠及二姐傅淑华。
傅伟勋就读新竹师范附小,1946年春考上新竹中学初中部。竹中期间,傅伟勋堪称文武双全,为网球校队选手,高三时参加全台湾中学比赛,获得亚军。他对数学亦有天分,同时爱好古典音乐及中、日文学,除了阅读《封神榜》、《三国演义》、《火烧红莲寺》、《罗通扫北》等中国章回小说,以及茅盾、郁达夫、沈从文、巴金等现代作家作品,亦阅读改造社的“现代日本文学全集”。又因偶然阅读了日本哲人西田几多郎的著作及牟宗三发表于《新生报》的文章〈哲学智慧的开发〉,引发他日后主修哲学的动机。1951年因“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案”(参考条目:傅炜亮、黎子松、傅如芝),傅伟勋的二哥伟亮被判处死刑,三哥伟奇被判五年徒刑,让傅伟勋的心灵受到很大的冲击[注 1],当时竹中校长辛志平特别安慰他要安心照样好好念书。1952年夏傅伟勋于竹中毕业,之后考入台湾大学哲学系,受同学刘述先的影响,逐渐关注中国哲学。期间他自修德文,并受其师方东美的哲学及王叔岷的考据学训练,学士论文为《哲学的世界定位──雅斯帕尔斯‘哲学’第一卷》。[2]大学毕业后,因考取研究所可以缓训,于是留在台大继续攻读硕士,硕士论文为《雅士培哲学的研究》,并因刘述先的推荐,其硕论又发表于劳思光在香港主编的季刊《自由学人》。
1960年傅伟勋于军中退伍后,台大哲学系系主任洪耀勋让他回台大担任助教,同年檀香山新设“东西文化技术中心”,洪耀勋命其报考,顺利考取。之后傅伟勋于夏威夷大学修习比较哲学、中观学与禅宗,于加州柏克莱大学修习康德知识论及逻辑经验论,硕士论文为《休姆因果论基本概念解析》[注 2]。1963年学成归国,于台大担任讲师,教授西洋哲学史、印度哲学史、“英国经验论”、“哲学问题讨论”、“实存主义”与“现代欧洲文学”、“现象学的存在论”等课。后将授课讲义整理为《西洋哲学史》,交由三民书局出版。其学生石元康、蔡美丽、杨惠南、古正美、郭文夫、郭美渝、蔡信安、杨树同、陈文秀、杨炳河、郭博文、王晓波、林镇国、张瑞良等人,已是活跃学术圈的教授学者。1964年9月傅伟勋与哲学出身的前妻锺淑儿结缡,婚宴中促成徐复观与殷海光和好。
1966年傅伟勋因方东美等教授推荐,取得伊利诺伊大学奖学金,进入博士班研究所,专攻日常语言分析理论、规范伦理学。博士论文为《现代伦理自律论──赫尔与沙特的研究与批评》,发表后受到美国哲学界的重视。1969年他受聘至俄亥俄大学教授远东思想与佛教哲学,期间攻读宋明理学与大乘佛学,并分析当代儒家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的论著。1971年陈荣捷推荐傅伟勋至天普大学宗教研究所任教,在大学部开设“生死学”,博士班开设“道家、禅学与海德格”,之后的22年皆在天普大学授课。
1991年傅伟勋发现罹患淋巴腺癌,住院开刀后一度康复,但因肿瘤手术引发霉菌感染,昏迷近月,1996年逝世于美国圣地亚哥,享年63岁。[3]
理论与主张
[编辑]生死哲学
[编辑]傅伟勋对于现代生死学建构的观点和看法,开启台湾生死学研究的风气。在《死亡尊严与生命尊严》中,他尝试以科际整合的方式,从临终精神医学、医学、文学、佛学以及儒学的进路发展现代生死学。[4]
现代生死学是傅伟勋后期思想中的重要哲学理论之一,这揭示了实存主体探索和超克死亡问题的宗教性质,肯定了生与死的一体两面性,强调了现代生死学以心性体认为本位的理论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在科际整合的必要性与提升个体实存的生命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5]
现代生死学的提出
[编辑]死亡学(thanatology or studies of death and dying)是二战以后美国新兴的一门学科,其源于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的勃兴。但是在傅伟勋看来,由于生与死是不可分离的一体两面,因此死亡学实际上就是生死学(life-and-death studies)。他认为,人们以往只偏重于对“生”的研究,却忽略了对于“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之“死”的关注,自从死亡学诞生以来,生命过程中的另一极端状况——死,才得以刻意彰显。事实上,人作为海德格所说的“向死而生的存在”,生与死都是每一个体实存自身的分内之事,都是个体实存之一体两面,不能分开。所以,傅伟勋在原有死亡学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理论扩充,提出了现代生死学。[5]
现代生死学的实践意义
[编辑]傅伟勋的现代生死学并非只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是深切地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并具有极强的实践操作性。而现代生死学在具体地落实于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同时也彰显出了其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大体而言,现代生死学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指出科际整合的必要性;提升个体实存的生命品质。[5]
指出科际整合的必要性
[编辑]傅伟勋自1971年转入天普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之后,逐渐认识到:“做为有意建立一家之言的思想家”,“必须朝向辩证开放的科际整合理论”,并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一书中首次提出“科际整合”这理论。他在该书《自序》中写道:“本书的一个特色是在,从科际整合的宏观角度把死亡学联贯到精神医学、精神治疗、哲学、宗教学乃至一般科学(如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以便提示死亡学研究的现代意义。”这虽然是从科际整合的角度来说明“死亡学的现代意义”,但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此科际整合乃是为了现代生死学的建立与发展所做的必要准备。[5]
总之,正如傅伟勋所言:“现代人的死亡问题及其精神超克,必须涉及宗教性或高度精神性的探索课题,也就是说,死亡学与临终精神医学的发展与深化,必须假定他们与哲学、宗教学的科际整合,才有成效。”[5]
提升个体实存的生命品质
[编辑]在傅伟勋看来,只有通过提升现代人的“死亡的品质”,亦即“死亡的尊严”,才能够消除掉其所特有的痛苦。他指出,现代人往往强调“生活的品质”,但是却忽略了“生活的品质”内在地包含着“死亡的品质”或“死亡的尊严”,或者说,“死亡的品质”与“生活的品质”乃是一体之两面,不可分离。因此,现代人在提升自我“生活的品质”的同时,也需要提升“死亡的品质”,而这正是现代生死学的根本任务。从现代生死学的角度来看,狭义的生死学正是“专就单独实存所面临的个别生死问题予以考察探索,提供学理性的导引,帮助每一个体培养比较健全的生死智慧,建立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以便保持生命的尊严,而到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也能自然安然地接受死亡,维持死亡的尊严”。现代人首先要培养多元开放的胸襟,肯认获致死亡尊严的途径不只一条,然后依据自身的性格与特点选取一条适合自己超克死亡的纯一简易的进路,并予以坚持,同时以心性体认为本位,将现代生死学(理论)与生死智慧(实践)贯通起来,落实于自己的生命实践当中。经过此番现代生死学训练与影响,当有助于培养现代人的生死智慧,提升其生命品质。[5]
佛学
[编辑]傅伟勋关注人间佛教的概念发展,尝试使用西方学术思想的概念诠释传统佛学,致力于佛学的现代化。[6]
作品节选
[编辑]- 《西洋哲学史》(台北:三民书局,1965年)
- 《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哲学与宗敎”一集》(台北:东大图书,1986年)
- 《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哲学与宗敎”二集》(台北:东大图书,1986年)
- 《“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哲学与宗教”三集》(台北:东大图书,1988年)
- 《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哲学与宗教”四集》(台北:东大图书,1990年)
-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书局,1993年)
- 《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 《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哲学与宗教”五集》(台北:东大图书,1995年)
- 《道元》(台北:东大图书,1996年)
- 《生命的学问》(台北:生智出版,1998年)
轶事
[编辑]- 傅伟勋曾向蔡仁厚推荐金庸的武侠小说,并表示日后想写一部超越金庸的作品。该年寒假,蔡仁厚购得几部金庸的长篇,全家人不分昼夜地阅读,傅伟勋得知后,逢人必说:“蔡仁厚全家看金庸,是我推荐的!”[7]
- 与佛教学者蓝吉富、梵文学者林光明,三人为结拜兄弟。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脚
- 参照
- ^ 基金會網站. charleswei-hsunfufoundation.org.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0) (中文(台湾)).
- ^ 《哲學的世界定位──雅斯帕爾斯『哲學』第一卷》部份手稿. [2015-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黄祖荫. 儒林巨擘 ─ 傅偉勳. hcccb.gov.tw. 2001-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1).
- ^ 黄俊雄. 傅偉勳生死哲學之研究 (硕士论文). 南华大学. 2004 (中文(台湾)).
- ^ 5.0 5.1 5.2 5.3 5.4 5.5 李聪. 傅偉勛“現代生死學”的意義. 医学与哲学. 2012年.
- ^ 李勇. 傅偉勳與人間佛教思想研究 (PDF). 普门学报. 2005-03, (26)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0).
- ^ 蔡仁厚:〈忆念傅伟勋教授〉,《鹅湖月刊》第258期(1996年12月),页5。
- 网络资料
- 陈凤华整理:〈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案-傅丽燕访问记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竹堑文献杂志》第20期)
- 杨雅慧整理:〈社会主义青年大同盟案-曾美容访问纪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出处同前)
- 蓝博洲:〈小傅〉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好女人》[台北:联合文学,2001年])
- 周贤农:〈青春系狱获焠炼--一个中学生政治受难者的自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0年世界公民人权高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