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诚
毛思诚(1873年—1940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要,蒋中正的早期启蒙老师和机要秘书,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黄埔军校校史研究的第一人,也被称为《蒋介石日记》研究第一人[1]。原名裕称,字彩宇,号勉庐,浙江奉化人。工文能诗擅书法。
生平
[编辑]大清光绪癸酉年(1873年),生于浙江省宁波府奉化县剡源乡岩头村(今属溪口镇)。父亲毛恭玙,母亲孙氏。早年有文名,曾考中晚清秀才,宁波府试时获得宁波府特等第一名。[1]
大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奉化岩头村开设学馆,教书为业。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蒋中正入读,遂成为蒋的训蒙老师。毛教蒋研读中国古籍经典,包括《左传》、《纲鉴》。而蒋在这一时期学业大有长进,毛于是评语蒋:“志清好书,善于仿练”。但蒋依旧顽劣,毛也留下对蒋“动时以讲舍作舞台,以同学为玩物,狂态不可一世”的评语,但又说蒋学习时“专心致志,判若两人”。[1]
蒋从学于毛凡二年。1903年,蒋离开岩头村,转学到奉化县城的凤麓学堂念书。毛在蒋离开村学前,先赴上海经办实业,在上海开设东亚印刷所,办起了报刊杂志,投身了印刷业。
毛在上海经营有年,嗣后回奉化老家,执教奉化县的龙津学堂和镇海县的培玉学堂。后又赴宁波府城,教授于宁波府中学堂。之后,赴浙江西南,教授于衢州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今衢州第一中学)。曾任浙江省第八师范学校舍监和国文教师。
1925年4月,蒋介石已成黄埔军校校长,邀请毛赴广州,遂赴广州出任黄埔军校秘书处秘书,少校军衔,并兼任黄埔军校校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是正式研究黄埔军校校史之第一人。[2]
1926年3月,改任广东省潮阳县县长。但毛不乐作官,8个月后即辞归回老家奉化。1927年后,蒋又力邀毛出山,毛坚辞不下,被蒋的诚意所打动,仍回到蒋的身边。之后,伴随蒋参加讨伐陈炯明叛变的东征和蒋领导的统一中国大陆的北伐。毛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中校军衔),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办公厅文书科科长(上校军衔),第一编遣区办事处总务局文书科长,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副官处文书科科长(上校军衔少将待遇),国民革命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常委,国民政府主席办公室秘书等职务。毛遂成为蒋的文牍机要秘书。蒋对毛亦极为信任,将自己的手卷、日记、毕业文凭、公牍等交他收藏。[2]
1934年7月,被委任为中华民国监察院监察委员。1935年,以自己在中国国民党中威望和与蒋的交情,保释入狱的中共重要活动家王任叔。1937年,七七事变后归里回奉化老家。1940年7月,在奉化因病逝世。
代表著作
[编辑]- 1931年,为蒋介石编成《自反录》
- 《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研究蒋的权威著作。[2]
- 《蒋介石大事年表》
- 《国父教科书》
- 《评注国文》
- 《性灵诗》
- 《毛思诚诗稿》[3]
家人
[编辑]遗迹
[编辑]- 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毛思诚故、旧居
参考链接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奉化档案信息网:蒋介石与毛思诚
- 雪窦文艺:蒋介石日记研究第一人[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