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苏奕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奕彰
英文名Su, Yi-Chang
性别
出生1965年
台湾云林县元长乡
国籍 中华民国
语言国语
教育程度中国医药学院(现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研究所医学博士
职业中医师教授
配偶谢晓宁
儿女1子1女
父母苏树旺(父)
周秋月(母)
经历
    •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系主任
      (2000年-2003年,2009年-2012年)
    • 中国医药大学立夫中医药博物馆馆长
      (2003年-2008年)
    • 中国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研究所所长
      (2008年-2009年)
    • 台湾养生保健学会理事长
      (2010年-2013年)
    • 台湾中医病理学会理事长
      (2010年-2016年)
    • 台湾中医医史文献学会理事长
      (2017年-2020年)
    •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系教授
      (2009年8月-2021年7月)
    • 台湾中医医学教育学会理事长
      (2017年-2022年)
    • 财团法人中华医药促进基金会董事长
      (2018年-现任)
    • 卫生福利部国家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2020年2月-现任)

苏奕彰(1965年),云林县元长乡人,台湾中医师,2000年始任教于中国医药大学担任教授,2020年2月20日出任卫生福利部国家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生平[编辑]

早年经历[编辑]

1965年苏奕彰出生于云林县[1],父苏树旺、母周秋月,奕彰为次子,家族世代务农。幼年曾因感染蜂窝性组织炎的经验与中药结缘,时年经济、医疗资源不足,伤口仅能以乡间草药先行医治。苏奕彰于病症日渐好转后,始萌生“中药是个有趣材料”的想法。高中毕业后考取中医学系双主修西医学。学成后,苏奕彰将中、西医整合投入临床及教学,并将这些治疗经验运用于自己父亲身上。[2]

卫教生涯[编辑]

由于苏父长年罹患严重消化性溃疡,每年皆因大出血的症状而频繁住院,经西药与中医治疗都未能稳定控制病情,直至苏奕彰成为医师后始拟定适合其父的药物治疗方法,才顺利将苏父的消化性溃疡治愈。[2]1993年于台中市成立“全德中医诊所”。为使中、西医融汇贯通,其于1995年开始进行中医教育改革、2004年举办中、西医对话论坛,陆续担任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教授、系主任,至荣任所长。[1]2008年,带领团队开发出全球第一个中医科学量表“BCQ体质量表”。[3]2019年,受邀在德国柏林世界卫生高峰会传统医疗论坛演讲中西医结合癌症治疗。2020年2月,苏奕彰出任国家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职务,未久新冠疫情扩大流行,同年3月17日成立“新冠肺炎攻顶小组”,连结重要医学中心、药厂、串连起产官学界,同时着手“中医药临床药学联盟”成功推动科学中药清冠一号”、“清冠二号”的研发。[2]2022年3月,获总统蔡英文亲颁“中医医疗奉献奖”。[4]2023年12月6日,荣获行政院杰出科技贡献奖[5][6]2024年,持续研发针对治疗失智症等脑部疾病的“清脑一号”和中风复能的“醒脑一号”。[7]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