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行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xíng(古译:Quinsay),又称xíng,字面上的意思是天子xíng銮驻跸的所在”,指名义上并非帝都,但实际上是皇帝皇宫朝廷所在并行使首都职能的地方。因皇权时代以皇帝为中心,被称为行在的地方是彼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例如咸丰北狩热河时的避暑山庄,而陪都行宫则未必。[1]但若陪都成为行在之后,反而经常成为政治中心。

旧时皇帝暂驻的行宫,有时亦称为行在,如圆明园巩华城沙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乾隆众多行宫等,只要是皇帝所在皆称之。

历史上的行在

[编辑]

杭州

[编辑]

靖康之变后,北宋金朝所灭,宋高宗逃往南方建立南宋后,为显示收复故土的决心,在苗刘兵变后,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临安府,称之为行在,直到绍兴八年(1138年)才定都于杭州,又称行都,然而仍将北宋历代先帝陵寝所在的东京汴梁城称为京师[2]。直到1234年金朝亡于宋蒙联军之后,南宋尚有端平入洛之举以期恢复故都。

马可·波罗游记》和同时期的西方著作均将杭州称为行在(Quinsay),可见直到元代早期,行在仍是对杭州最通行的称呼。

北京

[编辑]

明朝燕王朱棣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攻打当时其侄儿建文帝京师金陵应天府,夺得皇位。但朱棣即位后,因应蒙古人的威胁,决意要迁都自己发迹之地燕京北平,于是在永乐元年就将北平升为行在,后又在行在设立六部,称“行在六部”。朱棣随后着力经营燕京,兴修宫殿、疏浚运河,并经常前往燕京办公。永乐十八年,朱棣迁都北京,北京成为京师,不再称行在金陵应天府则变为陪都

朱棣死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即位。仁宗希望明朝首都恢复在其太子监国时的故地金陵(南京),又将北京改为行在,但因仁宗即位一年便去世而无以为继。直到明英宗正统六年,北京才恢复名义上的京师地位,不再称为行在[3]

福州

[编辑]

1276年6月14日,陈宜中等奉益王赵昰即帝位于福州,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作为行在[4]

1645年7月29日,唐王朱聿键至福州,驻“南安伯府”。8月18日,朱聿键于福州称帝,是为隆武帝。改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福京”,改福州府为天兴府,以原福建布政使司官署为行殿,建行在太庙、社稷及唐国宗庙,各衙门名称之前加“行在”二字[5]

西安

[编辑]

清末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光绪帝出逃至西安,据称8个月耗资达12万白银[6]俞樾在其《春在堂诗编》中将慈禧、光绪帝庚子西狩(1900年)的驻居地西安称为“行在”[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旧唐书》·卷一八五·良吏传下·吕𬤇传:“肃宗即位于灵武,𬤇驰赴行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僖皇行在,驻于成都令孜敬瑄相与交结,事盗国柄,人皆畏威。”
  2. ^ 高宗本纪. 宋史. 
  3. ^ 职官志. 明史. 
  4. ^ 德祐二年(1276年).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5. ^ 顺治二年(1645年). [202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6. ^ 慈禧太后避难西安[失效链接]
  7. ^ 载俞樾<胡效山观察俊章挽词>,《春在堂诗编》卷23。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