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貉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貉稽
本名氏:,或作
名:稽
活跃时期战国时期
知名于可能为孟子弟子

貉稽,姓,又作姓,名[1][2]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在《孟子》书中与孟子有答问一章,曾经为官,可能是孟子弟子之一[3][4]

生平[编辑]

孟子》中记载,貉稽说自己的话语与众人不合。孟子对貉稽说,士人是不必害怕众人之口的,孔子周文王也都曾因为有这类的遭遇[5]

貉稽之事未见于其他史书,实际身份也不可考。貉稽可能是郑灵公的后代,以其字为氏[6];也有可能不是中原人士,而有北方貉族的血统[7][8]

参考资料[编辑]

  1. ^ 孟子集注·卷十四》:貉,音陌。赵氏曰:“貉姓,稽名,为众口所讪。”
  2. ^ 经义考·卷十四》:貉稽曰(貉,貊、鹤二音。既是人姓,当音鹤。又有义异者。)
  3. ^ 刘培桂. 孟子弟子新考. 孟子與孟子故里. 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1. 
  4. ^ 孟子注疏·卷十四》:貉,姓;稽,名。仕者也。为众口所讪。
  5. ^ 孟子·尽心下》:貊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6. ^ 慕容翊. 貉姓. 中國古今姓氏辭典.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7. ^ 孟子音义·卷下》:丁云:貊、鹤二音。既是人姓,当音鹤。《纂文》曰:俗人姓也。《说文》云:北方人,豸种也。
  8. ^ 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卷八》:貉氏。《孟子》有貉稽。《说文》:“北方人,豸种。”《纂文》曰:“俗人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