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
外观
郭璞(276年—324年[1]),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属山西省)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方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著作《尔雅注》(成书于313-317年[1])、《方言注》(成书于318-320年[1])成为研究晋代汉语的方言地理的重要文献。[2]
生平
[编辑]-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前夕,304年郭璞南迁,几经周折到洛阳,住了五年。[1]310年末春随晋军南迁,311年春到庐江,最终定居暨阳(今江阴县)。[1]历任宣城、丹阳参军。
- 晋元帝时期,升至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又任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郭璞本人嗜酒好色,时或过度,桓彝造访他时,看见他都在和妇人嬉戏。友人干宝曾劝他曰:“此伐性之斧也。”郭璞不以为然说:“吾所受有分。恒恐用之不尽。岂酒色之能害。”[3]郭璞曾告诉桓彝,不可在他如厕时闯入,否则“客主有殃”。桓彝一次大醉后走进郭璞家的厕所,只见他“裸身被发,衔刀设醊”,郭璞大惊失色说“此天命,不可逃也!”
- 324年,驻守荆州的王敦打算谋逆,事前命郭璞占卜,结果不吉,王敦怒杀之,时年49岁。事后,郭璞被追赐为“弘农太守”。
- 晋明帝在玄武湖边建了郭璞的衣冠冢,名“郭公墩”。据说,郭璞生前通过易占,把自己的墓址选在江中[4]。郭璞之子敦骜被封为临贺太守。
学术
[编辑]- 《尔雅注》(成书于313-317年[1])、《方言注》(成书于318-320年[1])闻名。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