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宇津内临时乘降场

坐标44°20′7.8″N 142°10′4.2″E / 44.335500°N 142.167833°E / 44.335500; 142.16783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宇津内
日语名称
宇津内 – うつない – Utsunai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北海道雨龙郡幌加内村
地理坐标44°20′7.8″N 142°10′4.1″E / 44.335500°N 142.167806°E / 44.335500; 142.167806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1面1线
历史
启用日期1941年(昭和16年)10月10日
关闭日期1956年(昭和31年)11月19日后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北海道 下一站
湖畔
4.3km
深名线
里程深川85.0km*
蕗之台
4.5km
备注
* 实际里程,非营业里程

宇津内临时乘降场(日语:宇津内仮乗降場うつないかりじょうこうじょう Utsunai Kari-jōkō-ba */?)是位于北海道雨龙郡幌加内村日本国有铁道(国铁)的深名线临时乘降场废站)。由于使用人次减少,于1956年(昭和31年)11月19日后废站。

历史[编辑]

建设此临时乘降场是为了建设雨龙第一水坝的朱鞠内湖和雨龙第二水坝的宇津内湖之间的输水隧道,以及搬运林木而设[1]。临时乘降内设有6名职员当值[1]。在工程后同时林木迁出后,由于没有货物和客运需求,因而废站[1]

  • 1941年(昭和16年)10月10日 - 铁道省深名线朱鞠内站至初茶志内站(后来名为天盐弥生站)之间开通(深名线全线开通),宇津内站启用[2]。当时为一般车站[2]
  • 1949年(昭和24年)
  • 1956年(昭和31年)11月19日以后[2][注 1] - 由于使用人次减少而废除。车站大楼拆毁而迁移至留萌本线北一已站

车站构造[编辑]

车站大楼的规模与蕗之台、白桦、北母子里差不多,均为木制建筑物[注 2]

站名的由来[编辑]

车站名称取自所在地名称。附近设有宇津内川,宇津内这名称源自阿伊努语的“ウッナイ(ut-nay)”(肋骨、川=小川)[3][4]

车站周边[编辑]

其他[编辑]

  • 在临时乘降场时代,每日设有数班列车停靠。在昭和27年9月1日时间表修正中,上行设有3班,下行设有3班列车停靠。当中,上行其中两班的出发时间为9:55和14:20,下行其中两班的出发时间为5:50和15:15[6]
  • 在朱鞠内至蕗之台之间中途设有分支线路,连接王子制纸(苫小牧制纸)专用线,全长0.2公里。在1951年(昭和26年)版和1953年(昭和28年)版的全国专用线一览中有所记载。在1957年(昭和32年)版没有记载。

相邻车站[编辑]

日本国有铁道
深名线
湖畔宇津内蕗之台

注脚[编辑]

注释[编辑]

  1. ^ 国土地理院 在1958年(昭和33年)测量的2万5千分之1地形图中没有记载此站。
  2. ^ 在幌加内町史 P724-725相片中可得知(但是图中的大楼已经迁移至北一已站)。与北母子里站左右倒转。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幌加内町史 1971年9月发行,P723。
  2. ^ 2.0 2.1 2.2 2.3 2.4 《停车场変迁大事典 国铁・JR编 II》1998年10月 JTB编集发行。
  3. ^ アイヌ語地名リスト イチャ~エリ P11-20 (PDF). アイヌ语地名リスト. 北海道 环境生活部 アイヌ政策推进室. 2007 [2018-06-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4-17) (日语). 
  4. ^ 书籍《JR・私铁全线各駅停车1 北海道630駅》(小学馆,1993年6月发行)77页。
  5. ^ 5.0 5.1 5.2 5.3 书籍《北海道道路地図 改订版》(地势堂,1980年3月发行)15页。
  6. ^ 新幌加内町史 P585 村内各站列车时间表。

相关条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 1947年航空相片(日语)(国土地理院 地图、航空相片参阅服务)左边是宇津内湖。在2栋长屋中可看见车站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