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两
外观
(重定向自海關兩)
关平银,又称“关平两”、“关银”、“海关两”,清朝海关所使用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属于虚银两。
清朝时期,中国海关征收进出口税时,原无全国统一的标准;各地实际流通的金属银成色、重量、名称互不一致,折算困难,中外商人均感不便。为了统一标准,遂以对外贸易习惯使用的“司马平”(“平”即砝码),又称“广平”,取其一两作为关平两的标准单位。
一关平两的虚设重量为583.3英厘、或37.7495克(后演变为37.913克)的足色纹银(含93.5374%纯银)。海关在征收关税时,依据当地实际采用的虚银两与纹银的折算标准进行兑换。关平银每100两在上海相当于规元110两4钱,在天津等于行化银105两5钱5分,在汉口约等于洋例银108两7钱5分。但是实际上,关平银的实际计算标准并不统一,即使同一海关在同一时期用同一地方银两纳税,兑换率往往也不一致,例如:同治、光绪、宣统三朝50年间,天津海关收税,对中国商人以行化银106两5分折关平银100两的标准征税,外国商人则为行化银105两折算关平银100两,俄国商人缴纳茶税时则为行化银103两折算关平银100两。
1930年1月,国民政府废除关平银,改用“海关金单位”作为海关征税的计算单位。
汇兑
[编辑]通商口岸 | 上海 | 汉口 | 天津 | 大沽 | 牛庄 | 烟台 | 镇江 | 南京 | 芜湖 | 九江 | 宜昌 | 重庆 | 胶州 | 苏州 | 宁波 | 福州 | 厦门 | 温州 | 汕头 | 广东 | 北海 | 长沙 | |||||||||||
---|---|---|---|---|---|---|---|---|---|---|---|---|---|---|---|---|---|---|---|---|---|---|---|---|---|---|---|---|---|---|---|---|---|
银两类型 | 规元 | 洋例 | 津公平砝化宝银 | 津行平化宝银 | 营平锦宝银 | 烟漕平 | 估平二七宝 | 估平二四宝 | 漕平二七宝 | 估平二五宝 | 估平二七宝 | 漕平二四宝 | 漕平二四宝 | O. Hanpt | 宜昌平二四宝 | 渝平票色银 | 漕平二九宝 | 江平二九宝 | O. Hanpt | Jate | O. Hanpt | 市平番银 | 直平番银 | O. Hanpt | 海关银号支付 | 海关银号收入 | 钱庄用 | O. Hanpt | |||||
关平100两合 | 111.40 | 108.75 | 105.55 | 105.00 | 101.00 | 108.50 | 106.40 | 104.16 | 104.78 | 104.861 | 108.77 | 104.17 | 104.36 | 104.16 | 106.31 | 109.65 | 107.29 | 105.00 | 103.80 | 不适用 | 105.88 | 110.00 | 101.45 | 101.75 | 103.00 | 111.145 | 110.00 | 118.42 | 119.00 | 109.60 | 111.11 | 114.572 | 108.88 |
海关 | 江海关 | 江汉关 | 津海关 | 山海关 | 东海关 | 镇江关 | 金陵关 | 芜湖关 | 九江关 | 宜昌关 | 重庆关 | 胶海关 | 苏州关 | 浙海关 | 闽海关 | 厦门关 | 瓯海关 | 潮海关 | 粤海关 | 北海关 | 长沙关 | ||||||||||||
关平两合库平银 | 101.643 | 102.20536 | 101.643 | 104.7803 | 101.640 | 101.643 | 101.643 | 101.735 | 101.300 | 102.2053 | 101.643 | 不适用 | 101.643 | 101.6423 | 101.100 | 101.643 | 100.840 | 不适用 | 108.88 | ||||||||||||||
来源:[1] |
参考资料
[编辑]- ^ 《废两改元问题》P24-27
参见
[编辑]这是一篇与金钱或货币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