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叔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叔文(753年—806年),后改名玄运[1]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自称是王猛后裔[2]永贞改革领导人二王八司马中的“二王”之一。

生平

[编辑]

苏州司功出身,善围棋,为棋待诏唐德宗时,担任太子李诵侍读,“常为太子言民间疾苦”,获太子喜爱。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唐德宗驾崩,太子即位,即为顺宗,授叔文翰林待诏度支使盐铁转运使,王叔文联合王伾刘禹锡等人,有意推行政治改革。拉拢德宗朝宰相兼度支使盐铁使杜佑,但实际主导政事;再以世族出身、时任监察御史柳宗元出任礼部员外郎,作为缓和世族官僚反弹之手段。

王叔文在内侍省则以东宫系统的李忠言对抗神策军系统的俱文珍刘光琦,但由于以整肃宦官为诉求,无法在内侍省得到支持。王叔文着手减税,罢诸道速奉,废止宦官把持的宫市,史称“市里欢呼”,“人情大悦”,但损及俱文珍等人的利益。

三月,俱文珍联合裴均等人迫使顺宗立李纯为太子,任监国,而王叔文随后与西川节度使韦皋决裂,韦皋投靠太子一方。五月,王叔文被削翰林学士一职。七月,太子监国。同月,王叔文因母丧丁忧,回家守丧。八月,俱文珍、刘光琦、韦皋等扶立李纯,即宪宗,尊顺宗为上皇,是为“永贞内禅”,宪宗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元和元年(806年)赐死。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不久病死。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被贬为边远八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二王前后掌权一百四十六天,史称“永贞革新”。

评价

[编辑]
  • 王夫之肯定王叔文“革德宗末年之乱政,以快人心,清国纪,亦云善矣。”但批评其:“器小而易盈,气浮而不守”,“胶漆以同其类,亢傲以待异己,得志自矜。”[3]
  • 王鸣盛认为“叔文行政,上利于国,下利于民,独不利于弄权之阉臣,跋扈之强藩。”[4]
  • 由于二王出身翰林待诏,属于伎艺方术之流,不同于世族出身的翰林学士,非正统官僚系统出身,在唐朝注重出身与经历的官场习惯中主导改革自始就难以成功。[原创研究?]

家庭

[编辑]

父母

[编辑]
  • 王某,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5]
  • 河间刘氏,仙居县县令、光州长史刘慎言之女

兄弟姐妹

[编辑]
  • 王彝伦

子女

[编辑]
  • 王嫋,贞元十八年岁次壬午正月戊午朔二日己未在万年兴道里私人住宅中去世,虚岁廿三,同年二月三日己未葬于神禾原东冈的家族墓地[1]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旧唐书/卷135》,出自刘昫旧唐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书/卷168》,出自《新唐书

注释及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赵振华;赵跟喜, 《谈唐王叔文撰爱女王嫋墓志》, 《洛阳考古》 (02期), 2023年, (02期): 64–69 
  2. ^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九十三》: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信然。
  3. ^ 《读通鉴论》卷二十五“顺宗”
  4. ^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四〈顺宗纪所书善政〉条
  5. ^ 《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九·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夫人姓刘,其先汉河间王。王有明德,世绍显懿。至于唐,有文昭者,为绵州刺史,号良二千石。其嗣慎言,为仙居令、光州长史,克荷于前人。光州,夫人之父也。夫人既笄五年,从于北海王府君伟某。府君举明经,授任城尉左金吾卫兵曹。修经术,以求圣人之道;通古今,以推一王之典。会世多难,不克如志,卒以隐终。 夫人生二子:长曰彝伦,早夭;少曰叔文,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贞元中,待诏禁中,以道合于储后,凡十有八载,献可替否,有匡弼调护之勤。先帝弃万姓,嗣皇承大位。公居禁中;讦谟定命,有扶翼经纬之绩。由苏州司功参军,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加户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内赞谟画,不废其位,凡执事十四旬有六日。利安之道,将施于人,而夫人卒卞堂,盖贞元之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也。知道之士,为苍生惜焉。天子使中谒者临问其家,赙以布帛。 呜呼!夫人之在女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严肃以莅下。事良人四十有九年,而勤劳不懈;生户部五十有三年,而教诫无阙。年七十有九,而户部之道闻于天下,为大僚,垂紫绶,以就奉养。公卿侯王,咸造于门。既寿而昌,世用羡慕。然而天子有诏,俾定封邑,有司稽于论次,终以不及,时有痛焉。是年八月某日,于兵曹府君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