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长征五号系列火箭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航天专题 (获评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航天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航天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乙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我为什么移除了Mewtttt的查证请求[编辑]

首先是您对该段原创研究的指控

该段使用的twitter 业余观测者的拍摄结果显示,长五B芯一级确实在以一个较短的周期进行翻滚,根据发射直播,芯一级摄像机在器箭分离后所拍摄到的画面显示箭体初始的翻滚速度明显低于几天后所观测到的结果,完全可以判定是有外力参与(参照天宫一号无控再入前的雷达观测数据)


您第二段关于媒体误读的部分,虽然spacenews等航天主题的媒体、学者都认为该物件已经是“uncontrolable”同时解释了问题的成因,但三立对此事的形容如下

   這次正在「墜落中」21噸火箭段,是中國「天宮號太空站」最核心的部分,只差這個核心艙,太空站即可完成,中國就真的擁有自己的太空站,也等於是「平視」西方了!但結果卻在如此「關鍵」的時刻,火箭無預警墜落了

引文首先强调此次发射任务的重要性,随后补上“但结果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火箭无预警坠落了”明显在向读者传递“火箭发射失败”这一暗示

类似的情况在2020年5月的长五B遥一任务后也有类似的情况,同时Bqb25150、Esate,两位明显是港台地区的编辑者分别于昨日和2020年5月13日13:04‎的编辑都在类似新闻事件发生后不久在本条目内写入“发射失败”的信息──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Misaka1366讨论贡献)于2021年5月10日 (一) 06:24 (UTC)加入。[回复]

@Misaka1366
关于第一段由于您并没有回应到我的查证要求,容我重新叙述。您的原文让人认为所引用报导支持“由于高层大气的阻力作用以及太阳光照的 影响,器件分离数日后,箭体会开始低速翻滚”此一因果关系。然而引文中,唯一有的是spacenews报导原文中“Where and when the new Long March 5B stage will land...”一段中提及大气及光照因素会造成残骸落地的时间与地点不可预测。无论您在回应里所述是否为事实,您应该做的不是提供自己的论证,而是寻找更直接支持推论的参考资料。
关于第二段您亦没有回应到我。您的原文“这一现象经常被一些媒体误解读为火箭发射失败”指的是“三立误解了火箭翻滚的正常现象,导致发射失败的错误结论”。无论三立是否暗示火箭发射失败,都和有没有误读前述“现象”没有关联。
另:(1)作为物理本科生,我很想知道太阳光让残骸翻滚的机制,如果有好的参考资料请务必让我知道。这不是嘲讽。(2)考虑到角动量守恒以及坠毁是一个燃烧失去质量的过程,我不同意您的回应“完全可以判定是有外力参与”。无论如何您应该要理解您所说的都是个人推论---所谓“原创研究”。Mewtttt留言2021年5月10日 (一) 08:04 (UTC)[回复]
@Misaka1366
我注意到您最新的编辑。您这次的编辑不一定是为了回应查证请求,但容我再次指出:我的两个查证请求都是针对原文宣称的因果关系,不是个别事实。
没有任何一个被引用的报导(包括您新加入的)有提及大气阻力、光照及箭体翻滚的因果关系(尤其是光照)。同样,三立并没有从此“现象”解读出火箭发射失败。我同意您本报导强烈暗示发射失败的讯息,但其作法是隐藏一次性火箭的运作模式,而非如您所宣称“误解读这一现象”。Mewtttt留言2021年5月11日 (二) 12:54 (UTC)[回复]
@Misaka1366
另外,若您没有其他意见了,我将复原我的编辑。Mewtttt留言2021年5月13日 (四) 03:40 (UTC)[回复]
@Mewtttt
你可以继续Misaka1366留言2021年5月13日 (四) 05:2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