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蠟法
脫蠟鑄造,又稱脫蠟法(英語:Lost-wax casting),是鑄造的一種方法,一般用於鑄造立體結構相當複雜和常見的模具(模具組合法)所不能勝任的製品。古代已使用這種方法鑄造青銅器和玻璃器,現代的精密鑄造中稱為熔模精密鑄造。
製造方法
[編輯]脫蠟鑄造首先用蜂蠟、松香和牛油混合的蠟料雕出要鑄造的產品(蠟型),然後往蠟型上澆粘土澄洗出的泥漿,撒石英砂、碎植物纖維、鋸末(木屑渣子)等。待乾燥後再澆粘土和黃泥混和澄洗出的泥漿,再撒砂子。反覆多次在蠟型外制好型殼後,將型殼拿到火上加熱。蠟遇熱融化成液態,從型殼中流失。此後將型殼燒結(不能陶化,故而燒結溫度一般不超過800℃),再向型殼內倒入融化的金屬液體進行鑄造。冷卻後敲掉型殼,就得到了和蠟型形狀一模一樣的鑄造產品。
脫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和部分玻璃器的精密鑄造方法,現代工業仍在使用。已知中國最早以脫蠟法鑄造的器物屬春秋晚期,是河南淅川下寺楚墓中的銅禁等,而其工藝的精湛標明並非初始的製作。而纖麗奇絕的製作,楚地貢獻最大,曾侯乙墓的尊盤也最受稱道,其上密布的蟠虺紋玲瓏剔透,窮極繁縟富麗,即是脫蠟法製成。河北保定西漢中山靖王墓考古挖掘出的淺綠色玻璃羽觴杯也是採用脫蠟工藝所製作,屬於中國最早的生活用玻璃器具。然而,脫蠟法的應用並不夠普及,今見的作品始終不多,這與蜂蠟數量有限、製作過於複雜有關,或許也是因為效果雖然奇絕卻難引出普遍的審美愉悅聯繫。
一般翻砂是用木模或原型,得將砂型做成兩半,再合在一起,模具必須可以從半個砂型中取出。而脫蠟法不必取出模具,因此可以鑄造形狀複雜的產品。現代精密鑄造使用非常細的鑄造砂,也是先做蠟模,然後將砂噴到模具上,高溫燒制砂模,可以做出非常精細,形狀非常複雜的模具。直接鑄造出非常精密的零件,不必再進行機械加工。
製作歷史
[編輯]脫蠟法在古埃及、兩河流域出現的時間比中國早三千年[1][2],北歐的脫蠟法比中國早幾百年[3],中國的脫蠟法最多只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最早採用脫蠟法鑄造的青銅器是楚共王熊審盂。
但是,用脫蠟法製造的中國古代青銅器數量很少。淅川下寺透空雲紋銅禁(春秋晚期)、曾侯乙尊盤(戰國早期)和雲南晉寧石寨山祭祀貯貝器(西漢)都是用脫蠟法鑄造的實例。
著名成品
[編輯]脫蠟法鑄造示範
[編輯]-
製備實心蠟質形模:一隻蘋果形的蠟模
-
利用形模製作橡膠模具(模具外層較深色部分是石膏製保護殼)
-
利用橡膠模具製作空心的蠟質外殼
-
把空心的蠟質外殼置入一個耐熱鑄模上,上圖展示的是鑄模的部分截面,其中外圍的被蠟質填充的紅色溝道是預留給蠟液流走的澆道口。值得注意的是空心蠟殼內的空間也同樣被耐熱材料填充,圖中可見的4條不銹鋼條就是用於支撐內核的填充物,在下一步,鑄模會被倒置加熱,而蠟質外殼將會融化而經澆道口流出。
-
1200度高溫的青銅熔液正被注入鑄模中
-
一隻鑄成的青銅蘋果,注意遺留在澆道口冷凝而成的青銅條仍未去除。
注釋
[編輯]- ^ Scheel, B. Egyptian Metalworking and Tools. Shire Publications. 1989 [2021-03-23]. ISBN 978-0-7478-00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 ^ Bowman, Sheridan; Stuart Needham. The Dunaverney and Little Thetford Flesh-Hooks: history, technology and their position within the Later Bronze Age Atlantic Zone feasting complex. The Antiquaries Journal (The 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 [27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4).
- ^ Bowman, S. Late Bronze Age flesh hook, Little Thetford. Cambridgeshire HER. 1953 [27 June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