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發生於1922年9月,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組織的一場大型的罷工運動。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工人大罷工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引領工人運動的成功案例。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此次大罷工推動中共在江西影響力,成為中國工人運動里程碑。大罷工後,部分工人參加北伐,部分返回農村。毛澤東等通過此事件深入了解工人,為後續運動積累經驗,在中共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概述

[編輯]

1920年代安源路礦(安源煤礦株萍鐵路)有一萬多工人,再加上幾千失業工人,是中國工人階級最集中的地方。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不久,毛澤東李立三等人兩次來到安源了解情況,李立三留下組織工人,發展黨員。1922年5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成立[1]

1922年9月,江西的安源路礦當局拒絕發放長期拖欠的工人工資,並試圖解散工人俱樂部。毛澤東、劉少奇趕到安源,準備罷工。9月12日深夜,李立三為總指揮、劉少奇為俱樂部全權代表,領導近兩萬路礦工人舉行大罷工。9月18日,在工人們的堅決鬥爭下,路礦當局終於屈服,簽訂了十三條協議。這次大罷工取得了勝利。

1925年9月,工人俱樂部被武力解散。一部分工人南下廣東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在第四軍的葉挺獨立團中,萍鄉路礦工人就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二。還有一些工人回到農村。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湘贛邊界的秋收暴動,一些萍鄉路礦工人參加了起義軍,開赴井岡山

參與人員

[編輯]

毛澤東劉少奇李立三外,還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和高級將領都曾經在安源路礦工作過,如朱少連朱錦棠劉昌炎蕭勁光周懷德張浩(林育英)陳潭秋黃靜源蔣先雲滕代遠丁秋生王耀南劉先勝許建國餘波生余益元吳烈吳運鐸肖華湘楊得志羅華生羅桂華幸元林晏福生姜彬唐延傑韓偉韓聯生蔡樹藩熊飛等。

文藝作品

[編輯]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遠方中間白色雕塑為《毛主席去安源
  • 電影《燎原》,主人公雷煥覺以劉少奇為原型,在劉被批鬥之後這部電影被批。
  • 油畫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劉春華等,1968年7月1日在多家報紙發表。畫面中青年毛澤東身穿藍色長衫,右手執紅色油布傘。這幅畫因為受到江青的讚賞而在文革時家喻戶曉,它迅速被製作成各種印刷品發行,印量達9億多張,是世界上印數最多的一張油畫。這幅畫還衍生出郵票、刺繡、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的再現。其創作背景是主張毛澤東才是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組織者,而不是當時正在被批的劉少奇。1995年劉春華將此畫以550萬元賣給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還引起了連環訴訟。
  • 電影《毛澤東去安源》,2003年,瀟湘電影集團。
  • 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第10、11集
  • 電視劇《大浪淘沙》第12集

延伸閱讀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王俊民,李京主編. 旌旗飘飘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12.05: 119. ISBN 7-5463-9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