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 |
日期 | 1921年7月23日 | - 8月3日
---|---|
地点 |
![]() ![]() |
别名 | 中共一大 |
参与者 | 中共一大代表:12人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簡稱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7月30日会场被巡捕房搜查后休会,8月3日[a]在浙江省嘉兴闭幕结束[2]。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3]。
由于历史原因,学界对一大的会议时间、参会代表、会议成果等多有争议[4]。
代表产生[编辑]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到達上海,提议各地共產主義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李達所主持的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作為發起團隊展開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並且向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2名代表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了12名代表出席大会: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長沙代表:毛泽东[b]、何叔衡[5];武漢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代表:陈公博;日本留學生代表:周佛海;另外陈独秀又指派代表包惠僧带去了他的信件,其中包括四点意见:“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权主义之指导;三曰纪律;四曰慎重进行征服群众政权问题。”另外,南京和徐州两地也分别派出代表陈亚峰和郭青峰抵沪出席一大,但因不愿受纪律约束,中途退席离开[6]。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兼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也参加会议。
这13名代表的身份都是记者、学生或教师,他们代表全国57名党员。但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会议。陈独秀当时正在广州擔任南方政府廣東省教育廳長。同时,陈独秀考虑到陈公博刚刚结婚,让他顺便到上海游玩。对于李大钊未参加会议,中国史学界有三种主要说法,一是,忙于北京大学的校务,二是,筹备、出席少年中国学会年会,三是,领导北平八大高校的索薪斗争运动。李大钊于6月3日率代表到新华门总统府请愿时[c],头部受伤,入院治疗。有作者认为是北京小组成员没有预见到一大的历史意义,故未通知李大钊。即刘仁静在多年后回忆所说称:由于对一大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般习惯于在组织活动中不惊动李大钊,因而没有选举他。北京小组选举时,张国焘成为第一个被推选的代表。邓中夏、罗章龙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当选代表。最终刘仁静成为北京小组第二个代表[7]。
当时在法国的旅欧共产主义小组由于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也没有派出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经过[编辑]
7月23日晚,会议召开,地点位于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改为望志路106号,现黄浦区兴业路76号)的一幢石库门房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租住的寓所。大会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周佛海担任会议记录。
7月30日晚,大会会场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搜查原因无从考证[4]。
最初决定在杭州西湖继续会议。在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建议下,前往浙江嘉兴南湖继续会议。由她提前在嘉兴安排会议事务。8月2日,王会悟与部分代表[d]等先行乘火车抵达嘉兴。她为会议在烟雨楼前预租了一艘丝网船。次日,其余代表乘火车抵达嘉兴,由王会悟接站、登船。他们佯装成游湖的客人,在船上举行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会议结束后,大部分代表当天赶回上海[8]。
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及李汉俊、陈公博未前往南湖参加闭幕会议。陈公博与妻子于31日夜乘车至杭州游玩,8月3日回到上海,次日乘新宁轮回广东。离开前,周佛海等人与他谈话。周佛海告之陈公博会议已在嘉兴南湖结束,陈独秀当选中共中央局书记[8]。
会议日期[编辑]
由于会议开幕、闭幕的日期各种资料存在冲突[1],历来对会议开始、结束时间,学界有多种说法。1970年代末,确定开幕时间为7月23日[4]。其后,嘉兴会议既大会闭幕时间仍长期未有定论,相关文献只能笼统的说是八月初的一天。存在的六种说法(日期),分别是7月31日,8月1日、2日、3日、4日、5日[8]。
陈公博的两次回忆[e],他从杭州回到上海。次日,乘新宁轮回广东。陈公博回到上海后,周佛海与他谈话,提及嘉兴会议结束。研究者根据《申报》刊登新宁轮于8月4日出港的公告,推定嘉兴会议时间在8月4日之前。8月2日作为常见的说法,或视为定议[9]。王会悟作为嘉兴会议会务人员,持8月2日说,但其对嘉兴会议的回忆亦有改变[f]。2013年,中共嘉兴市委组织课题组对这一问题展开专题研究,2018年宣布经研究推定为8月3日[10]。
对于闭幕会议的日期各种资料存在的冲突如下:
- 尼克尔斯基在1921年10月13日发出的一封信件中写道:“从7月23日到8月5日,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
- 按李达的回忆,法租界警察搜查上海一大会场是8月1日,而嘉兴闭幕会议是在8月6日上午10时到下午6时。李达回忆中上海会议终止时间与已查证的7月30日不符。
- 张国焘回忆,会场遭搜查后第二天停会。
- 陈公博于1924年的硕士论文《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指出中共一大持续了两周,并指出遭搜查时是第一周的周末。1921年7月30日是周六,与陈公博的回忆相符。
- 李达妻子王会悟在1980年代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了“一大”开会的情况:正是王会悟在法租界会场发现有危险,被迫休会两天以后决定到嘉兴去。只有王会悟是“一大”会务人员,安排代表住宿,并以本地人身份去租了一条船作为“会议室”。在船上开会时王会悟一人坐在船首望风,其他代表在船舱里开会。她请代表们在桌子上放了一副麻将牌,遇到可疑情况即轻敲木板,代表们即弄出麻将牌声音。
其他考证:
- 据《上海生活报》1921年8月2日报道,7月31日,法国警察要求在法租界举行会议必须在48小时前取得批准。
- 8月1日下午,曾有台风侵袭浙江,狂风暴雨导致嘉兴南湖发行游船倾覆亡人事故;嘉兴火车站受台风影响至8月2日都在抢修。一大代表和知情人的回忆中均未提及此事,因而石川祯浩等学者分析一大闭幕会并不是8月1日或2日举行的。
会议决议文件[编辑]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通过了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此綱領中文原本已經佚失。1957年苏共向中国移交了俄文版的《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档案》,其中有两份文件,翻译成中文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其中《纲领》中写明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入党条件、组织原则等。但这两份文件无作者、无年月日、无收发文方、仅仅就是稿件而已。中组部请董必武(一大代表)审阅,给出了“我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作为唯一可靠的材料是有问题的……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的评语。
1960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室主任韦慕庭听说哥大在整理图书馆档案时发现一篇1924年的硕士论文,名字叫《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China》,作者是Ch'en Kung-Po,即陳公博。碩士論文《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两份英文附件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目标的第一个决议案》。1921年中共一大会议被法租界巡捕打断后,陈公博没参与南湖上的最后一天会议,但是最后定稿的《纲领》和《决议》被陈公博带了一份递交给未能参会的陈独秀了。陈独秀决定先不发表,于是这份文件就这样留在陈公博手里了。1923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写硕士论文刚好用上[11]。
兩種外文本均缺第十一條。兩個版本由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成中文[12][13]。
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建立中國共產黨以及其宗旨和原則等決議,並且制定有關工作機構和工作計畫的臨時性綱領。在綱領中規定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其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而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的基本任務還有從事各類工人運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還選舉陳獨秀、張國燾、李達三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局為領導機構,称为“三人团”。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担任组织主任,李达担任宣传主任,主编《共产党》月刊[14]。
会议影响[编辑]
政治影响[编辑]
会议召开前,与会人员并未意识到会议的意义和政治影响[7]。随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成功执政,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普遍的观点认为,“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3]。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流行文化[编辑]
与中共一大相关的电影有《开天辟地》(1991)和《建党伟业》(2011)等,电视剧则有《开天辟地》(2011)和《中国1921》(2011)等。
后续[编辑]
会址现况[编辑]
现中共一大會址位於上海市黃陂南路347號,新天地附近。会议结束后,至中共政权在1949年占领上海时,因城市变迁,已无法确定详细地址。1950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人员确认一大会地。最终,通过周佛海妻子杨淑慧辨识,确定兴业路76号为一大会址[4]。1952年9月,會址復修,成立紀念館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结局[编辑]
姓名 | 死亡时间(年龄) | 死亡地点 | 曾支持托派 | 被中共开除党籍 | 曾脱离共产党 | 曾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 曾支持汪精卫 | 作为共产党员被敌人处死 | 被共产党处死 | 作为漢奸被处死 | 死因 |
---|---|---|---|---|---|---|---|---|---|---|---|
马林 | 1942(58) | 纳粹德国占荷兰 | 是 | 被纳粹德国处死 | 被枪决 | ||||||
尼克尔斯基 | 1938(49) | 苏联哈巴罗夫斯克 | 被联共(布)处死 | 被枪决 | |||||||
李达 | 1966(75) | 湖北武汉 | 是(1923-1949) | 批斗致死 | |||||||
李汉俊 | 1927(37) | 湖北汉口 | 是(1924) | 是(1922) | 脱党后被杀害 | 被桂系军阀杀害 | |||||
张国焘 | 1979(82) | 加拿大多伦多 | 是(1938) | 是(1938) | 病逝 | ||||||
刘仁静 | 1987(85) | 北京 | 是 | 是(1929) | 被公交车撞倒不治 | ||||||
毛泽东 | 1976(82) | 北京 | 是 | 病逝 | |||||||
何叔衡 | 1935(58) | 福建长汀 | 是 | 突围时跳崖 | |||||||
董必武 | 1975(89) | 北京 | 是 | 病逝 | |||||||
陈潭秋 | 1943(47) | 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 是 | 被盛世才秘密杀害 | |||||||
王尽美 | 1925(27) | 山东青岛 | 病逝 | ||||||||
邓恩铭 | 1931(30) | 山东济南 | 是 | 被枪决 | |||||||
陈公博 | 1946(53) | 江苏苏州 | 是(1922) | 是 | 是 | 被枪决 | |||||
周佛海 | 1948(50) | 南京 | 是(1924) | 是 | 是(特赦为无期) | 病死狱中 | |||||
包惠僧 | 1979(85) | 北京 | 是(1927) | 病逝 |
备注[编辑]
- ^ 除8月3日外,8月2日[1]为嘉兴闭幕会议时间亦是被普遍接受的说法。
- ^ 文革时批斗李达的罪状之一是对毛泽东的正式代表身份问题质疑,参见《李达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言行》、《揭发武大的“三家村”黑帮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武汉晚报》1966年6月30日。
- ^ 苗体君、窦春芳文章[7]提及,1921年6月5日的北京《晨报》报道:李大钊被打得“昏迷倒地,不省人事”。
- ^ 陈水林文章[8]中,王会悟回忆她与董必武、何叔衡、陈谭秋、某位记不清名字的代表,共计五人同一车次同一车厢抵达嘉兴。抵达后,她又陪同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陈谭秋等人游览烟雨楼。陈水林亦认为她的回忆可能不够准确。
- ^ 陈水林文章[8]原文:五、新宁轮航班考证……陈公博在《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中记载:“回上海的第二日我们便附新宁轮归粤”后来,他又在在《我与共产党》中补充了一个重要情况“归来上海之后,佛海来找我,才知道最后大会已经在嘉兴的南湖船上开过,会议算至结束。大会宣言发出与否,授权仲甫决定,因为仲甫已被举为中共书记,当日所谓书记,就是党魁。我和各人草草谈了两三次,遂乘船回广东了。”
- ^ 陈水林文章[8]原文:六、一大代表及王会悟至嘉兴后的行踪考证……1983年,王会悟在接受曹仲彬等人访问时提出了8月2日召开南湖会议的说法,并改变了分两批到嘉兴的回忆,改成同一批同一趟车。
参考文献[编辑]
![]() |
中国共产党 |
---|
历史 - 章程 - 组织 - 领导 |
十八大 → 十九大 → 二十大 |
- ^ 1.0 1.1 徐云根主编.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故事. 南京:南京出版社. 2014.06: 194–195. ISBN 978-7-5533-0552-3.
- ^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创立之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07: 240–242. ISBN 978-7-208-13951-0.
- ^ 3.0 3.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介。中国共产党新闻
- ^ 4.0 4.1 4.2 4.3 孟醒. 中共一大的会期是何时、会址是何地和代表人数有多少?. 中红网,来源:《人民政协报》. 2009-09-02 [2019-05-09] (简体中文).
- ^ 据公开出版的《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 ^ 解光一:《对中共“一大”代表人数的新质疑》
- ^ 7.0 7.1 7.2 苗体君、窦春芳. 李大钊没有出席中共一大原因再探讨. 责任编辑:王新玲.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来源:《党的文献》. 2007-05-31 [2019-05-04] (简体中文).
- ^ 8.0 8.1 8.2 8.3 8.4 8.5 陈水林. 《中共一大闭幕日期考》. 中共党史研究 (北京市: 中共党史研究室). 2018, (2018年第09期). ISSN 1003-3815 (简体中文).
- ^ 陈伟平. 《关于中共一大会议闭幕日期的再论证》. 浙江档案 (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学会). 2013, (2013年第3期): 41–44. ISSN 1006-4176 (简体中文).
- ^ 中共一大闭幕是哪天? 嘉兴市委发布考证结果. 新浪网. 2018-06-21 [2019-05-09] (简体中文).
- ^ 高占祥等主编. 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 历史卷 下. 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4.01: 642. ISBN 7-80573-879-3.
- ^ 中國共產黨歷次黨章的制定及修正簡況(一大至十六大)
- ^ 陳公博留下的中共一大“秘密文獻” (4)
- ^ 晏东著. 浙江籍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研究.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5.10: 202. ISBN 978-7-216-08712-4.
新頭銜 中国共产党成立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1921年7月23日—8月3日 任期:1921年7月——1922年7月 |
繼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