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雷(1898年6月-1927年12月12日),原名张曾让,谱名张孝曾,字泰来,学名张复,自号长铗,后曾改名张椿年、张春木等[1],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翻译,广州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人,在广州起义中身亡。
自小家境貧寒,8歲丧父,靠母親帮佣的微薄收入为生。早年就讀於常州府中學堂,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2]。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发起组织「社会建设会」,后被大学开除。
组建中共[编辑]
1920年8月赴北京,参加李大钊、张申府组织的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张太雷和鄧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此後,他與鄧中夏開展工人運動,到長辛店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养了中國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幹部[3]。
之後返回天津,组织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被派往苏俄伊尔库茨克,任共产国际东方局中国科书记。6月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爾斯基来中国,筹备召开中共一大。6月23日,再度被派往俄国,代表中共出席莫斯科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并介绍中学老同学、《晨报》驻莫斯科通讯员、东方大学俄文翻译瞿秋白,加入中共。1922年春回国。1923年8月,随蒋中正考察苏联。
1924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1925年春调至广州工作;中共四大、五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任湖北省委书记;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同陈独秀路线进行斗争,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任广东省委书记。
廣州事件與牺牲[编辑]
1927年12月11日领导廣州起义,第二天下午两点多,张太雷与共产国际代表海因茨·诺伊曼乘坐一辆敞篷汽车,在大北门附近遭遇「廣州機器工會」反共人士襲擊[4][5],身中三弹,倒在车内身亡。
原配陸靜華(1898~1968年6月23日),1918年結婚,生一子二女:
- 大女儿張西屏(1922年至1968年6月24日)
- 二女儿张西蕾(1922年至2020年2月16日),女婿馮伯華(1911年-1993年11月3日),外孫馮海龍
- 兒子張一陽(1923年12月23日至1942年)
夫人王一知,(1901年-1991年)原为施存统的夫人,后与施离婚,改嫁张太雷,生一子張知春(1927年10月20日至2008年10月5日)
参考文献[编辑]
|
---|
| 第五届 | 一中全會 | |
---|
| 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 |
---|
| 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 |
---|
| 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 |
---|
|
---|
| 第六届 | |
---|
| 第七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45年6月 | |
---|
| 二中全会调整 1949年3月 |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 · 周恩來 · 朱德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
---|
|
---|
| 第八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56年9月 |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德(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林彪(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总书记) |
---|
| 十一中全会选举 1966年8月 | |
---|
| |
|
---|
| 第九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69年4月 |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彪(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隔离审查,1973年撤职) · 康生 |
---|
|
---|
| 第十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73年8月 | 毛泽东(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辞职) · 邓小平(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当选,1976年撤职,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复职,中央副主席) · 朱德(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董必武(1975年逝世) |
---|
|
---|
| 第十一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77年8月 | 华国锋(中央主席)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汪东兴(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 胡耀邦(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总书记) · 赵紫阳(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 |
---|
| 六中全会改组 1981年6月 | |
---|
|
---|
| 第十二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82年9月 |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
---|
| 五中全会改组 1985年9月 |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
---|
|
---|
| 第十三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87年11月 |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撤职)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
| 四中全会改组 1989年6月 |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宋平 · 李瑞环(中央书记处书记) |
---|
|
---|
| 第十四届 | |
---|
| 第十五届 | 一中全会选举 1997年9月 |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
---|
|
---|
| 第十六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02年11月 |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菊(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羅幹(中央政法委书记) |
---|
|
---|
| 第十七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07年10月 |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
---|
|
---|
| 第十八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12年11月 |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 ·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
---|
|
---|
| 第十九届 | 一中全会选举 2017年10月 |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汪洋(全国政协主席) · 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赵乐际(中央纪委书记) · 韩正(国务院副总理) |
---|
|
---|
|
|
---|
| | | 广东 | | |
---|
| 赣西南-江西 | |
---|
| 福建 | |
---|
| 闽赣 | |
---|
| 粤赣-赣南 | |
---|
| 湘赣 | |
---|
| 湘鄂赣 | |
---|
| 赣东北-闽浙赣 | |
---|
| 左右江-滇黔桂边 | |
---|
| 湘鄂西 | |
---|
| 鄂豫边 | |
---|
| 鄂豫皖 | |
---|
| 湘鄂川黔-川滇黔 | |
---|
| 川陕-川康-四川-甘肃 | |
---|
| 陕北/陕甘 | |
---|
| 琼崖 | |
---|
| 其他 | |
---|
| 西北联邦及少数民族政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