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石窟
鞏縣石窟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河南省鞏義市 |
座標 | 34°48′47.42″N 113°1′26.58″E / 34.8131722°N 113.0240500°E |
分類 | 石窟寺 |
時代 | 北魏至宋 |
編號 | 2-11 |
認定時間 | 1982年 |
鞏縣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唐宋兩代稱為淨土寺,明代改為淨土禪寺,清代改為今名。[1]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孝義鎮東北九公里的寺灣村東。石窟群坐北向南,創建於北魏,是繼龍門石窟後,北魏時期的又一佛教藝術寶庫。東魏、西魏、北齊、唐、宋、金、明,以及清代雍正年間,該石窟群都重修過。佛像的雕造,以北魏為主,在北齊和唐代是又進行了較多的開鑿。現存石窟5個、千佛龕1個、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龕225個、碑刻題記256方、佛像7743尊。[2]
歷史
[編輯]- 據唐代龍朔二年(662年)的《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
- 明弘治七年(1494年)重修碑記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
- 1909年,愛德華·沙畹(Édouard Chavannes)在巴黎發布了《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北中國考古圖錄),其中有18幅1907年拍攝的鞏義石窟寺照片[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窟被嚴重盜竊,陳列在美國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的一尊菩薩像就是從第五窟西壁佛龕北側盜鑿的。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3/2以上,1954年對各窟內的淤土進行了清理,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
- 1973年以後,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
- 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其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特點
[編輯]鞏縣石窟的規模整齊畫一,窟室的結構以中心柱為主,周壁整齊地布滿千佛圖與禮佛圖,有很強的規律性,且於窟外壁面上雕塑出力士、立佛、以及維摩文殊等造像,表明在開鑿之初,經過了周密的規劃。石窟內的布局簡潔明快,予人整體之感。 中心柱窟為鞏縣石窟寺的主要窟形。龍門石窟北與鞏縣石窟的地理位置、時間均相近,但龍門石窟並沒有出現中心柱窟。
鞏縣石窟的中心柱與敦煌石窟較為相近,均為「中心方柱式」,而非雲岡石窟的「中心塔柱式」。從中心柱窟的窟形來看,有簡化的趨勢,敦煌石窟主室中心柱前設有「人」字披頂,但鞏縣石窟卻沒有,其窟形趨於方正,且五個洞窟之間的規模也趨於一致。 從窟形的表現方式來看,鞏縣石窟參照了北魏早期的佛教石窟的窟形,因此鞏縣石窟上有若干早期石窟的影子。鞏縣石窟不單單是模仿,而是以早期佛教石窟為基礎進行了創新,開創了中心柱窟的新樣貌,並且影響了略晚的北齊響堂山石窟與北周須彌山石窟,因此,鞏縣石窟寺奠定了北朝晚期中心柱窟的發展基礎。
從圖像意涵來看,鞏縣石窟的造像簡潔、規整,其造像內容差異甚小,各窟的工作坊基本上是相同的或是傳承關係非常密切的,因此鞏縣各窟間有一定的關連性。鞏縣石窟的主要造像主要是坐佛、結跏趺坐菩薩像、二佛並坐,表明了該窟主要思想是以「三世佛」和「法華信仰」為主,並同時通過周壁的「涅盤圖」及「維摩文殊辯論圖」來強調「法身不滅,佛法長存」的信仰,與三世佛的信仰緊密相扣。周壁的千佛龕,則表現出《法華經》中的十方諸佛。中心柱與四壁千佛龕共同表現出三世佛十方佛共現。鞏縣石窟各窟的造像,是藉由周壁布滿千佛龕來表現出十方無量世界有無數的佛存在,並輔以三世佛的「三世無別,法身不滅」思想,表達諸佛無處而不在,佛壽源遠流長的意涵。[4]
-
第一窟皇帝禮佛圖
-
第一窟皇后禮佛圖
-
第四窟皇后禮佛圖
參考文獻
[編輯]- ^ 宋洋. 浅谈巩县石窟寺. 東京文學. 2010年, (1003-5346): 110 (中文(簡體)).
- ^ 凝固的寺院:畅游中国十大名窟之巩县石窟寺. 鳳凰網. 2010年6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20日) (中文(簡體)).
- ^ 1907年,沙畹镜头下的巩县石窟旧影-图片 -. www.silkroads.org.cn. [2024-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8).
- ^ 陳瑋玲. 北魏巩县石窟寺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 2005-07-06 [2009-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