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業區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23年4月20日) |
廣州商業區,主要介紹現代廣州市內,主要的核心商業區、步行街等的發展與分佈狀況。
概覽
[編輯]截至2002年都會級的商業功能區,在廣州有北京路、天河、西關、東山口幾個,而區域級商業功能區就有大東門、江南西等13個,還有環市東-天河北中央商務區,和流花會展商務區[1]。
現代廣州城中心商圈,主要是以天河、越秀兩個建制區為主的雙核心結構。天河是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規劃發展,延至現代商業(高尚商務)集中地區,主要包括天河北、珠江新城等。而越秀(含東山)為廣州傳統城市中心,主要商業集中地區,包括北京路至上下九(連接西關)、環市東路(高尚商務)。整個的商業結構主體呈現出雙中心空間結構[2]。
整體通商背景
[編輯]歷史上廣州作為對外貿易而興起的港口城市,由秦漢時期(約前226-公元220年),中國大陸的絲織品、瓷器、鐵器、銅錢、紙張、金銀等,就以廣州為起航站遠運海外,又由這裡輸入珠寶、香藥、象牙、犀角等商品,逐步發展成世界最為著名的貿易大港[3]。而在歷代朝廷對外(尤南洋各國)貿易中都佔重要地位,與中國大陸腹地的聯絡比較密切、便利[4]。再到明清時期,由於官府將廣州作為主要口岸,甚至實施一口通商,大大強化廣州的出入口商品集散中心地位[5]。在16世紀中期以後,朝廷和官僚體制的運作,更是依賴包括廣州外貿所大量帶來的美洲白銀,才得以正常運作[6]。就1700—1830年間輸入中國大陸的美洲白銀,單在廣州港口,憑藉歐洲各國到廣州的貿易,約有9000萬鎊至1億鎊之間(約折合4億銀元)的輸入,佔這130年各外貿港輸入銀元的五分之四[7]。
到1842年南京條約後實施五口通商,廣州的外貿中心地位,隨著上海開埠而轉移。而到了英屬香港成為自由港後,其更代替廣州成為貿易貨物的集散地[8]。到中華民國時期,廣州對外貿易受第一次世界大戰(1912~1936),中日戰爭等影響而有很大起落,有戰事需要的原料、食品的交易會相應增加,而其他貿易品交易就相對大為縮減。而1946年至廣州易幟前,由於《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的簽訂,廣州貿易地位仍緊隨上海,進口洋貨以製成品及消費品為主;出口主要農副產品、礦產原料及半製品。貨值此間逐年增加,且遞增幅度大,出口貨值一直居於民國前三位。到1949年時廣州外貿出超達1400多萬美元,而入口貿易陷於停滯[9]。
在共和國後的1957~1979年間,當局在當地建立國有外貿企業,以中央計劃管理對貿易實施控制。到進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當局需利用大量外匯,而由專業外貿公司壟斷出入口業務,將貿易所得外匯全部上繳中央。而廣州外貿當時亦跟從實行計劃經濟管理,按「計劃」進行出口與收購。1979年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而1984年再批准含廣州市在內的14個沿海城市實行「特殊政策」,將廣州市列為「開放、改革的綜合試驗區」。到1985年,中央批准廣州市恢復「國民經濟計劃單列戶頭」,令廣州市政府享有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在這個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廣州貿易市場的格局,重新有呈現歷史上的多樣生態[10]。
商區變遷
[編輯]隋唐
[編輯]此時廣州港為世界著名商港,商業在城市與世界範圍有顯赫地位,城鄉商業發達,使廣州城中形成三大商業區。中心是老城區,範圍由西向東約由今華寧里至小北路,由北向南約為今越華路至中山路稍南(近今省財政廳)[1]。
宋元
[編輯]宋代廣州經濟外貿發展,促成人口迅速增加。據統計在宋朝300年間,廣州城擴建和修繕達10餘次。北宋慶曆四年(1045)為規模最大的一次,是次陸續築起中城、東城和西城,其中西城是為保護新發展商業區而擴建,規模最大,周長十三里多[11]。西城處廣州城西南方(南海縣境),所在為深水道,外商的蕃舶和蕃坊就處於這一帶。西城繁榮景象,以之中五丈多高的「共榮樓」為最輝煌的代表。熙寧四年(1071年)主持修築西城的經略使程師孟更有作詩〈共榮樓〉詠之:「千門日照珍珠市,萬瓦煙生碧玉城,山海是為中國藏,梯航尤見外夷情。」
南宋後廣州城南沿江北岸,也跟著興起新商業中心。為再加以保護,南宋嘉定三年(1210)廣南東路經略使陳峴,在城南外築東西「雁翅城」(南城)直至海邊,東翅長九十丈,西翅長五十丈[12]。
明
[編輯]明代官府頒令,禁止外商與商船在廣州城範圍做貿易,在城南的貿易活動,包括原本活躍的走私活動,很快就此銷聲匿跡。此時的西關蜆子步,則設立了市舶亭與懷遠驛,用來接待外商。到嘉靖五年(1526年),西關南部開鑿了河道,商店沿新河一帶很快就發展起來,原在新城濠畔街的商戶,也紛紛搬去那一帶繼續生意,帶動了西關商業的崛起和繁盛[13]。
晚清
[編輯]分區
[編輯]清末到中華民國
[編輯]1909~1929年時,廣州工商業逐步發展,東山以地理優勢,成為工商界、歸僑和僑眷爭先購地造屋的地方,東山、東較場舊營壘(義山)等地成為新興的居住和商業區[14]。
1918年廣州市政公所建立後[15]拆城牆、擴馬路[16],大規模推動城市新建設。1920到1930年代修築馬路的同時,又廣建騎樓,時較為現代化的西堤大新公司、城內大新公司等,也採用騎樓式的建築結構。因此騎樓街成為當時的新興商業區,大受歡迎,便利市民日常生活與購物對接。時永漢路、一德路、惠愛路、文德路、吉祥路、財政北路、大南路等20幾個路段,是廣州主要集中的騎樓商業街。而尤其永漢路、惠愛路、一德路、上下九路等主要位置,據統計商戶數目就佔該區域3成人口[17]。
共和國時期
[編輯]衝擊與重整
[編輯]在文革時期,極左思潮影響下,廣州商業遭到共和國以來第二次、也是最嚴重的衝擊。其中1969年4月各市屬專業公司被當局撤銷,實行政企合一,商業正常運作受很大影響。而服務華僑的專供僑匯商品的華僑商品供應公司,也在1966年被當局撤銷。到了1970年當局提出「鬧市不鬧」的口號,在備戰疏散時大裁撤商業網點或搬遷到城市邊緣區,時國營日用品商戶被減少115個,下降18%。50多個商戶被遷到郊區和市屬從化、花縣,另更關閉文昌、長壽兩個小商品市場。個人商販和集體商店也被大批裁減,有大批商業從業者被下放到「五七」幹校或被送到農村接受再教育[18]。
在商業網點被大量裁併後,營業管理跟隨國營工業模式趨機械化,如每天定時關門而無法合理服務市民消費需要。四人幫被處理後,營業管理方有靈活改善服務顧客。而廣州當時的早市供應問題亦很嚴重,一個原因就是賣早餐的商戶非常之少。在1970年後據統計廣州市內,就有60多間飲食檔和80多間糕點檔被撤銷,廣大路口和清平路口一帶原是食檔較為集中,由於被集中裁撤而令這帶變得極為冷清。同時期的海珠區黨委副書記,大力主導改變與重振全區食檔的夜市服務,令食檔延長服務時間、增加貨品花色品種和提高品質。後期工礦點、居民區、交通幹線、車站、碼頭等地都有恢復商業點供應各種食品。據統計到1979年初,廣州市飲食行業的早餐供應點由480多個增加到550多個[19]。
商業復甦
[編輯]1980年代到90年代初,對外界廣州市民有流行如此說法:「不到南方大廈,不算到了廣州。」而附近的人民南路、十三行商圈就是當時外地客所認知的中心商業區域。後期上下九、北京路相繼建立步行街,重新擴大本地和外地來客的商業消費選擇。時廣州城市開發需求,隨著經濟重振而逐步升溫,東移開發空間成為政府的著眼點,沿環市東路跨過天河立交的土地,被選中為新開發中心。1998年天河城廣場正式開業以來,天河路商圈逐步成型,千禧後成為廣州的第一商圈[20]。
規劃發展
[編輯]在陳濟棠主政廣東時期,大力推動廣州的市政建設,同時規劃了中心商業區,將惠愛路、上下九路與西濠口商業區,規劃作為廣州的中心商業區。在此計劃中,建成了中山戲院、新華戲院、新華酒店、新亞酒店等。據話當時的分佈格局,在廣州的大街小巷都佈滿商鋪,平均數字是每50個市民就有一間商店[21]。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後,1958年開始大幅裁撤商業網點,專業街特點逐步消失。直到1979年改革開放前,建設工業區為當局重點方向,而商業區方面發展,有1960年代在員村工業區的「員村一條街」配套工程,以服務產業工人為主[22]。1979年後各色商業區重新發展,層次呈現擴大與多元化,主要商業區分別出現在城市市區中心與交通集散中心,而分區中心與社區當中亦有形成更多的商業中心(群)[22]。
千禧後城市主推經濟改變,當局因應生產總值和實際利用外資的(稅費收入)需要,著眼於打造多個大型產業中心,以高新科技、金融服務業、商務投資等為主。而由此主要在白雲、天河、番禺等地區,重點在如白雲新城、珠江新城、南沙新區等主推產業中心區,打造所附屬的商圈(商務配套),並以對粵港澳的知識技術、人力、資金等的再配置和使用[23],實現北京中央所主打的產業轉型升級工程的目標[24][25][26]。
現代商業分區
[編輯]- 時尚與流行文化商業旺區:
- 其他主要商業圈:
- 崗頂商圈
包括天河區崗頂一帶和石牌東路與天河路交界段一帶,華南地區最主要的電腦以及電子產品和耗材交易市場 - 站西路以及火車站一帶服裝批發商業區
- 海珠廣場—一德路海味以及玩具批發商業區
- 布匹交易市場商業圈
位於新港西路與東曉南路一帶
- 崗頂商圈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廣州市商業網點發展規劃(2003-2012)主報告(下篇:背景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商務部市場建設司
- ^ 吳康敏, 張虹鷗, 王洋, 吳旗韜, 葉玉瑤. 廣州市多類型商業中心識別與空間模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 地理科學進展, 2016, 35(8): 963-974
- ^ 南方日報:廣州為什麼是全世界唯一千年不衰商業城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手機新浪網 2018-02-12
- ^ 全, 漢昇. 中國經濟史研究(下). 臺灣: 稻鄉出版社. 1991. ISBN 957-9405-23-9.
- ^ 劉, 志偉. 贡赋体制与市场:明清社会经济史论稿. 中華書局. 2019 [2020-05-22]. ASIN B0824Z94TL. ISBN 9787101136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 ^ 陳春聲. 劉志偉. 贡赋、市场与物质生活 ———试论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 (PDF).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 第 25 卷 (第 5 期): 65-81 [2020-05-22]. doi:10.13613/j.cnki.qhdz.00188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5-26).
- ^ 白銀進出口與明清貨幣制度演變[失效連結] 杜恂誠,李晉《中國經濟史研究》(京)2017年第3期,第5-22頁
- ^ 他擁有本位的風象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迷寂地
- ^ 廣州市志·對外貿易志 I
- ^ 廣州市志·對外貿易志II
- ^ 宋代廣州就有八大「衛星城」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卜松竹 廣州文史
- ^ 潘, 志賢; 梁, 德華. 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 香港中文大學. 2019: 6 [2020-05-19]. ISBN 978-988-237-1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 ^ 劉, 志偉. 贡赋体制与市场:明清社会经济史论稿. 中華書局. 2019 [2020-05-22]. ASIN B0824Z94TL. ISBN 9787101136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6).
- ^ 廣州城市空間結構演變下的住區分布研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曾珏霞 《城市觀察》2010年第5期
- ^ 廣東民政歷史大事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6-02-06.
- ^ 廣州近代都市計畫歷史研究[永久失效連結]
- ^ 廣州市城市建設檔案館, 廣州市規劃局; 廣州建築師學會. 五羊城脉: 1911-1949广州城市建设..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2. ISBN 9787218073200.
- ^ 廣州市志·日用工業品商業志
- ^ 中國服務業改革的起步:以廣州為個案的歷史考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歐陽湘 2019-07-23
- ^ 從中心區購物到區域型商業崛起 廣州商圈二十年演變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廣州樂居 2017-08-09
- ^ ([//web.archive.org/web/20200526185252/http://www.gzlib.gov.cn/gzrw/47277.j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政要篇·陈济棠]“南天王”与老广州的黄金时代] 廣州圖書館 2006-10-23
- ^ 22.0 22.1 廣州市志·商業志
- ^ 《廣州市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0-04-10
- ^ 廣州天河 引領創新發展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 ^ 廣州白雲商圈強勢崛起 即將迎來區塊發展黃金階段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房天下 2020-05-20
- ^ 番禺:將成廣州的「浦東」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網易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