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徐道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道覺(英文:Tao-Chiuh Hsu;1917年—2003年),著名美籍華人細胞生物學家。徐道覺曾擔任美國細胞生物學會主席,是該學會首位華人主席[1][2]。徐道覺並有「哺乳動物細胞遺傳學之父」(「Father of Mammalian Cytogenetics」)之稱[2][3]

生平

[編輯]

1917年4月17日,徐道覺生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1932年,徐道覺畢業於位於杭州的浙江省立一中(即今杭州高級中學)。同年,徐道覺考入位於杭州的浙江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當時由浙江大學代辦)[1]。1936年至1941年,徐道覺就讀於國立浙江大學農學院,並於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畢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中國著名遺傳學談家楨是徐道覺大學期間的教授。徐道覺本科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被談家楨選為講師,留校任教(當時同為談家楨助教的還有劉祖洞項維[4]。徐道覺並在談家楨指導下攻讀遺傳學研究生課程,獲得理學碩士學位[1]

1948年,徐道覺赴美國留學[1]。1951年,徐道覺獲得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亦稱:德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世紀50年代早期,徐道覺在德州大學醫學院(加爾維斯敦市;英文: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曾師從查爾斯·伯梅瑞特(Charles Pomerat)。1953年,徐道覺被聘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1955年,徐道覺成為德州大學安德森醫院和腫瘤研究所(今為安德森癌症中心;英文: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位於休斯敦市)實驗細胞學研究室(後易名為細胞生物學研究室,亦位於休斯敦市)的主任。1955年,徐道覺升任副教授;1961年,晉升為正教授。1980年,徐道覺成為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首席教授(首任)。徐道覺服務安德森癌症中心超過30年。

2003年7月9日,徐道覺因癌症病逝於他所工作過的德州大學安德森醫院,享年86歲。

學術成就

[編輯]

徐道覺在哺乳動物細胞遺傳學領域有多方面的貢獻,按時間順序主要有:

  1. 1952年,徐道覺不經意間發現採用低滲溶液預處理人類染色體製片能得到分散得非常好的分裂中期染色體,從而為精確確定人體染色體數目以及其他哺乳動物染色體數目奠定了有效方法。[5]
  2. 1961年至1963年,徐道覺成功地誘導染色體特定位點的斷裂,最早報告了染色體的「脆性位點」。
  3. 1971年,徐道覺建立了染色體C顯帶技術。
  4. 1983年,徐道覺提出誘變劑敏感性與環境因素致癌作用相關的假說,該假說於1989年被實驗證明。
  5. 1992年,徐道覺建立了測量抗氧化劑效率的可行方法。

徐道覺一生中最大的學術業績是開創了能精確確定人體細胞染色體常數的方法。這種在染色體製片過程中採用低滲生理溶液預處理的方法是徐道覺在不經意間發現的[5]。然而,可惜的是徐道覺錯過了精確確定人體染色體常數的機會[1][5]

1995年的《美國醫學遺傳學報》刊登了徐道覺的自傳,長達22頁。其中顯示至1995年,徐道覺已經發表有338篇論文和著作[6]。2001年1月的私人通信中顯示徐道覺的論文約有400篇[1]

榮譽

[編輯]

徐道覺曾被推選擔任第13屆美國細胞生物學會主席(1973年—1974年)[2]美國細胞生物學會(英文: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縮寫:ASCB)代表了世界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的的最高水平,歷屆主席人選中不乏細胞生物學的泰斗級人物,包括2009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布萊克本(ASCB 1998年主席)。

徐道覺也是少數能擠入美國學術主流華人領袖級人物,其他華人美國學會主席包括:

徐道覺曾獲得1996年的UTMB GSBS傑出校友獎(1996 Distinguished Alumnus Award)。徐道覺也曾獲得紐約國際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New York)的傑出成就獎。

參考連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徐道觉 Tao Chiuh Hsu (aspx). 萬方資料庫. 2007年7月 [2010年10月2日] (中文). 
  2. ^ 2.0 2.1 2.2 Bill R. Brinkley. T.C. Hsu.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Nov 14, 2010 [2010年10月2日]. (原始內容 (cfm)存檔於2007年7月15日) (英語). 
  3. ^ S. Pathak. T.C. Hsu: In memory of a rare scientist (PDF). Cytogenet Genome Res. 2004年, 105: 1–3 [2010年10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年11月4日) (英語). 
  4. ^ 高沛之(復旦大學教授). 阳明馆. 復旦大學. [2010年10月2日]. (原始內容 (html)存檔於2011年2月1日) (中文). 
  5. ^ 5.0 5.1 5.2 周煥庚. 人类和哺乳类细胞遗传学发展的转折. 遺傳 HEREDITAS (Beijing). 1982年, 4 (4): 36–38 [2010年10月2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 
  6. ^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59:304-325 (1995)

參見條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