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右翼 (德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意識形態

[編輯]

從歷史上看,新右翼與威瑪共和國有關。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威瑪共和國右翼理論家公開拒絕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議會支持的專制政權德意志特殊道路。 他們對崛起的納粹主義的看法依舊矛盾,並促成了1933年納粹奪權之前的激烈政治內鬥。新右翼的幾位成員還提到了一些被視為法西斯先論家的政治人物,如喬治·索雷爾維爾弗雷多·帕累托羅伯特·米契爾斯尤利烏斯·埃佛拉何塞·安東尼奧·普里莫·德里維拉。有些人甚至以安東尼奧·葛蘭西等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和他的文化霸權思想為基礎。

從文本上看,新右翼挑戰了啟蒙運動的原則,例如人權學說背後的多元化和社會平等。新右翼貶低1968年抗議女權主義的理想,拒絕接受多元文化社會並尋求加強「民族認同」。 因此,他們更傾向於歷史修正主義,並反對他們所謂的德國對大屠殺的「罪惡崇拜」。 根據羅傑·格里芬英語Roger Griffin的說法,新右翼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與他們的前輩一樣具有深刻的文化悲觀主義。提到種族民族主義,該運動尋求的避難所不是傳統價值觀的恢復,而是根據古遺傳學概念的「民族重生」。[1]

德國新右翼將法國的新右派(Nouvelle Droite)視為一場政治運動,並且與其在總體政治立場上有些相似,其中包括阿蘭·德·拜諾瓦倡導的反美情緒。 然而,在宗教上,他們與法國新右翼的新異教傾向與許多新右翼成員的基督教背景相反,儘管該運動也包括神秘團體。

另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agt, Faschismus-fascismo | cubaleman- cubano y alemán. Duisburger Institut für Sprach- und Sozialforschung – Der umstrittene Begriff des Faschismus. [2023-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