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深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深秀(1849年4月24日—1898年9月28日),初名毓秀同治十三年甲戌改名深秀漪邨會試硃卷作衣純),又用里名自號儀村孴孴子山西絳州聞喜縣人。生於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二日(1849年4月24日)戌時,行一,大行二,民籍,以廩生中式同治九年庚午科本省鄉試舉人第三名,以員外郎分刑部學習,會試中式第266名貢士,著有《晉中國都考》、《山西星度譜》、《聞喜縣志疑存文鈔》、《雪虛聲堂詩鈔》3卷(光緒8年刻本)。[1]

他是「戊戌變法」中的重要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

生平

[編輯]

12歲為縣學附生。光緒八年,張之洞聘為令德堂(用以教全省士以經史考據詞章義理之學)院長。光緒十五年考中進士,殿試名列三甲末次。同年五月,任刑部候補員外郎[2],累遷郎中。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山東道監察御史。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因俄羅斯要求中國割讓旅順大連灣,上疏請聯合英國日本拒俄。楊深秀在上奏中說道:

頃聞日人患俄人鐵路之逼,重念唇齒輔車之依,頗悔割台,相煎太急。大開東方協助之會,願智吾人士,助吾自立,招我遊學,供我經費,以著親好之實,以弭夙昔之嫌。經其駐使矢野文雄函告譯署。我與日人隔一衣帶水,若吾能自強復仇,無施不可;今我既弱未能立,亟宜因其悔心,受其情意。(收於明清檔案館編『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p.248。上奏日期為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

時人均知楊深秀國學根底深厚,卻不知他也明瞭世界局勢,均感驚服。

同年春,參加保國會活動,結識康有為。夏,戊戌變法開始。與徐致靖先後上疏請更改文體,不採用八股文。被盈廷、禮部尚書許應騤多番阻撓。又上書建議設立譯書局、派皇室遊歷各國、派遣留學生,均被採納。面試京朝官,每日見20人,試用當中人才,罷免老庸愚不通時務的人,引起不滿。同時,他積極幫助、讚揚實行新政者,為他們上書或辯白,如湖南巡撫陳寶箴被守舊黨彈劾,為楊深秀即為其剖辨。

戊戌政變的前一日,八月初五(9月20日),楊深秀上奏奏請「與英、美、日合邦」,楊深秀說:[3]

昨又聞英國牧師李提摩太,新從上海來京,為吾華遍籌勝算,亦云今日危局,非聯合英、美、日本,別無圖存之策。……況值日本伊藤博文遊歷在都,其人曾為東瀛名相,必深願聯結吾華,共求自保者也。未為借才之舉,先為借箸之籌。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誠天下蒼生之福矣。(『戊戌變法檔案史料』p.15)

八月初六(9月21日),慈禧太后訓政,其後楊深秀深詰皇上被廢的原因,固請慈禧撤簾。八月初九(9月24日),在宣武門聞喜會館被捕。八月十三日(9月28日),與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康廣仁同被問斬,合稱「戊戌六君子」。是被禍六君子中自正途入仕且為唯一的高官,本不當死,惟因詰問慈禧得咎。

註釋

[編輯]
  1. ^ 《楊深秀會試硃卷》。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光緒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見新科進士。……戶部候補員外郎毛慶蕃、著以員外郎即用。內閣即補侍讀紹昌、著仍歸原班補用。戶部七品小京官陳廷鑒、著以原班用。刑部學習員外郎楊深秀、著俟學習報滿。作為候補員外郎後。以該部員外郎即補。分發四川道員張華奎、著仍發原省以道補用。余著歸班銓選。
  3. ^ 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一書指出,楊深秀的「合邦」構想,是由康有為所指使,而在康有為的背後,則有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與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在幕後策劃。雷書指出,慈禧太后是在八月初四(9月19日)自頤和園返回紫禁城後,發現了這一計畫,才當機立斷發動政變,阻止了「合邦」的計畫。按照李提摩太向康有為的建議,是要中美英日四國將軍事、財政、外交等權力交給一個「百人委員會」來管理,建立一個比現在歐盟更緊密結合的聯邦,藉以對抗俄國,這在當時是完全不切實際的。但身為高級知識份子的李提摩太卻向康有為提出這種建議,動機令人懷疑,可能是以合邦為名,誘使中國先交出軍事、財政、外交等權力,使中國完全掌握在外人手中。因此李提摩太「合邦」的計畫,可以說是一個外交的騙局,利用康有為、楊深秀等人對國際知識所知有限的弱點,誘騙康有為等人與光緒將中國各種重要權力交給外國人,任由外國操控宰割。然而,慈禧在9月21日訓政當天頒佈的捉拿康有為的上諭中並未提到康有為賣國,只說:「諭軍機大臣等:工部主事康有為結黨營私,莠言亂政,屢經被人參奏,著革職,並其弟康廣仁,均著步軍統領衙門拿交刑部,按律治罪。」此外,楊深秀和宋伯魯都曾上奏倡議四國合邦,但慈禧在戊戌政變之後定他們的罪中都未提到他們這條罪名;宋伯魯的罪名是「濫保匪人」、「聲名惡劣」,楊深秀的罪名是與康有為結黨。雷家聖指出這是因為慈禧當時還不知道英、美、日等國的參與程度,如果貿然指責英、美、日等國,外交糾紛更難收拾,故只能以含混之罪名帶過。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64》,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編輯]
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 · 林旭 · 楊銳 · 楊深秀 · 劉光第 · 康廣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