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廟 (鹽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0°24′20″N 120°32′31″E / 30.40556°N 120.54194°E / 30.40556; 120.54194

鹽官海塘及海神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浙江省海寧市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307
登錄2001年
保護歷史

海神廟,當地俗稱廟宮,位於浙江省海寧市鹽官鎮,是祭祀「海之神」的敕建祠廟。始建成於雍正九年(1731),占地四十畝,有中、東、西三路,歷經戰亂破壞,現只存中路,占地約九畝。2001年,與鹽官海塘一同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編輯]

錢塘江潮差大,河床平緩,河口呈喇叭狀,形成波濤洶湧的涌潮現象,尤以海寧鹽官一帶為最。為保障人口稠密、經濟富庶的等地免受潮水倒灌之侵襲,歷代政府重視在錢塘江北岸修築海塘[1][2]:23

雍正二年(1724),錢塘江海塘潰堤,雍正帝下令修繕工程,並要求沿海居民敬神。雍正七年(1729),錢塘江潮汛一度緊急,最終轉危為安,雍正帝於是敕封「寧民顯佑浙海之神」,撥白銀十萬兩,命李衛在鹽官主持建造海神廟。廟宇建於海寧城牆春熙門內,雍正八年(1730)春動工,九年(1731)冬告成。乾隆二十四年(1759)改東道院為杭州府東海防同知署。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大量建築毀於兵災,僅存大門外東西石牌坊、院內台階、石柱及御碑亭。同治十二年(1873)浙江巡撫楊昌濬大規模重建。[2]:20,181[3][4][5]

中華民國初年,東路改作中學校舍,西路為塘工局使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建築受到嚴重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用作糧油備戰倉庫,1982年後移交文化部門管理。1990年起進行多番維修和重建,至1999年完工。[3][4]

建築[編輯]

海神廟最初建造時占地四十畝,有中、東、西三路。中路中軸線建有歌舞樓(戲樓,三間)、慶成橋、大門(三間,門外有東西石牌坊,東坊外題額「保厘東海」、內題額「雨陽時若」,西坊外題額「作鎮南邦」,內題額「仁智長寧」)、儀門(三間,門前左鐘樓、右鼓樓)、大殿(五間,加上圍廊為七間,殿前有左右配殿各三間)、御碑亭和寢殿(殿前有左右配殿,與寢殿的規模均不詳);西路布置風神殿、高軒、水仙閣等;東路建有齋宿廳、天后宮、道院等。同治年間重建中路戲台、大門、儀門、正殿及殿前左右配殿,其中儀門和正殿前左右配殿規模改為五間,寢殿及殿前東西配殿未重建,另在東路重建天后宮五間和道院,西路重建水仙閣三間和齋廳。建築風格南北合璧,遵循官式規格,又融入江南本地手法。建築材料大量使用漢白玉,乃通過大運河從別處運來。[6][2]:181[3][7][5]

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副階周匝,門前有月台伸出,欄板、檐柱等使用漢白玉石料,殿內主祀浙海之神,配祀錢鏐伍子胥。東西配殿從祀張夏晏戍仔等人神。御碑亭為八角重檐攢尖頂,上覆黃琉璃瓦,亭內有漢白玉石碑,正反兩面分別鐫刻雍正帝《御製浙江海神廟碑文》和乾隆帝《御製閱海塘記》。大門外兩側有漢白玉石獅,雕刻精美,有「江南第一獅」之稱。[3][6][2]:181[4]

現存建築只剩中路,占地約6000平方米(九畝)。南側廣場上建有戲台(復建)、水池(原為河道的一部分)、慶成橋、漢白玉牌坊。山牆內依次有大門、儀門(木構建築復建)、東西配殿(復建)、大殿、御碑亭(木構建築復建)。[3][4]

民間傳說[編輯]

「一日兩潮」的錢塘江涌潮

鹽官人將海神廟稱為「廟宮」。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說:康熙帝本欲將皇位傳給十四皇子胤禎,然而四皇子胤禛密謀將傳位詔書中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于四子」,從而繼位,即雍正帝。胤禎為此憤恨而死[a],化成鬼魂,纏繞雍正不休。雍正只好許諾,為十四弟在號稱「上有天堂、下有杭」的杭州也建一座皇宮,且「一日兩朝」,勝過自己在北京紫禁城每天只有一,胤禎這才不再作祟。雍正將皇宮建在鹽官[b],把「一日兩朝」變成「一日兩」,這就是海寧廟宮的由來。[8]

注釋[編輯]

  1. ^ 胤禎實際死於雍正帝死後二十年。
  2. ^ 自明朝初年至清朝中前期,海寧隸屬於杭州。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涌潮.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000-7958-3. 
  2. ^ 2.0 2.1 2.2 2.3 翟均廉 (編). 海塘录. 錢塘江文獻集成 第2冊. 杭州: 杭州出版社. 2014. ISBN 978-7-80758-204-5. 
  3. ^ 3.0 3.1 3.2 3.3 3.4 黃滋. 浙江海宁海神庙及其维修设计. 纪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论文集. 杭州: 西泠印社. 1999: 264-273. ISBN 7-80517-437-7. 
  4. ^ 4.0 4.1 4.2 4.3 海寧市政協文教衛體與文史委員會 (編). 海宁历史文化遗存.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68. ISBN 7-213-03424-3. 
  5. ^ 5.0 5.1 《浙江巡撫楊昌濬為建復海神廟工程完竣懇恩頒給匾額以酬靈貺摺子》(載《申報》1875年1月15日):「迨經兵燹,僅存四陛石柱,並御碑亭一所。左右石坊二座亦欹斜。因舊基寬大,全行興辦需費甚巨,委員勘估,擬請擇要建復。……塘工局派委候補道戴盤候補知府李審言,督率委員紳士購料興工,建復正殿五楹,左右配殿各五間,修廊六十間,大門三間,儀門五間,旗杆二枝,戲台一座。廟以東建天后宮五間,後建道士院並群房各三間。廟以西建水仙閣三楹,後建齋廳,並群房各三間。周圍繚以土垣,內砌磚牆一道。共計工料銀三萬六千兩,此外清基打牆及置造神龕、匾對、置器具,一切約銀九千兩,統共用銀四萬五千餘兩。於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動工,十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完竣。」
  6. ^ 6.0 6.1 方觀承(纂). 两浙海塘通志.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 233-234 [1751]. ISBN 978-7-80715-984-1. 敕建海神廟,在春熙門內,國朝雍正七年九月奉上諭(恭紀卷首)敕建,浙江總督李衛奏請委原任布政使張適、原任知府蔣杲、王坦監修,擇海寧縣治之東購買民地四十畝,啟建正殿五楹,崇奉敕封寧民顯佑浙海之神,以唐誠應武肅王錢鏐、吳英衛公伍員配享,左右配殿各三楹,以越上大夫文種、漢忠烈公霍光、晉橫山公周凱、唐潮王石瑰、昇平將軍胡暹、宋宣靈王周雄、平浪侯捲簾使大將軍曹春、護國宏佑公朱彝、廣陵侯陸圭、靜安公張夏、轉運使判官黃恕、元平浪侯晏戍仔、護國佑民永固土地彭文驥、烏守忠、明寧江伯湯紹恩、茶槽土地陳旭從祀。周廻夾以修廊,中為甬道,前為儀門三楹,大門三楹,左鐘樓,右鼓樓,門臨河,承以石樑曰慶成橋,橋南歌舞樓三楹,繚以粉垣,辟左右為廣衢,表以二石坊。殿後為重門,進內正中恭建御碑亭,敬勒聖制海神廟碑文。後為寢殿,上構岑樓,東西配殿。由正門之東啟門而入為天后宮,前為齋宿廳,後為道院。正殿之西為風神殿,後有池有亭,池上為平橋,三折而度,內為高軒,為重門,後為水仙閣。規制崇閎,氣象軒翥。經始於雍正八年三月,明年十有一月訖工。十一年正月欽頒御書福寧昭泰四字一幅,制額恭懸正殿,二月遣內大臣海望、直隸總督李衛告祭,乾隆四年六月欽頒御書清晏昭靈四字匾額,恭懸正殿。 
  7. ^ 浙江省文物局 (編). 大运河遗产 上. 浙江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叢書.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2: 116. ISBN 7-80715-818-2. 
  8. ^ 陸殿奎 (編).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 嘉兴市故事卷. 杭州: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1: 70-71. ISBN 7-5339-0408-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