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十二渠
漳水十二渠,又名引漳十二渠、漳水渠、西門渠,戰國初期魏國的西門豹、史起修造,是以漳水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1]。此渠引漳水溉鄴(今河北省南端磁縣、臨漳縣一帶),以富魏之河內[2],為魏國初年強盛之基礎。
開鑿者
[編輯]《史記》等記載,引漳十二渠創建人為魏文侯時鄴令西門豹。但是,《呂氏春秋·樂成》載,引漳十二渠為魏襄王時鄴令史起修建,在西門豹後約一百餘年,並批評西門豹不知引漳灌田,《漢書·溝洫志》採用這一說法。也有人認為今本《史記·河渠書》已非原文,而是後人根據《漢書·溝洫志》改竄而成的贗品,西門豹引漳事不可信,始開渠者應為史起。
後人多調和兩說,認為「西門溉其前,史起灌其後。」(晉左思《魏都賦》)。今河南安陽北40里豐樂鎮之東,東漢時建有西門豹祠,明代加入史起,成為「二大夫祠」,現尚存遺蹟。
河伯娶婦
[編輯]戰國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變法。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00年)[3],西門豹任鄴令。鄴人為水患所苦,地方豪吏與巫祝勾結,以河伯娶婦愚弄人民。西門豹至鄴,廢之。興建水利,開鑿十二支渠,引漳河水灌田,改良土壤,發展生產。並寓兵於農,存糧於民。[4]
史起續修
[編輯]魏襄王時期,鄴令史起決漳水以灌溉鄴田。當時,鄴民大怨,欲凌辱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魏王乃使他人繼續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與歌之曰:「鄴有聖令,時為史公,決漳水,灌鄴旁,終古斥鹵,生之稻粱。」[5][2]
河道
[編輯]第一渠首在鄴西十八里,相延十二里內有攔河低溢流堰十二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開引水口,設引水閘,共成十二條渠道。灌區不到十萬畝。漳水渾濁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鄴地因而富庶。
東漢末年,曹操以鄴為根據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道攔河堰,並改名為天井堰。基本上是十二堰的重修,稱為十二墱。「又堨漳水,迴流東注,號天井堰。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源分爲十二流,皆懸水門。」[6]
東魏天平二年(535)改建為天平渠,並成單一渠首,灌區擴大,後變稱萬金渠。
隋唐後,形成以漳水、洹水(今安陽河)為源的灌區。唐代復修天平渠,並開分支,灌田十萬畝以上。清代、民國時有修複利用。
1959年,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庫。兩岸分引庫水,灌田數百萬畝,代替了古灌渠。
影響
[編輯]十二渠不僅使鄴城因灌溉而連年豐收,並且減輕漳水氾濫的威脅。令西漢到隋代幾百年間,鄴城安陽一帶繼續為政經重地,袁紹、曹操、東魏、北齊曾都鄴城。
漢代有長吏以為十二渠橋經絕馳道,欲合渠水,且至馳道合三渠為一橋。鄴的人民父老反對長吏,認為曾經的名吏西門君所留下的遺產不可以被輕易改動,長吏最終聽從並擱置了計劃[4]。
參考文獻
[編輯]- ^ 中國文化研究院. 中國古代水利 西門渠. 燦爛的中國文明 網站. [2017-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2).
- ^ 2.0 2.1 漢書 溝洫志
- ^ 史記 魏世家
- ^ 4.0 4.1 s:史記三家註/卷126#西門豹
- ^ s:呂氏春秋/卷十六#樂成
- ^ 水經注 濁漳水 清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