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掃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慢速的隔行掃描

隔行掃描(英語:Interlaced)是一種將圖像顯示在掃描式的顯示設備上的方法,例如陰極射線管(CRT)。相比逐行掃描,隔行掃描佔用頻寬比較小。掃描設備交換掃描偶數行和奇數行。在PAL制式NTSC制式中,都是先掃描奇數行,即奇數英語Field (video),通稱「上場優先」。

描述[編輯]

非隔行掃描的掃描方法(即逐行掃描)通常從上到下地掃描每圖像。這個過程消耗的時間比較長,陰極射線的螢光衰減將造成人視覺的閃爍感覺。當頻寬受限,以至於不可能快到使用逐行掃描而且沒有閃爍效應時,通常採用一種折衷的辦法,即每次只傳輸和顯示一半的掃描線,即英語Field (video)。一場只包含偶數行(即偶場)或者奇數行(即奇場)掃描線。由於視覺暫留效應,人眼不會注意到兩場只有一半的掃描行,而會看到完整的一幀。

假設使用直接驅動的CRT顯示器,那麼如果不使用隔行掃描,就需要採用下面的方式之一:

  • 將傳輸頻寬加倍,按幀而不是按場傳輸圖像。這能夠提高一點圖像品質,提供的有效解析度和閃爍速率是相同的。
  • 使用相同的傳輸頻寬,按幀傳輸解析度為原來一半的圖像。這時候圖像細節較少了,閃爍速率仍舊相同。
  • 使用相同的傳輸頻寬,按幀傳輸圖像,但是幀率為隔行掃描場率的一半。這時閃爍速率降低一半,眼睛非常容易產生疲勞的感覺。
  • 和前一個相同,但是使用一個數字緩存將同一幀顯示兩次。這時閃爍速率相同,但是運動看起來會不是那麼平滑,影響視覺質量。

通常有一種誤解是,偶場和奇場是由同一幀分拆得來的。實際上,攝像機採集的方式和隔行掃描顯示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當攝像機採集圖像時,偶場和奇場不是同時採集的。例如在一個每秒50場的攝像機中,第122行和124行的採集在第121行和123行的採集大約1/50秒之後進行。所以如果把一個偶場和奇場簡單的拼合在一起,水平方向的運動會造成兩場邊界上不能完美的拼合。

在當代的顯示器和電視中,由於非隔行掃描顯示的刷新率的提高,使用者已經不會再感覺到閃爍現象,因此,隔行掃描技術逐漸被取代。

廣播電視[編輯]

缺點[編輯]

交錯式影像從拍攝、傳輸到儲存都是使用交錯格式,相鄰的場被拍攝的時間並不相同,相鄰的兩個場並不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因此若是在使用漸進式掃描的顯示器上播放交錯式影像,在畫面中有移動的部份將會產生橫線的鋸齒狀線條。若是兩個場剛好是場景交換,那麼會出現兩個場景同時出現的鬼影現象。因此在這種情形下需要去交錯來將交錯式影像轉換為漸進式影像。

另外在影像中若是有細小的橫向線條,線條的高度差不多就是一行掃描線左右,那麼這個橫線出現在了其所在的場,但是下個場卻又消失,人們看起來這條橫線是在「顫抖」的現象。例如:螢幕上的小字體的橫向筆劃或是遠方穿著橫向條紋衣服的人物。針對這種現象,通常會加入一個低通濾波器(low pass filter,LPF)去將這些高頻的部份濾除掉。但是這將使得畫面看起來比較模糊。

參見[編輯]

  • 逐行掃描:影像的顯示從螢幕上方到下方一條一條不跳行掃描所呈現出來,跟交錯式掃描(或稱隔行掃描)完全不同。
  • 去交錯:將交錯式掃描訊號(interlaced video signal)轉換成非交錯式掃描(non-interlaced)訊號,業內一般稱之為「去場」。
  • Telecine:一種使用交錯掃描的方式來將電影的幀速率轉換成電視幀速率的方法。通常在NTSC制式裡面較多採用,因為24轉換到29.97的幀速率,需要使用一種叫做pulldown的運算規則。而在PAL制格式的轉換中,通常直接將24轉換成25幀,由於只相差1幀,便忽略不計了。
  • Federal Standard 1037C:defines Interlaced scanning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