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隕擊坑
外觀
行星 | 火星 |
---|---|
區域 | 南海區 |
坐標[錨點失效] | 75°06′S 157°54′W / 75.1°S 157.9°W |
火星方格列表 | 火星南海區 |
直徑 | 91 公里 |
命名 | 奧斯鮑恩·雷諾 |
雷諾隕擊坑(Reynolds)是火星南海區的一座撞擊坑,位於塞壬高地最南端,其中心坐標為南緯75.1、西經157.9度,直徑91公里(65英里),它的名稱取自英國物理學家奧斯鮑恩·雷諾(1842年-1912年),1973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行星系統命名工作組批准接受[1]。
表面特徵
[編輯]在冬季,會積聚大量的霜凍,它們直接凍結在永久極冠的表面,形成一層層由塵埃和沙粒覆蓋的的水冰層。這種沉積層最初是一層含塵埃的二氧化碳霜,在冬季會重新結晶並變得更緻密。裹挾在霜凍的塵埃和沙粒慢慢下沉。到春季氣溫上升時,霜凍層已變成一層約3英尺厚的半透明冰,覆蓋在深色沙塵底下。這種深色物質吸收光線並導致水冰升華(直接變成氣體),最終大量氣體積聚,壓力膨脹。當找到一處薄弱點時,氣體就會逸出並吹出塵埃。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60公里(100英里)[2]。有時可以看到被稱為「蜘蛛」的深色通道[3][4][5],當這一過程發生時,表面似乎覆蓋著黑點[2][6],這些特徵可在下面一些圖片中看到。
另請查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 Reynolds. usgs.gov.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4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3).
- ^ 2.0 2.1 Gas jets spawn dark 'spiders' and spots on Mars icecap | Mars Odyssey Mission THEMIS. [202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 ^ Benson, M. 2012. Planetfall: New Solar System Visions
- ^ 存档副本. [202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4).
- ^ Kieffer H, Christensen P, Titus T. 2006 Aug 17. CO2 jets formed by sublimation beneath translucent slab ice in Mars' seasonal south polar ice cap. Nature: 442(7104):793-6.
- ^ Thawing 'Dry Ice' Drives Groovy Action on Mars.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2022-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9).
推薦閱讀
[編輯]- Grotzinger, J. and R. Milliken (eds.). 2012. Sedimentary Geology of Mars. SE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