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電動力學導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作者大衛·格里菲斯 (物理學家)
類型非小說類文學作品
語言英語
主題電磁學
發行資訊
插圖Derek Bacchus
出版機構Pear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1981, 1989, 1999, 2013, 2017
出版地點美國
頁數599
規範控制
ISBN978-1108420419

《電動力學導論》是物理學家David J. Griffiths編寫的教科書。它通常被視為電動力學的標準本科教材, [1]它最初是講義,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完善。 [2]其最新版本是第四版,由培生集團於 2013 年出版,於 2017 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再出版。本書只使用SI 單位MKS約定)。附錄 C 中給出了 SI 和高斯單位之間的轉換表[3]

格里菲斯說,他將出版商從培生出版社改為劍橋大學出版社,是為了降低這本書的價格 [2]他也確實這麼做了。 (請參閱右側框中的 ISBN。)

內容[編輯]

封面是一張黑板上手寫的關於電磁的泊松方程的圖片。第一張內封面包含矢量恆等式、笛卡爾坐標球坐標坐標中的矢量導數,以及矢量微積分的基本定理。第二張內封面包含電動力學的基本方程、一些基本常數的公認值以及球坐標柱坐標的變換方程。 [3]

目錄(第四版)[編輯]

反響[編輯]

邁阿密大學(俄亥俄州)教授 Paul D. Scholten 認為,本書第一版對電動力學基礎進行了精簡但並不深入的介紹。沒有提及超導或電漿體物理等特殊主題。在這本書格里菲斯並沒有給出書中所有奇數問題的答案。第一版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非正式的、甚至是情緒化的語氣。作者有時直接提及讀者。物理學本身被當成是主要焦點。詳細推導並解釋了方程,同時指出了常見的誤解。 [4]

阿拉巴馬大學電氣工程系的 Robert W. Scharstein 表示,第三版中使用的數學足以傳達主題,書中的問題是有很價值的教學工具,不會涉及「只需要將數值代入公式或算式中,而無需深入理解問題的背景或原理。」這樣的問題。 」儘管電氣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其職業生涯中不會遇到複雜的邊值問題,但這本書對他們也很有用,因為它強調概念物理本身而不是數學問題。他認為,通過這本書,可以跳過更多涉及數學的部分,轉向概念上更有趣的主題,例如對天線的研究。此外,此書語氣清晰且有趣。這本書「重燃」了他教學這門學科的熱情。 [5]

書中使用的手寫體r。

韋伯州立大學(猶他州)物理學副教授Colin Inglefield評論說,第三版以其非正式和對話的敘述風格而著稱,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其章節順序和內容都比較標準,與同級別教材相似。第一章對很重要的向量微積分進行了回顧,這對於理解該主題至關重要。另外大多數其他作者,包括那些針對更高級讀者的作者,將源點到場點的距離表示為, Griffiths 使用手寫體 (見圖)。 [note 1]與一些同類書籍不同,本書的數學複雜程度並不是特別高。例如,格林函數沒有被提及。相反,他強調物理直覺和概念理解。另外,作者很細心地指出了常見的誤解以及錯誤。此書不包含利用計算機的練習。儘管如此,它對於物理學本科教學來說是完全足夠的。截至 2005 年 6 月,Inglefield已使用這本書進行了三個學期的教學。 [6]

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家Yoni Kah) 和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Adam Anderson 表示,此書為物理研究生成績考試(物理 GRE) 電磁學部分中除電路分析之外的所有材料提供了可靠的分析。 [7]

版本[編輯]

參見[編輯]

註解[編輯]

  1. ^ 格里菲斯的里德學院faculty website 包含了一個用來創建手寫體的LaTeX腳本.

參考[編輯]

  1. ^ Notes from the Outside Special: Meet David J. Griffiths (PDF). The Dilated Times: The newsletter of the Drew University Society of Physics Students 13 (2). Spring 2003: 4–5 [2018-08-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4-22). 
  2. ^ 2.0 2.1 Greg Bernhardt. Interview with a Physicist: David J. Griffiths. Physics Forum Insights. September 17, 2016.
  3. ^ 3.0 3.1 Griffiths, David J.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4th.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earson. 2013. ISBN 978-0-321-85656-2.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0」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4. ^ Scholten, Paul D.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by David J. Griffiths. American Scientist. January–February 1982, 50 (1): 79. JSTOR 27851263. 
  5. ^ Scharstein, Robeit W.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3rd edition (Book Review).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 February 2001, 43 (1): 102. Bibcode:2001IAPM...43..102G. S2CID 45624248. doi:10.1109/MAP.2001.920021. 
  6. ^ Inglefield, Coli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 June 2005, 73 (6): 574. Bibcode:2005AmJPh..73..574G. doi:10.1119/1.4766311. 
  7. ^ Kahn, Yoni; Anderson, Adam. Conquering the Physics GR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xvii–xviii. ISBN 978-1-108-40956-8. 

深入閱讀[編輯]

  • Zangwill, Andrew. Modern Electrodyna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ISBN 978-0521896979.  A graduate textbook.

Category:本科教育 Category:電動力學 Category:物理學教科書 Category:電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