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山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中山市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5年12月1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11年3月8日典範條目重審維持
2011年5月27日典範條目重審維持
2011年8月25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基礎條目 中山市屬於維基百科地理主題城市類的基礎條目第五級
條目「中山市」已被列為地理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中國城市專題 (獲評丙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中國城市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中國城市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以下內容移動自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中山市

不知道著名人物的定義是什麼?建議最好去掉。另外,旅遊最好併入文化,不要像旅遊指南--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4 2005年10月24日 (UTC)
一般定義為中山出生並成長的,或祖籍中山的,去掉好象也不好,中山是一個人文的中山,而且中山本來就是以人名命名的城市。我覺得把每個人的簡歷都改短一點,怎樣?旅遊在很多城市都獨立成章的,不過要併入也可以。--長夜無風 15:22 2005年10月24日 (UTC)
今晚把著名人物改進了一下,簡短很多,也比較統一了。中山政府的宣傳資料就定義中山為「名人城市」,我覺得近代湧現的那批名人也應該算是中山的一大特色。--長夜無風 21:07 2005年10月24日 (UTC)
"支持"本人也是中山人,覺得他把中山的文化、歷史、民族的飲食等等都寫得比較全面、詳細和深入,不錯!--靜宣 14:46 2005年10月24日 (UTC)
謝謝啊,一起幫幫手再改進一下啊,做到最好啊。--長夜無風 15:22 2005年10月24日 (UTC)
對啊!中山本來的名是「香山縣」後取孫中山先生名為「中山市」而且中山有「偉人故里」之稱所以不要去掉比較好!努力哦……--靜宣 05:45 2005年10月25日 (UTC)
再提幾個建議:
  1. 地圖最好放到表格內,可以參考一下Wikipedia:專題/中國城市
  2. 應該還有「人口」一節,介紹當地人口組成、語言習慣、宗教信仰等。
  3. 很多內容現在採用列表,最好使用一段段文字敘述更好
  4. 「旅遊」部分是不是可以把中山十景等獨立成篇,而在條目中只是進行一下概述。

--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13 2005年10月25日 (UTC)

修改了一下,發現整篇文章還是有明顯的宣傳性的語氣,有POV嫌疑--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50 2005年10月25日 (UTC)
我對中山沒有認識,但可以提出幾點很濃厚POV/以偏概全的句子:
  • 環境優美,衞生狀況良好,非常適合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這裡改成「適合人們居住」應該就沒問題了,拿了聯合國的人居獎就是證明啊。--長夜無風 17:34 2005年10月25日 (UTC)
  • 中山的市民們一般都喜歡在有閒瑕的早上約幾個親戚朋友上茶樓飲早茶
  • 人們在這裡不單止填飽了肚皮,還順便完成了敘友情,談生意,傳小道消息之類的社交活動
  • 杏仁餅...咀香園最為正宗,...烘烤後製成香噴噴的綠豆餅
  • 還有為數眾多的戲迷票友們組織的業余曲藝社,他們不單止經常邀請一些專業粵劇團來演出,有時也會和臨近村鎮的業餘曲藝社一起聯誼,自娛自樂一番。
以上句子的語感有點不太像百科全書吧!希望有志者可以改善,最終登上特色條目寶座。-- Tonync (talk) 17:01 2005年10月25日 (UTC)
謝謝大家,不過百無一用是書生把我的很多列表都建成新條目,有不妥的地方,比如民歌里的客家山歌鹹水歌鶴歌等,在附近一些城市都有存在,並非只有中山,我只是在列表里說了在中山的分布、情況等,如果要建立新條目時,肯定要重寫的。還有旅遊當中,如果不詳細說說孫中山故居,好象就不是中山了,呵呵。我第一次嘗試編寫特色條目,不足之處還望大家多多給意見,語感方面我會盡力改進的。--長夜無風 17:34 2005年10月25日 (UTC)

終於能夠領會一名香港維基人講的,放上來的條目註定就會「被人改得阿媽都不認得」的那種感覺了。--長夜無風 07:58 2005年10月26日 (UTC)

以上內容移動自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中山市

更為改善

[編輯]

老實說,這個條目和大部分中國大陸城市的條目相比,實在要優秀得多。資料數據詳盡,圖片適合,語氣頗為中立。(杏仁餅不再「香噴噴」而是「經過改良」,很好!:D )不過有幾件事情希望可以得到澄清:

  • 不知道這是否中國大陸社會上的習慣,感覺上條目仍然有很多「口號性」的描述,如「……等13個國家級產業生產基地」、「中國十強、世界百強港口」等,這些雖然可能是相關機構公開標榜提出的,但我不知道這是否適合不加澄清的放在百科全書裏。我查過「國家級產業生產基地」一詞,發現全國只有幾個城市有這樣的稱號,這些稱號的定義也沒有網站介紹;「中國十強港口」零結果;「世界百強港口」搜到的都不能進入。這讓我懷疑這些名稱的中立性和權威性。當局使用這種自稱百科全書固然可以提及,但是我想應該澄清這些稱號的內涵。
  • 請務必提供資料數據出處。人口普查?市政府網站?參見Wikipedia:不要模稜兩可
  • 文內讀到很多「比較~」,如「鄰近~機場,比較方便」、「中山比較重視~的建設」等。這是個人寫作風格的問題,但我覺得這個詞比較多餘,比較少用會比較好。:P
  • 魚米之鄉」的稱號我刪除了,因為全國不只中山有這樣的稱號,算是被濫用了吧。

多謝user:長夜無風努力不懈改進條目,也多謝他耐心聽取我的意見! -- Tonync (talk) 22:00 2005年10月28日 (UTC)

謝謝你看得那麼耐心。
  • 關於「中國十強港口」的介紹,可以參見網頁,是中國港口協會集箱裝分會的統計報告,以前是每年統計一次,現在是每月統計一次,中山一直在10名內。關於「世界百強」,也可以在他們的網頁查到,不過是2001年數據,參見網頁,中國因為製造業發展迅速,在中國國內排名前十的港口擠身世界前十已不奇怪了。中國港口協會是中國的官方協會,它的統計數據應該不會有重大錯誤。或者我可以修正一下,說明是「按貨櫃的吞吐量來計算」。
  • 關於「國家級產業生產基地」,即是「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國家級生產基地」的合稱,建議你用GOOGLE分開來搜,中國報紙、新聞常登的,由國務院各部委審批,比如火炬計劃的各基地就是國家級產業基地,可參見新聞網頁。出自政府喉舌的新華網,裡面就是佛山市順德區向國家部委申請成立國家級產業基地的新聞。
  • 民族構成的數據來自全國人口普查,由國家組織,權威性是有的。而今年的GDP和人口數據來自中山市統計局的報告,也應該有權威性。
  • 「魚米之鄉」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江浙地區,一個是中山、番禺一帶的珠三角地區,也不算非常多。就好象說阿根廷是「足球王國」,那巴西、法國、英國也是足球王國啊。我覺得這個提法去不去掉都沒問題。
  • 我看了你改的地方,有一處是「2004年,中山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10.14元人民幣」,呵呵,伊拉克的城市人均生產總值才可能那麼低啊,其實是我打錯了,應該是「2004年,中山的國內生產總值為610.14億元人民幣」,我打少了一個億(汗……)。還有「中山市因作為中國革命家孫中山而得名」有語病,我也會改回來。

總之非常感謝了,我會在引用到數據的地方,都儘量把出處放上去。--長夜無風 06:33 2005年10月29日 (UTC)

  • 把「比較」那個詞大部分刪掉了,那個詞是因為我覺得中性一點,把以前的「最」等詞替換下來時用的。--長夜無風 08:25 2005年10月29日 (UTC)

關於「廣東四小虎」和「國家級產業基地」

[編輯]
  • 「廣東四小虎」是一個非常古舊的稱謂,誕生於1987年,90年代後期開始,除了一些懷舊的文章,已經沒有報道再提及這個名詞了,因為「廣東四小虎」現在的優勢已經不大。所以我覺得好象沒必要再用一個過時的名詞來說明中山工業的現狀,假如要提及的話,還是加上「曾經」兩字為好。其實讓我第一次有編輯「中山」這個條目的衝動,就是因為看到「廣東四小虎」的緣故,好象有種讓我回到十年前的感覺,呵呵。
  • 在國家級產業基地中,有幾個頗為重要的,比如用「中國燈飾之都」和「中國燈都」在GOOGLE里搜一搜,加起來有3萬個結果,全指中山市古鎮鎮這個地方。在中山縱使普通市民,也能說出列表當中的五六個基地的簡稱。如果覺得太長的話,我可以刪掉一些,只放最出名的幾個上去。

--長夜無風 19:39 2005年10月29日 (UTC)

同行意見

[編輯]

以下內容從「Wikipedia:同行評審」搬至

  • 我看過後覺得大的框架已經建立起來,內容還算詳實,但缺乏整體感。對於工業部分和城市榮譽部分我看可以簡單一些,沒有必要把什麼什麼城,什麼榮譽都寫上,選擇重要的寫就可以了,因為這裡並不是著重政績。另外人物部分也能夠簡單一些,生卒時間就不必要了。歷史有些簡短,也不能前後連貫。文化部分還是不錯--用心閣[[User Talk:用心閣|(對話頁)]] 17:16 2005年11月15日 (UTC)
城市榮譽部分是應Tonync的要求,把總體概述那裡所述的城市榮譽都列明出處,結果我就做成一個表,昨晚新加上去的,今早已經刪減了一部分,你看看還有哪些要刪減的?我是這樣看的,我不覺得那些榮譽單單是政府的政績,那可以很簡明的說明一個城市的總體形象,是整個城市的榮譽。比如威海、大連、青島等中等城市,為什麼在很多人心目中形象那麼好,很大原因也是因為他們和中山一樣獲得過以上那些榮譽。而關於工業的篇幅,因為製造業是珠三角城市的主要產業,珠三角已經變成世界工廠之一,所以在工業方面敘述的比較多,這是和中山的特點有關的。歷史方面為什麼那麼少,也是有原因的,中山清代之前都沒任何名氣的,1949-1978年這段時間也沒什麼值得寫的歷史,所以就造成了你看到的那種情況,我把一些不值得寫上去的東西都寫上去,大家又會覺得我羅索的了。最後謝謝你提的意見,我會參考一下儘量地去改進。--長夜無風 04:31 2005年11月16日 (UTC)

修改完畢,謝謝用心閣的意見。--長夜無風 17:38 2005年11月17日 (UTC)

獲得名人城市美譽?

[編輯]

1。我認為這裡用詞不妥。中山市以孫中山之名為城市名,說是名人城市當然很對。但名人城市這個名稱應該不是獲得的,而是中山市政府在90年代末自己定位的。這個可以在政府文件和新聞報告中看到:市長陳根楷在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地提出了「努力把中山建設成為輕工業和第三產業發達、對外開放與對內輻射並重的文明富庶的現代化名人城市。」

2。「名人城市」應該主要得自於孫中山之名,還有重要名人陸皓東和唐紹儀。根據條目上所列可以看出,其餘名人的歷史影響力都不夠大,要說是因為「一大批名人」才獲得「名人城市」的美譽並不妥當。中山市古代名人的匱乏,就使之落後於眾多城市。要說能比中山名人多的城市還有許多,如紹興、杭州、蘇州、洛陽、荊州、湘潭、長沙、撫州(臨川)、徽州、襄樊等等,不一列舉。但我並沒有聽到其他城市會「獲得這樣的美譽」。

以上是兩點我的看法,並非對中山市名人的不敬,而是希望獲得一些討論。宣傳城市是正確的,我也是如此,前提是有非常確鑿的事實依據。--涓生 19:52 2005年11月25日 (UTC)

認真看了一下,是不妥,我當時在討論區是這樣說的:「中山政府的宣傳資料就定義中山為『名人城市』」(見上面留言),由Tonync修正成「獲得『名人城市』的美譽」加進中山條目里,樓上覺得怎樣改比較適合?--長夜無風 06:58 2005年11月26日 (UTC)
已做修改。--長夜無風 08:24 2005年11月28日 (UTC)
不好意思,這幾天沒來看這個條目。多謝你接受我的建議,同時也多謝你在新條目推薦上對我的條目的支持。涓生 23:49 2005年12月1日 (UTC)

意見:)

[編輯]
  1. 歷史及文化部分缺乏資料來源,例如「香山由原來的下等縣改成與南海、番禺、東莞等縣同列的大縣。」、「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葡萄牙女王宣布澳門為「自由港」」、「當時位於廣州的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將孫中山的故鄉香山縣易名為中山縣。」等字句有必要寫出它們的出處。
  2. 歷史部分,在正式被命名為中山之前那部分,我覺得應該都用「香山」這個名稱為好,而不要「香山」和「中山」混在一起用。
  3.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制改革,我查了行政區劃網([1]),珠海縣(原稱漁民縣)於1952年已經由中山縣劃出([2]),後於1959年重新併入中山,1961年恢復珠海縣。而石岐鎮曾於1953年至1959年間被設為地級市石岐市([3]),算不算是中山的首次設市呢?另外,我將建國後這一段改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山縣曾分別歸屬珠江專區、粵中行政區、佛山專區、佛山地區管轄。1952年和1965年分別從中山縣劃出漁民縣(即後來的珠海縣)和斗門縣,後又陸續劃出部分地方歸番禺縣、順德縣、新會縣,中山的面積減少了43%。1979年開始,中山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採用的形式主要有「三來一補」和與外商合資,1980年開業的中山溫泉賓館是全廣東首家引進外資辦起的賓館。經過數年的發展,經濟有了長足進步,1983年12月經中國國務院批准,中山撤縣置市,為縣級市,由佛山市管轄。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這樣如何?
  4. 地理方面,「中山市現在的地貌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沖積平原和海灘等組成。」這句貌似不妥,其實地貌就不外乎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這幾種,每個地方肯定有山地平地之類的,應該寫出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地貌,要麼是平原,要麼是丘陵。
    至於河流,我覺得改為「河流面積占了中山市全境的8%,包括有岐江、西江的幾條出海口——西海水道、磨刀門水道、洪奇瀝水道、橫門水道、小欖水道、雞鴉水道等。」這樣比較準確,岐江我不知道,是不是西江的支流?
    暴雨好像不是災害性天氣,不過暴雨能引發災害(洪澇)。
  5. 工業部分,這兩段「中山注重工業園區的建設,每種產業會集中在一個工業園區,中山目前已建立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中國五金製品產業基地、中國燈飾之都、中國休閒服裝名鎮、中國電子(中山)基地、中國家電產業基地等18個經中國國務院各部委審批的國家級產業基地、生產基地。
    另一方面,中山市也注重特色工業重鎮的發展,古鎮鎮的燈飾業、小欖鎮的金屬製品業、沙溪鎮的紡織服裝業、南頭鎮的大家電業、東鳳鎮的小家電業、大涌鎮的紅木家具業、黃圃鎮的食品加工業、火炬開發區的電子信息業等區域特色經濟發展迅速,產品在中國占有頗大的市場份額。」講的都是同一件事,我把它們整合了,大家看看改的如何?
  6. 語言方面,沙田話、三角話、古鎮話應該是屬於原本居民的語言吧,或者說是在南番順、四邑、東莞一帶流行的方言吧,如果硬要說是從番禺江門東莞那邊移過來的,這樣反過來推論,中山一帶原來是沒有人的或者有人但不會說話-_-!
  7. 至於文化部分,發現有很多是屬於珠三角甚至廣東一帶共有的風俗民風,我覺得應該連結到廣東文化,然後只留下中山特有的內容。
  8. 著名人物一欄,最好能另起條目作詳細介紹,本欄只列舉幾個最重要的人物。

提出的意見都很瑣碎,不過作為特色條目,我們有義務把它改的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囉嗦一句,資料出處還是不夠。

某人talk 2007年7月23日 (一) 09:57 (UTC)[回覆]

  1. 這個條目已經是1年多之前開始編寫的了,當時所有的條目注釋都比較少。後來曾經對文中所有重要的數據都補上了來源,但沒有數據的基本上就沒補,只在文後列明所有的參考資料。如果大家覺得還有疑問的話,我再翻查一下參考資料好了,只是這個條目參考的多數是書籍和期刊,所以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才能完成。
  2. 歷史部分「中山」和「香山」夾雜使用是有原因的。從新石器時期一直到唐朝至德二年,我使用了「中山」一詞,因為當時「香山」這個地名並沒有使用,所以就只有用現在的名字「中山」來指中山這個地方。而從唐朝至德二年一直到民國十四年,「香山」是官方名稱來的,所以就用「香山」來指中山這個地方。民國十四年之後,因為香山改名為中山,很自然就用回「中山」這個名字來指中山這個地方了。
  3. 行政區劃網的資料比較雜亂,基本上也是從網上四處搜索到的,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查找到更可信的來源,比如書籍、期刊或有署名的網上資料等。此外,你的注釋也不夠完全,沒有註明作者,網站,發表時間或造訪時間等。
  4. 地貌多著了,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地形這個條目,山地、丘陵、台地、沖積平原和海灘這五種已經是中山的代表性地貌了,而且我在後面還詳細說明了各種地貌的具體分布情況,山地丘陵分布在哪裡,平原分布在哪裡,淺海灘涂分布在哪裡。很多內容不能簡單的,一簡單就不全面。
  5. 我覺得工業部分的兩段你合併的並不好。
  6. 中山一帶原來真的很少人,你可能沒有認真看歷史和地理部分,中山原本就只是五桂山周邊的一片島嶼,中山北部的那些平原都是近900年才沖積出來的,而現在的大部分人口也是從宋朝開始移入,如孫中山的祖先就是從東莞遷入的。
  7. 文化方面的內容我覺個例子吧,比如「粵劇」部分,雖然全珠三角都有,但是我講到的內容都是中山特有的,中山的粵劇發展,中山出去的粵劇名人,中山的粵劇現狀。這些都是中山的文化,為什麼不放在中山條目里呢?
  8. 著名人物沒有異議,我個人也比較討厭列表,有時間的話我會整理一下,改成描述性的語言,對中山的人物做一個總述。

長夜無風(風語者) 2007年7月23日 (一) 11:57 (UTC)[回覆]

  1. -
  2. -
  3. 行政方面我再去找下詳細的資料。
  4. 參看了地形條目,大陸地形也就「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原文是這樣寫),中山只少了高原一種。其實一片那麼大的地方,肯定什麼地形都有。例如說,山西省地形是主要由高原組成的,當然也有不少小盆地、小平原,但是沒人會說山西的地形主要是由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組成的。而中山「南部為低山丘陵區,……北部為平原河網區」這樣就概括的很全面了。
  5. 我也覺得我那樣寫不好,很拗口也很難明白。不過重鎮跟工業園的關係還是很明顯的,語文不好表達不出來哎。
  6. 語言方面,我覺得沙田話、古鎮話等是由鄰近地方傳過來的(原文是「使用沙田話的居民來自於番禺、南海和順德等地,使用古鎮話的居民來自於新會和江門」)這樣的說法不是很好。我更傾向於這些語言是這一帶的方言,例如沙田話,是南番順和沙田一帶居民通用的語言,即使當時香山與廣東大陸一水相隔,也不至於香山島上與對岸大陸的形成語言隔膜。如果再追溯源頭,才會有宋清甚至是魏晉時期的民族遷移,由北方遷入的中原人部分聚居在番禺沙田一帶,與當地居民融合併形成現在的沙田話,這一點和文中所說的石岐話的形成應該差不多,只是時間不同。
  7. 文化方面,例如民歌、龍舟、飲茶、打邊爐等等廣東一帶的民俗,提一下是很必要的,但是我覺得可以的話一句帶過就好,然後詳細寫中山特有的民風。

還有,上面也討論過的,「魚米之鄉」算不算是濫用了?這樣的話隨便珠三角一個小鎮都可以譽為廣東的「魚米之鄉」哦。體育方面沒有提及,不過也沒什麼值得寫的,只記得中山曾舉辦過城運會,另外中山武術還是值得一提的,中山的朋友可以補充一下,內容不多的放在文化條目下也未嘗不可。

多謝長風兄的指點。某人talk 2007年7月23日 (一) 14:52 (UTC)[回覆]

4、如果你說「山西省地形主要由高原組成」,那就過於片面而不準確了,請點擊中國新聞網的文章,它是這樣表述的「山西地形較為複雜,境內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種地貌類型。」它的表述方式和我一樣,所以我覺得並非越簡略越好。
6、關於移民的表述,這不是我的原創研究,我大部分內容都參考自《香山文化:歷史投影與現實影像》這本書,我加上注釋註明出處吧。最後再次說明一下,南宋之前,中山還是一個島的時候,人口是非常少的,因為現在的大部分耕地都還是汪洋,南宋至清朝隨著河流的沖積,耕地越來越多,人口才逐浙增加,也就是說現在中山本地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是在那個時候移入的。另外,我覺得你誤會了這段話的意思,因為這段話並沒有講什麼語言是從哪裡傳來的,而是講現在操什麼語言的人,以前主要是從哪裡移民到中山。
7、關於文化方面,什麼是特有呢?比如你說的民歌,珠三角一帶都有鹹水歌,但唯獨「中山鹹水歌」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你說它值不值得寫進中山文化這裡呢?每個城市都不可能是一個文化孤島,都肯定會被周邊的地區所感染。但它就是中山的文化的一部分,雖然可能和周邊城市所共有。
最後謝謝你提的意見,我有時間會繼續完善的。—長夜無風(風語者) 2007年7月23日 (一) 17:50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山市中的6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7:1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山市中的3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3日 (四) 09:22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山市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9月9日 (六) 06:15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山市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6月30日 (六) 04:19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

[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山市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29日 (日) 22:1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