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鄂州市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湖北專題 (獲評初級中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湖北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湖北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中重要度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鄂州市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24日 (二) 02:38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武漢市後,臨近武漢市的哪座地級市黃岡市也相繼封城?
    鄂州市條目由A635683851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A635683851討論 | 貢獻),屬於「city」類型,提名於2020年1月31日 03:06 (UTC)。
    • 說明:條目重寫。A635683851留言2020年1月31日 (五) 03:06 (UTC)[回覆]
    • 導言應該加長一些。ꓢꓯꓠꓟꓳꓢꓮ 2020年1月31日 (五) 03:52 (UTC)[回覆]
    • (-)反對
      • 基本推薦資格提到「重寫需將品質大幅提升」。比較重寫前後的版本,「湖北省的簡稱『鄂』由此而來」沒了,「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定都於此」沒了,「為了區別,武昌府城被稱為『上武昌』,武昌縣城被稱為『下武昌』,因此又有「上下武昌城」的說法」沒了,地理一章關於湖泊的介紹(鄂州以湖泊眾多而聞名,擁有梁子湖鴨兒湖三山湖花馬湖、沐鵝湖、紅蓮湖洋瀾湖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達4.3萬公頃。其中風光秀美的梁子湖是中國重要的自然濕地保護區,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正宗武昌魚的原產地)全拿掉了。鄂州和武昌地名上的糾纏完全沒了,讀者得不到任何信息。條目的品質恐怕是不升反降。
      • 文章有侵權嫌疑。大量文字與所附的鄂州市政府網站來源雷同或相同。「四峰山,海拔485.8米」甚至把來源里那個全形的小數點都粘進來了。「1277年(宋景炎二年),武昌軍升為散府」倒是和來源不一樣,來源用的是元朝年號;然而宋端宗那時早就逃到了福建,鄂州只怕早就失陷了,用殘宋的年號有何意義。--如沐西風留言2020年1月31日 (五) 04:08 (UTC)[回覆]
    • 好吧這裡我回應一下:
      • 關於「上下武昌城」的說法,按照這裡,說法出自唐人劉長卿《孫權故城下懷古,兼送友人歸建業》—詩,到底是不是事實不好說。「湖北省的簡稱」和「取『以武而昌』之義」已經添加。
      • 地理一章關於湖泊的介紹當時無來源我刪除了,我現在重新找到來源已經補上。
      • 「1277年(宋景炎二年),武昌軍升為散府」是因為政府網站上的第一個來源,年號已經改成第二個的。
    • 關於侵權嫌疑我再進行修改,感謝你的指正。A635683851留言2020年1月31日 (五) 05:15 (UTC)[回覆]
      • 「上武昌」指武昌府(府治設在江夏縣,今屬武漢),「下武昌」指武昌縣(縣治在今鄂州市城區),這事文獻裡很容易查得到。比如皮明庥《武漢通史 秦漢至隋唐卷 2》P118,講得很清楚。圖書館或者讀秀上可以查到更多的資料。不難查證。其實不只武昌有兩個,鄂州也有兩個。
      • 「歷史沿革」寫的基本上是政區沿革,只解決「叫什麼」、「歸哪管」的問題。然而,即便按區劃沿革的標準來看,明清兩代的行政隸屬都沒有,元代過去直接是中華民國。明清兩代已經沒有元代的「」了。--如沐西風留言2020年1月31日 (五) 09:49 (UTC)[回覆]
    • 能看到主編回應是非常好的。等待上面意見的進一步更新。
    不過還是有針對DYKC的意見想說。最近幾年DYKC比較流行「三大內容方針當標尺,但是不讀條目」的做法。並無批評主編之意,因為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毫無疑問三大方針是重要的,但內容比三大方針更重要,連一些管理員都沒認識到這個基本的道理,機械運用方針指南但是不讀條目就是對讀者的背叛。如果要改善條目,不是簡單地刪除無來源內容就算改善的,如果原本的內容正確,刪除了其實就是在降低條目質量。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1月31日 (五) 05:27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