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陳露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已撤銷的典範條目陳露曾屬典範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06年4月22日典範條目評選入選
2008年11月24日典範條目重審維持
2009年2月4日典範條目重審維持
2009年5月29日典範條目重審撤銷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典範條目

非常感謝編輯此頁的人士!!! 資料很詳盡[編輯]

--68.47.186.83 06:55 2006年3月26日 (UTC)

是否可以考慮拆分該條目,將歷史成績單獨成一個條目?[編輯]

太長了。-無名無形 06:03:43 2006年3月28日 (UTC)

我認為,她的參賽成績與本條目的其他內容是緊密相連的,單獨成立一個新條目可能不妥吧?--漢龍TC@ 08:16 2006年3月28日 (UTC)
參賽成績那一部分已經使用自動摺疊代碼,默認狀態下自動收縮成五行文字。大大減少了版面占用。--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9:25 2006年4月23日 (UTC)

陳露的藝術編導[編輯]

補充了一下,96年世錦賽的節目是Sandra Bezic編排的-User:Bicttobuct 01:50 2006年4月2日 (UTC)

陳露的教練李明珠[編輯]

李明珠現在加州 East West Ice Palace任教 http://www.eastwesticepalace.com/figure/staff-coaches.htmlUser:Bicttobuct 03:28 2006年4月3日 (UTC)

本條目正在參與特色條目評選[編輯]

陳露條目正在參與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若您對這個條目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望不吝賜教。也歡迎您參與該條目的編輯。謝謝!--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1:52 2006年4月11日 (UTC)

本條目在眾人的幫助下已成為特色條目。非常歡迎您對本條目繼續進行合理的編輯。--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6:56 2006年5月22日 (UTC)

關於96世錦賽自由滑的描述[編輯]

"這套自由滑成為她最知名的節目,成為花式滑冰歷史上的經典,也給此後選擇演繹《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的花式滑冰選手們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幾乎是無法逾越的巔峰。"
個人覺得這樣的字句有待斟酌,舉例來說,98年全美錦標賽和長野冬奧會上關穎珊的短節目,被很多人視為花式滑冰史上最偉大的短節目,儘管如此,在關的英文維基上,也只是說了,那是關自己的藝術顛峰之作,並沒有用來和他人做比較。其實,關的那套短節目也用了拉赫瑪尼諾夫的鋼琴曲,儘管不是同一曲目,關的那套短節目編排跟音樂的配合基本上是天衣無縫,還有關的動作非常舒展漂亮,比較起來,陳露的這套自由滑成為"無法逾越的顛峰"的說法我覺得有點過。--Bicttobuct 12:18 2006年4月14日 (UTC)

謝謝您的建議!我正在草稿里修改該條目中的措辭。您引用的這一段內容確實不中立,已經在我的草稿中被去掉了。我將儘快在明天把草稿發到該條目內。希望您能繼續發表意見和建議。--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13:44 2006年4月14日 (UTC)
討論中可以說一說我個人的看法,96世錦賽這套自由滑的編排和陳露的表現的確是花滑史上數一數二的精品,幾乎沒有什麼缺陷。這套節目就算在十年後的今天,藝術和技術角度上都經得住考驗,今年06冬奧會上荒川靜香獲得金牌的自由滑實際上只有5個三周跳,編排也沒有太突出的地方。小瑕疵是個別地方動作不夠舒展,比如燕式中腿抬的不夠高,這個過去好象一直是陳露的軟肋。陳露94-95賽季後離開Toller Cranston改聘Sandra Bezic做藝術編導後,燕式和旋轉上有了極大的提高,96年的這套長節目中燕式就比95年獲得世錦賽冠軍的改進了很多,到了98年冬奧會,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高質量和極其優美SPIRAL和SPIN,令人眼前一亮。--Bicttobuct 15:10 2006年4月24日 (UTC)
我同意您的觀點。06年冬奧會冠軍荒川靜香的自由滑跳躍動作是3Lz+2Lo,3S+2T,3F,2A,3Lz,2Lo,3S+2T+2Lo,一共只有5個三周跳,沒有做3Lo,更沒有做三周接三周的連跳。98年冬奧會冠軍Tara Lipinski的跳躍動作是2A,3F,3Lz+2T,3Lo+3Lo,3Lz,3T+1/2Lo+3S+SEQ;02年冬奧會冠軍Sarah Hughes的跳躍動作是2A,3S+3Lo,3Lz+2T,3F,3T+3Lo,3T;06年世錦賽冠軍Kimmie Meissner的跳躍動作是3F+3T,2A,3Lz+3T,3Lo,3Lz,3S,2A+2T+2Lo。她們都完成了7個三周跳,都做全了3T,3S,3Lo,3F,3Lz這五種三周跳,都包含了兩個三周接三周的連跳。因此,在跳躍動作的難度上,06年冬奧會冠軍的自由滑明顯低於98年和02年兩屆冬奧會冠軍以及06年世錦賽冠軍的自由滑。儘管難度低了不少,但她的競爭者Sasha Cohen和Irina Slutskaya的發揮都不理想,荒川靜香是當晚表現最好的,所以獲得了金牌。陳露96年世錦賽自由滑的跳躍動作是3Lz+2T,3F+2T,2A,3Lo,3Lz,3S,2A,3T,高質量的完成了6個三周跳,做全了3T,3S,3Lo,3F,3Lz這五種三周跳,但沒有做三周接三周的連跳。單從跳躍難度和完成情況看,陳露96年世錦賽的自由滑在10年後的今天依舊沒有過時;至於藝術表現就更沒有褪色了。只是同年世錦賽關穎珊發揮得很好,因此陳露衛冕失敗。關穎珊也從此開創了自己的輝煌時代。(順便說一句,98年冬奧會女單比賽真是太精彩了,競爭激烈,高潮迭起,到現在都很懷念,尤其是在看了06年冬奧會女單比賽後。)--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12:56 2006年4月28日 (UTC)
我覺得06冬奧會荒川靜香沒有3-3連跳不是她不能跳,主要還是保險起見,因為她看到SASHA COHEN失誤了兩次後,她就沒有必要冒這個險了。2004年世錦賽上她7個三周跳包括兩個3-3連跳其中一個還是3-3-2跳(3Lz+3T+2Lo,3S+3T,3F,3Lo,2A,3Lz),輕鬆獲得冠軍。而且冬奧自由滑決賽前一天熱身時,她還跳了個3S+3T+3Lo連跳,非常乾淨利落,震驚全場,她這個3-3-3跳算起來分值就有13分之多,一個四周跳才9分。NBC的解說當時開玩笑說,她這個連跳是用來心理上震駭同場熱身的。--Bicttobuct 14:49 2006年5月24日 (UTC)
正是因為看過荒川靜香在2004年世錦賽自由滑的優異表現後,我才對她在2006年冬奧會自由滑中過於保守的做法感到有些遺憾。儘管她輕鬆獲得了奧運冠軍(賽前最大的兩個熱門‎Sasha Cohen和Irina Slutskaya的臨場發揮都有不少失誤),為亞洲花式滑冰創造了新的紀錄,我還是覺得憑她當時好的出奇的競技狀態,至少應該安排6個三周跳,或者至少應該完成五種三周跳(3T,3S,3Lo,3F,3Lz)。在1992年-2002年數屆冬奧會,只有94年的冠軍Oksana Baiul的自由滑僅安排了5個三周跳,但她把五種三周跳做全了,而且她的藝術表現在當時算比較出色的。其實我也是希望荒川靜香在2006年冬奧會的含金量更高一些(不是說她含金量不高,而是認為她當場表現過於保守,不如前幾屆冬奧會冠軍們的表現那麼精彩)。相反,陳露在1998年冬奧會的競技狀態遠不如自己巔峰時期,賽前不被媒體看好,卻敢在自由滑快結束時安排一個她很少在國際大賽中成功完成過的三周接三周的連跳(3T+3T,上一次在世錦賽或奧運會中完成還是在1991年),一幅「我拼了」的不服輸心態,最終硬是從兩位俄羅斯人手中拼來一塊銅牌。奧運會花式滑冰比賽作為一項競技體育,我更喜歡看精彩的而不是保守的比賽,尤其是獲得冠軍的那位選手的臨場表現往往是整場比賽的亮點。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您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9:16 2006年5月25日 (UTC)

本條目中的表格大都使用了自動摺疊的代碼[編輯]

為了不影響正文的閱讀,本條目中的表格大都使用了自動摺疊的代碼,等中文維基百科實現該功能後就會自動生效。--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13:35 2006年4月14日 (UTC)

自動摺疊代碼已生效。--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6:58 2006年5月22日 (UTC)

成為特色前的分段用詞檢討[編輯]

  • 業餘運動員時期一段:她的成功為中國花樣滑冰吸引了世界的關注,激勵著更多中國花樣滑冰運動員,也促進了花樣滑冰運動在中國的推廣,即使是註釋,也不清不楚,如果沒有實際「世界的關注」(例如國際報紙報導)的具體事實,請刪除。
  • 附表1、2、3、4:如果內容不完整,建議將之隱藏,等完整之後,再將隱藏取消,減低大家對這個條目成為特色的反感。
  • 早期的成功:令花樣滑冰界意識到她將成為女子單人滑獎牌的有力競爭者,文中的「花樣滑冰界」是指....?教練?選手?專線記者?....
  • 成為世界冠軍:陳露乾淨利落、充滿激情的表演,不但贏得觀眾的滿堂喝彩,也贏得了裁判的青睞,是她本人或是裁判所說的嗎?
  • 達到技術和藝術的巔峰:
  1. 一些評論認為,可否改為某某評論家、或是某某體育報等認為....
  2. 陳露滑的非常好:哪個裁判說的?
  3. 由於這場比賽冠亞軍都發揮極佳、旗鼓相當,時至今日,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冠軍,依舊是眾說紛紜:這句話比較像散文或是報導的寫法,不是百科的句子。
  • 跌入低谷:
  1. 她的比賽成績非常糟糕,請改用名次表示。
  2. 此後的數月,她在艱苦訓練中度過:這也是在寫散文
  3. 直到冬奧會前,幾乎沒人認為陳露能夠像以往那樣順利地登上領獎台:幾乎沒有人...是指媒體、裁判團...等人嗎?
  • 她的技術實力:冒了很大的風險,令人倍感驚訝:誰倍感驚訝?全世界的人都倍感驚訝嗎?
  • 她的藝術才華:
  1. 於是,她做到了,近乎完美。結束後,觀眾的掌聲和讚歎聲持續了很久,直接列出評審的分數和評語(如果有)即可。
  2. 假如技術環節沒有明顯失誤,她有可能獲得5.9分的藝術分:如果是個人的推測,請刪除,如果是裁判的評語,請註名是哪個裁判。
  3. 毫無疑問,這套自由滑節目:毫無疑問....像是報紙在用的詞。

--KJ(悄悄話) 08:30 2006年4月20日 (UTC)

謝謝您的留言,我已經修改了那些句子,並對其他一些我認為可能不適合百科全書的措辭進行了修改。不過對於附表,我採用了自動摺疊功能,如果不額外點擊是看不到的。如果將他們全都刪除或者從正文中隱去,某些對花式滑冰極為了解的讀者,因為從正文中看不到這些需要補充的表格而無法進行補充或者編輯。於是這些表格中可能將一直都有空白。所以我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即使用我製作的那個模板的隱藏可選行的功能,將那些空白行不顯示出來。然後在條目的對話頁中說明有哪些附表中的空白行被抹去了,期待讀者去補充完善。--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9:05 2006年4月20日 (UTC)

感謝[編輯]

多數台灣人在1990年代熬夜欣賞滑冰賽的時候,都替關穎珊加油。這個條目,讓我和週遭朋友拾回某些記憶,和丟棄許多偏見,謝謝。不過如果能更精進,我相信這條目會成為以後運動員條目(如姚明)的標竿。--winertai 12:31 2006年4月22日 (UTC)

您太客氣了。這個條目是每一位參與者共同努力的結晶。目前本條目還有一些缺憾,希望大家能繼續參與編輯。另外,世界上眾多觀眾(包括中國大陸)為關穎珊加油,正說明了關是一位偉大的花式滑冰女子單人滑運動員。陳露、關穎珊、以及申雪趙宏博,這四位選手對花式滑冰運動在中國大陸的推廣貢獻很大。從1990年代至今,很多中國大陸的觀眾是從電視上看到他們的精彩比賽和表演後才逐漸認識了花式滑冰運動。順便說兩句,本條目內的外部連結里有一個由中國大陸的花式滑冰迷創辦的個人網站,那裡可以免費下載陳露在1992年到1998年期間世錦賽和冬奧會的短節目和自由滑錄影(全都是外語解說,大多是英語),其中包括她的1995年世錦賽自由滑、1996年世錦賽短節目、1996年世錦賽自由滑、1998年世錦賽短節目、以及1998年世錦賽自由滑這五套節目。那個網站裡面還有一些其他花式滑冰運動員的視頻資料。--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16:41 2006年4月22日 (UTC)

參賽歷史[編輯]

因為條目的內容中,主要已分為業餘時期和職業時期,參賽歷史的格式修改為完全以年份來區分會不會比較好?世界級的比賽,再特別用粗體字或其他字體表示。--KJ(悄悄話) 03:47 2006年4月24日 (UTC)

已採納此建議。--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6:59 2006年4月24日 (UTC)

特色條目陳露還有幾天才能換掉?[編輯]

轉移自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無名無形留言) 02:39 2006年5月11日 (UTC)

我對這人也不是太了解,也不感興趣。但是我每天通過首頁訪問維基,就必須忍受視覺痛苦,看到一張"貓熊"的圖片。我最怕的是晚上做惡夢,她的面部化裝實在太嚇人了,而且目光呆滯。我只是發發個人抱怨。 --夏目(PaPa魔咒) 05:59 2006年4月25日 (UTC)

一個星期之後才會更換,沒辦法了,當初我因為圖片過少,內容NPOV,某些細節描述過多、不象百科條目為由提出反對意見,但支持者眾,所以還是順利被評選成特色條目,哎。--長夜無風(風言風語) 06:13 2006年4月25日 (UTC)

貓熊不可愛麽?--Panda 06:14 2006年4月25日 (UTC)

人長的像貓熊就不好看啦!不知道為什麼,那些運動員像體操、花式滑冰運動員,都化成這種"貓熊裝"。下了台,拆了裝後,fans們還能認出他(她)們了嗎? --夏目(PaPa魔咒) 06:20 2006年4月25日 (UTC)

爲了給遠處的觀衆一個清晰的形象,如同戲劇臉譜的最初功效。--Panda 06:32 2006年4月25日 (UTC)

為了讓首頁更好看些,歡迎大家去找陳露小姐可以在這邊用的好看照片,維基百科的原則:如果你看不下去,那就請你改變它!--Theodoranian|虎兒 =^-^= 06:53 2006年4月25日 (UTC)

我新上傳了兩張照片。請大家前往Talk:陳露裡面選擇哪一張更適合放在首頁和條目上方奧運獎牌模板里。--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8:57 2006年4月25日 (UTC)

大場地表演要化濃妝,追求遠視效果表現好為目的,這是常識啊--user:江南一葉|留言在此

關於條目上方奧運獎牌模板里的照片[編輯]

File:Lu Chen at the 1996 World Championships.jpg
圖一:陳露在1996年世界花式滑冰錦標賽中演繹鋼琴名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Image:Lu Chen at the 1998 Winter Olympics.jpg

File:Lu Chen at the 1998 Winter Olympics SP.jpg
圖三:陳露在1998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演繹探戈名曲《再會諾尼諾》

剛才在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里看到有人認為這張照片中的人物「面部化裝實在太嚇人了,而且目光呆滯」,不適合出現在首頁。於是我再發傳了兩張,請大家選擇這三張中哪張更合適

左側是現在使用的圖片,陳露在演繹鋼琴名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Rachmaninoff's Piano Concerto No. 2, second movement),嚴肅的表情配合音樂。

右側是我新上傳的兩張候選圖片。陳露在演繹探戈名曲《再會諾尼諾》(Adios Nonino),活潑的表情配合音樂。--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8:54 2006年4月25日 (UTC)

我看到第一張後,立即用手掌把屏幕上的這張照片擋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第二張的眼神就比較妖艷,勾魂,比較適合。可惜上帝是如此公平,美麗卻不屬於她。ps:不要上圖三,圖二由於是側臉可以將她的面部缺點掩藏住,突出她的優點。 --夏目(PaPa魔咒) 09:02 2006年4月25日 (UTC)

我也支持圖二。另外,不使用的圖片應該刪除。--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31 2006年4月25日 (UTC)
  • 支持圖2Sangye 10:41 2006年4月25日 (UTC)
  • 支持圖2。圖一大家都覺得不好,圖三牙齒太露。--地球發動機〠✆ - ✉✍) 13:31 2006年4月25日 (UTC)

特色條目?[編輯]

想問一下這篇條目是透過什麼途徑成為特色條目?好像在特色條目候選找不到這篇條目的紀錄。--Shinjiman 16:24 2006年4月28日 (UTC)

不太明白您所稱的「透過什麼途徑」。本條目依次走完了正常編輯程序→正常申請程序→正常評選程序,最終成為特色條目。這裡有編輯過程的公開存檔,在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存檔里有申請和評選過程的公開存檔。如果您對該條目有何意見和建議,請不吝賜教。也歡迎您對該條目進行合理編輯。--漢龍對話貢獻電郵 02:08 2006年4月29日 (UTC)
找到了,原來是曾經透過特色條目評選進入特色條目的。因為很久以前,對於完成質量提升或每周翻譯的條目都無須經過評選,便直接成為特色條目(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種個案)。所以我先前對這個條目有此提問。--Shinjiman 04:02 2006年4月29日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陳露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9:28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陳露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7月25日 (三) 10:3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