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告示牌 (雜誌)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告示牌
Billboard
《告示牌》2017年12月刊封面
主編邁克·布魯諾(Mike Bruno
類別娛樂
發行周期周刊
發行量
  • 周均1.7萬份(實體版)
  • 月均1,520萬獨立訪問者(數位版)[1]
發行者琳恩·席高Lynne Segall
創辦者
  • 威廉·唐納森William Donaldson
  • 詹姆斯·亨尼根James Hennegan
創刊日期1894年11月1日,​130年前​(1894-11-01
公司告示牌-好萊塢報道傳媒集團
埃德里奇工業英語Eldridge Industries
創刊地區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
語言英語
網站www.billboard.com
ISSN0006-2510

告示牌》(英語:Billboard)是美國娛樂雜誌兼媒體品牌,由Eldridge Industries英語Eldridge Industries下屬的告示牌-好萊塢報道傳媒集團(英語:Billboard-Hollywood Reporter Media Group)所持有。該雜誌提供與音樂行業相關的排行榜、新聞、視頻、觀點、評論、事件和風格。《告示牌》特別以其製作的音樂排行榜聞名,其中包括告示牌百大單曲榜告示牌專輯榜,它們分別追蹤不同音樂風格中最受歡迎的單曲專輯。它還舉辦活動展會,擁有一家出版社並且經營多個電視節目。

威廉·唐納森(William Donaldson)和詹姆斯·亨尼根(James Hennegan)在1894年創辦了《告示牌》,該刊物最早是一本小廣告和海報的行業刊物。1900年,唐納森以500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亨尼根手上所持有的《告示牌》股份。

在20世紀初期,《告示牌》雜誌所刊登的內容涵蓋了整個娛樂行業,例如:馬戲團、展覽會和滑稽表演。它還為旅行藝人創建了郵件服務。隨著點唱機英語Jukebox留聲機收音機開始進入普通家庭,《告示牌》開始更加關注起音樂產業。它原本所涵蓋的很多話題被拆分到不同雜誌,例如1961年出版的《娛樂事務》(Amusement Business)就側重於戶外娛樂,這樣使得《告示牌》可以專注於音樂內容。

1925年,在威廉·唐納森去世後,《告示牌》傳給了唐納森的孩子和亨尼根的孩子,直到 1985 年賣給私人投資者,此後一直為多方所有。

雜誌歷史

[編輯]

早年歷史

[編輯]

1894年11月1日,威廉·唐納森(William Donaldson)與詹姆斯·亨尼根(James Hennegan)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創立了《告示牌》雜誌。[2][3] 最初,該雜誌主要涉及廣告及小廣告,並起名為《告示牌廣告》(Billboard Advertising)。[4][5][a] 在那個年代,放置在公共場所的告示牌、海報和紙質廣告是主要的宣傳手段。[5] 在《告示牌》的早期分工里,唐納森主要負責社論和廣告;而亨尼根由於擁有亨尼根印務公司(Hennegan Printing Co.),因此他則負責雜誌的出版和印刷。《告示牌》的創刊號只有八頁的篇幅,[6] 並設有「小廣告屋閒話(The Bill Room Gossip)」和「小廣告,廢寢忘食和永不懈怠的行業(The Indefatigable and Tireless Industry of the Bill Poster)」兩個專欄。[2] 1896年,雜誌設立了「農業展銷會」部門。[7] 1897年,雜誌更名為《告示牌》。[8]

在由於編輯分歧而導致的短暫分手之後,唐納森以500美元(相當於現在1.47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亨尼根的股份,以避免其破產[6][9] 同年五月,唐納森將《告示牌》的發行頻率從月刊更改為周刊,以增加對突發新聞的重視。他提高了編輯的質量,同時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倫敦巴黎設立了辦事處。[8][9] 他還重新將雜誌的關注點集中到戶外娛樂方面,比如:集市、嘉年華會、馬戲團、雜耍表演和滑稽表演等。[2][8] 1900年,《告示牌》特別開闢了一個專門介紹馬戲的專欄,隨後在1901年越發突出報道戶外活動部分。[7] 《告示牌》的報道主題還涉及規則、不專業、經濟和新表演等。它當時擁有一個報道藝人私人生活的「舞台八卦」專欄;一個報道旅行表演的「帳篷表演」欄目;以及一個名為「瘋狂訂購」的子欄目。[2] 據《西雅圖時報》報道,唐納森也發表文章「抨擊審查制度,鼓勵作品要『品味高尚』並打擊黃色新聞」。[10]

隨著美國鐵路系統的發展,《告示牌》為那些四處漂泊的旅行藝人建立了郵件轉發系統。藝人的位置將在雜誌的「一路向前(Routes Ahead)」專欄里公布;然後《告示牌》將代表這些明星收取郵件,並在雜誌「信箱(Letter-Box)」專欄里發布通知,告知他們郵件。[2] 這項服務於1904年首次推出,隨後它發展成為雜誌最大的利潤[10] 和名人關係來源。[2] 到了1914年,大約有4.2萬人使用此服務。[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它被旅行藝人當作收取匯票信件的地址。[11] 即便到了1960年代,當《告示牌》宣布停止該服務時,雜誌社每周仍然能收到大約1,500封信件。[10]

1920年,唐納森做出了一個在當時頗具爭議的舉動,他僱傭了一名非裔美國籍記者詹姆斯·阿爾伯特·傑克遜(James Albert Jackson)來為雜誌撰寫有關非裔美國籍藝人內容的專欄。[2] 根據《文化商業:娛樂和媒體的戰略視角(The Business of Culture: Strategic Perspectives on Entertainment and Media)》的觀點,這個專欄證實了針對非裔表演者的歧視並幫他們證明他們的職業價值。[2] 傑克遜是第一位以白人讀者為主的全國性雜誌的黑人評論家。根據唐納森孫子的說法,唐納森一直想建立一個反對區別歧視表演者的政策。[10]威廉·唐納森於1925年逝世。[2]

關注音樂

[編輯]

《告示牌》的社論開始關注錄音技術和錄音回放技術的發展。同時他們的報道開始涉及「現代科技奇蹟」,例如留聲機電唱機無線電廣播[2] 他們開始關注起投幣式娛樂設備,並在1932年3月創建了一個名為「娛樂設備」的專題。[9] 《告示牌》也曾於1907年開始關注新興的電影行業,但由於《綜藝》的競爭而將焦點對準了音樂行業。[12] 1920年代,《告示牌》雜誌還創辦了同名的電台。[8]

自動點唱機行業在大蕭條時期繼續發展,並在《告示牌》上做了大量廣告,[8]:262 這導致《告示牌》的編輯們越發關注起音樂行業來。[8] 同時,留聲機和收音機的大量普及也促使了《告示牌》編輯關注的轉向。[8] 1936年1月4日,《告示牌》雜誌發布了他們的第一個「熱門音樂系列」,[13] 並在1939年1月推出了「唱片購買指南」。[9] 1940年,《告示牌》推出了「榜單折線」來追蹤最暢銷唱片。之後,他們在1944年又推出了一個針對點唱機唱片點播榜單的「音樂點唱機榜」。[8][9] 到了1940年代,《告示牌》已經發展成一個類似音樂行業專業雜誌的刊物。[4] 由於音樂愛好和流派的增加,《告示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增加了榜單的類別。1987年,《告示牌》已經擁有8個榜單,用以涵蓋不同的音樂流派。[9] 而到了1994年,榜單的數量增至28個。[10]

到了1943年,《告示牌》雜誌社擁有大約100名雇員。[7] 雜誌社辦公室曾於1946年搬遷至俄亥俄州的布萊頓,然後又在1948年搬遷至紐約市[10] 1950年11月,雜誌採用五欄小報的格式排版。1963年1月,《告示牌》首度引入銅版紙印刷,並且開始刊登新聞攝影圖片。[9] 告示牌出版公司(Billboard Publications Inc.)收購了一份名為《供應(Vend)》的服務於糖果及捲菸機供應商的行業月刊;而在1950年代,又收購了一家名為《時機(Tide)》的廣告行業雜誌。[8] 到了1969年,告示牌出版公司擁有11種貿易與消費者刊物、一家名為沃森-格普蒂爾英語Watson-Guptill的出版社、一套自學錄影帶和四個電視專許經營權;同年,它還收購了《攝影周刊(Photo Weekly)》。[8]

隨著時間的推移,《告示牌》將自身除音樂主題以外的報道內容陸續分拆為其他雜誌。1957年成立的《娛樂焦點(Funspot)》雜誌就是以關注遊樂園為主;而1961年成立的《娛樂事務》雜誌則將關注焦點放在了戶外娛樂上。1961年1月,《告示牌》改名為《告示牌音樂週刊》,[5][8] 以表示該刊對音樂的獨家關注。[12] 兩年後,它又改回《告示牌》的原名。[8][9] 根據《新商業雜誌(The New Business Journalism)》的報道,到了1984年,告示牌出版公司已經成為一家「興盛」的行業雜誌出版集團;而《告示牌》業已成為音樂產業新聞雜誌中「無可爭議的領導者」。[4] 1990年代早期,《告示牌》推出了一本名為《告示牌廣播監視器英語Billboard Radio Monitor》的雜誌,這是一本專門針對唱片騎師和聲歌手樂編程師(Music Programmer)的刊物。[5] 而到了1990年代末期,《告示牌》稱呼自己為音樂產業的「聖經」。[5]

變更老闆

[編輯]

《告示牌》創始人威廉·唐納森(William Donaldson)於1925年去世,而雜誌在三年後又再度面臨破產窘境。[8] 唐納森的女婿羅傑·利特福德(Roger Littleford)在1928年接手該雜誌,並「將雜誌重整至健康狀態」。[8][11] 他的兩個兒子,比爾(Bill)和羅傑(Roger)在1946年開始成為《告示牌》的聯合出版人,[11] 並在羅傑·利特福德去世後的1970年代繼承了這本雜誌。他們在1980年代將雜誌出售給私人投資者,估計交易金額達到4,000萬美元。[14] 接手雜誌的投資者削減了這本雜誌的成本,並獲得了百老匯劇院的行業出版物《後台(Backstage)》。

1987年,《告示牌》以1億美元的報價被出售給聯合出版公司(Affiliated Publications)。[14] 告示牌出版公司成為聯合出版公司的旗下子公司,並更名為「BPI傳播公司(BPI Communications)」。[8] 在BPI傳播公司期間,它連續收購了《好萊塢報道》、《廣告周刊英語Adweek》、《營銷周刊英語Marketing Week》和《傳媒周刊英語Mediaweek》。同時它還購買了廣播數據公司英語Nielsen Broadcast Data Systems,這是一家專門追蹤廣播電台播送音樂時間的高科技公司。[8] 來自波士頓風投基金的私人投資者與BPI傳播公司的高管們以1億美元的價格重新收購了BPI傳播公司三分之二的股份,並在隨後進行了一系列收購。在1993年,他們還成立了一家名為告示牌音樂集團的音樂相關出版公司。[8]

1994年,告示牌出版公司以2.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荷蘭傳媒集團——聯合尼德蘭出版公司英語Verenigde Nederlandse Uitgeverijen[15][b] 聯合尼德蘭出版公司在1997年收購了廣告行業里的克里奧獎英語Clio Awards和國家研究公司(National Research Group);並在1999年收購了《編輯與出版人英語Editor & Publisher》雜誌。2000年7月,聯合尼德蘭出版公司以6.5億美元收購了出版商米勒·弗里曼公司英語Miller Freeman, Inc.。BPI傳播公司與聯合尼德蘭出版公司的其他實體在2000年重組合併為「單據傳播公司(Bill Communications Inc.)」。在公司執行長傑拉德·霍布斯(Gerald Hobbs)於2003年退休的時候,聯合尼德蘭出版公司的業務取得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它也在一系列收購案中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包袱。當2005年公司試圖以70億美元收購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英語IMS Health的時候,由於這次收購案引發了股東的集體抗議而導致最終流產。它最終在2006年答應了投資者11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8]

聯合尼德蘭出版公司在2007年更名為尼爾森公司,這個名字來自其於1999年以25億美元收購的同名公司。[17][18] 新任執行長羅伯特·克拉科夫(Robert Krakoff)剝離了一些以前收購的出版物,並重組了公司;他原本計劃進行一些新的收購,但因為其在2007年猝死而中止。接任執行長職位的人為格雷格·法拉(Greg Farrar)。[8]

尼爾森一直擁有《告示牌》雜誌到2009年,在那年,《告示牌》與其他7本出版物被出售給易伍全球傳媒控股公司(e5 Global Media Holdings)。易伍是由投資公司眾多資產管理(Pluribus Capital Management)與古根海姆合夥公司英語Guggenheim Partners聯合出資專門用於收購的公司。[19][20] 次年,母公司改名為「普羅米修斯環球媒體」。[21] 三年後,古根海姆合夥公司收購了眾多資產管理手上所持有的普羅米修斯環球媒體股份,並成為《告示牌》的唯一持有人。[22][23]

2015年12月,古根海姆數字傳媒公司(Guggenheim Digital Media)將其旗下包括《告示牌》在內的部分品牌與負責它們的高管陶德·伯利(Todd Boehly)分拆出來。[24][25] 這些資產目前由埃德里奇工業英語Eldridge Industries控股子公司告示牌-好萊塢報道傳媒集團(Billboard-Hollywood Media Group)負責經營。[26] 然而截止2018年,《告示牌》[27]與普羅米修斯環球。[28]都仍然認為《告示牌》屬於普羅米修斯環球傳媒公司;但是埃德里奇工業官方網站的投資組合列表中卻可以看到《告示牌》。[29]

發展至今

[編輯]

蒂莫西·懷特英語Timothy White (writer)於1991年被任命為《告示牌》的主編,直至2002年他突然去世。懷特每周都會為雜誌寫專欄,以「藝術價值」來宣傳音樂,同時抨擊有關暴力和厭女主義主題的音樂。[30] 他修改了雜誌上音樂排行榜的數據來源。[30] 新《告示牌》榜單不再採用唱片零售商所提供的數據,而是採用尼爾森音樂統計英語Nielsen SoundScan所獲得的商店結帳儀上的掃描數據。[8] 他還會寫一些音樂藝術家的深度新聞稿。[31] 《告示牌》的官方網站billboard.com於1995年上線。[14]

基斯·吉拉德(Keith Girard)在取代蒂莫西·懷特的主編職位之後,卻在2004年5月被解僱。他和一名女性員工向《告示牌》提起了高達2,900萬美元賠償的訴訟,他們指責《告示牌》雜誌社以不公正的方式解僱了他們,並試圖損害他們的名譽[32] 這起訴訟宣稱他們在工作中遭受了性騷擾、充滿敵意的工作環境,以及缺乏編輯自主性的經濟動機。[32][33] 電子郵件證據顯示,《告示牌》的人力資源部門給予了特別指示,要求加強對少數族裔雇員的監控。[33] 這起訴訟在2006年達成庭外和解,《告示牌》向兩人支付了一筆不公開的賠償金。[34]

進入2000年代之後,隨著音樂產業的衰退,《告示牌》的傳統讀者也在急劇減少。[32][35] 《告示牌》的發行量也從1990年代的4萬份下降至2014年的不足1.7萬份。[34] 因此雜誌的工作人員和所有權也發生了變化。[33]

2004年,塔瑪拉·康奈夫(Tamara Conniff)成為《告示牌》有史以來最年輕,同時也是首位女性主編。從1960年代開始,她領導了雜誌的第一次重大再設計。再她任職期間,《告示牌》的報攤銷量提升了10%,廣告頁面增加了22%,用戶註冊量提高了76%。[36] 2005年,《告示牌》將其社論的評論範疇從音樂產業擴大至數字及移動娛樂產業。[14] 她還在2007起發起了「告示牌音樂女性」活動。[37]

2008年,比爾·沃德(Bill Werde)被任命為《告示牌》主編;[38] 而在他之後於2014年1月繼任主編的是賈妮絲·閔英語Janice Min。比爾·沃德在出任《告示牌》主編的同時還負責《好萊塢報道》的編輯內容。[38] 《告示牌》的報道風格一直在變化,它想擺脫身上行業雜誌的身份,而成為一家為普通讀者提供新聞來源的刊物。為了這個目的,《告示牌》的報道開始側重於名人、八卦和時尚。[34][35][39] 賈妮絲·閔聘請了托尼·格維洛(Tony Gervino)為雜誌編輯,和《告示牌》那些歷史上的任命不同,托尼·格維洛沒有任何音樂產業內的任職經驗。[39] 托尼·格維洛於2014年4月被任命為主編。[40]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一個項目擁有《告示牌》年度調查的洩露版,它評論《告示牌》的調查相較於以往的專業性,現在的調查變得更加娛樂和八卦。例如,《告示牌》就流行歌手凱莎起訴她的製作人性侵案進行民意調查。[34]

托尼·格維洛於2016年5月被辭退。而在賈妮絲·閔給編輯團隊的一封郵件中宣布,數字內容高級副總裁邁克·布魯諾(Mike Bruno)將出任主編一職。[41]

2016年5月15日,《告示牌》宣布成立「菲律賓告示牌」,這是首個針對東南亞地區的告示牌榜單[42];該年9月12日,《告示牌》通過與 Vision Music Ltd.合作,擴展到中國。至2020年9月23日,Penske Media Corporation宣布將在與 MRC 成立的合資企業(稱為 PMRC)下承擔 MRC Media & Info 出版物的運營。該合資企業包括《告示牌》的管理。

雜誌內容

[編輯]

《告示牌》運營出版資訊網站和周刊雜誌,其刊登的內容涵蓋音樂、視頻和家庭娛樂。大部分的文章是由其僱傭的職員撰寫,有些則是由行業專家供稿。[9] 文章的內容包含新聞、八卦、意見[2]和樂評,但其「最有影響力和持久力的創作」是《告示牌》的榜單[5] 這些榜單關注著最受歡迎的單曲或專輯的銷售量、廣播電台播放量和其他數據。1955年,針對暢銷單曲的「告示牌百大單曲榜」成立。從那時起,針對暢銷專輯的「告示牌專輯榜」成為唱片獲得商業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2] 根據《告示牌》的榜單,《告示牌》與沃森-格普蒂爾英語Watson-Guptill合作出版書籍,並與製作方推出廣播電視節目《美國四十強》(American Top Forty)。[9] 每日「告示牌通報(Billboard Bulletin)」於1997年2月舉辦,[5] 《告示牌》每年要舉行20多個行業活動。[1]

《告示牌》被認為是音樂行業內最有信譽的新聞來源之一。[10][35] 《告示牌》的雜誌銷量為每期1.7萬份,而其官方網站訪問量為每月120萬次。在《告示牌》的官網上,發布了告示牌榜單,並刊登根據不同音樂流派進行區分的新聞和視頻。同時,官網還盤點列表,運營一家名為「Pret-a-Reporter」的時尚資訊網站,以及發布八種不同的時事通訊。而其實體雜誌則包括以下內容:[1]

  • 熱門金曲(Hot 100):本周最受歡迎的百大金曲榜單。
  • 頭條新聞(Topline):本周重要新聞。
  • 激動時刻(The Beat):熱門金曲製作者訪談;音樂圈內的八卦和流行趨勢。
  • 時尚前線(Style):時尚資訊和配飾。
  • 特寫專訪(Features):深度訪問稿,包含資料及照片。
  • 樂評專欄(Reviews):針對最新發布的專輯和單曲而進行的樂評。
  • 直擊後台(Backstage pass):關於展會或音樂會的資訊。
  • 榜單解碼(Charts and CODA):對於現在或歷史上告示牌榜單的分析和點評。

主要盤點

[編輯]

《告示牌》會在其網站發布數篇年度盤點文章,這些盤點被音樂產業界的公司、藝人及高管們承認為最具影響力的。

  • 21歲以下21位新秀榜(21 Under 21[43]
  • 40歲以下40位菁英榜(40 Under 40[44]
  • 告示牌百大權勢人物(Billboard Power 100[45]
  • 數位音樂界權力玩家(Digital Power Players[46]
  • 嘻哈音樂界權力玩家(Hip-Hop Power Players[47]
  • 獨立音樂界權力玩家(Indie Power Players[48]
  • 拉丁音樂界權力玩家(Latin Power Players[49]

雜誌存檔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腳註備註

[編輯]
  1. ^ Some sources say it was called The Billboard Advertiser[2]
  2. ^ 19 pub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hicago Tribune[1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Media Kit (PDF). 告示牌.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06).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Anand, N. Charting the Music Business: Magaz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Music Field. Lampel, Joseph; Shamsie, Jamal; Lant, Theresa (編). The Business of Culture: Strategic Perspectives on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Series 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aylor & Francis. 2006: 140 [2015-11-05]. ISBN 978-1-135-6092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3. ^ Broven, J. Record Makers and Breakers: Voices of the Independent Rock 'n' Roll Pioneers. Music in American lif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9: 187 [2015-11-05]. ISBN 978-0-252-03290-5. 
  4. ^ 4.0 4.1 4.2 Gussow., Don. The New Business of Journalism: An Insider's Look at the Workings of America's Business Press.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4: 32–33. ISBN 0-15-165202-3.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Godfrey, Donald G.; Leigh, Frederic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American Radio.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8: 45. ISBN 978-0-313-29636-9. 
  6. ^ 6.0 6.1 6.2 Hall of fame. (history's top personalities in the live entertainment and amusement industry) (One hundredth-anniversary collector's edition). Amusement Business. 1994-11-01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4). 
  7. ^ 7.0 7.1 7.2 Writers' Program of the Works Projects Administration in the State of Ohio. Cincinnati, a Guide to the Queen City and Its Neighbors. Best Books. 1943: 184 [2015-11-07]. ISBN 978-1-62376-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8.12 8.13 8.14 8.15 8.16 8.17 8.18 8.19 Dinger, Ed. Nielsen Business Media, Inc..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Company Histories 98. : 260–265.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Hoffmann, Frank. Encyclopedia of Recorded Sound. Taylor & Francis. 2004: 212 [2015-11-05]. ISBN 978-1-135-949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Radel, Cliff. Entertainment & the Arts: Billboard Celebrates 100 Years Of Hits. The Seattle Times. 1994-11-03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11. ^ 11.0 11.1 11.2 New Boss for Billboard. Newsweek. 1949-04-04: 57–58. 
  12. ^ 12.0 12.1 Bloom, K. Broadway: An Encyclopedia. Taylor & Francis. 2013: 83 [2015-11-06]. ISBN 978-1-135-95020-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13. ^ Sale, Jonathan. Sixty years of hits, from Sinatra to ... Sinatra. 獨立報. 1996-01-04 [2017-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3). 
  14. ^ 14.0 14.1 14.2 14.3 Jackson, K.T.; Keller, L.; Flood, N.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 Second Edi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638 [2015-11-05]. ISBN 978-0-300-18257-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15. ^ Dutch Buyer Acquires BPI. 紐約時報. 199401-15 [2015-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16. ^ Dutch Firm To Purchase Billboard, Film Magazine. 芝加哥論壇報. 1994-01-17 [2015-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17. ^ VNU to Buy Nielsen Media In Deal Valued at $2.5 Billi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999-08-17 [2015-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18. ^ Deliso, Meredith. VNU Changes Name to the Nielsen Co.. Advertising Age. 2007-01-18 [2015-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3). 
  19. ^ Ives, Nat. Adweek Group Among Titles Sold to e5 Global Media Holdings. Advertising Age. 2009-12-10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4). 
  20. ^ Hollywood Reporter, Billboard sold. 洛杉磯時報. 2009-10-10 [2015-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8). 
  21. ^ What's in a Name?. Folio:. 2010-10-15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2. ^ Steel, Emily. Former Yahoo chief moves to Guggenheim. 金融時報. 2013-01-15 [2018-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6). 
  23. ^ Numbers, the. Yahoo Exec Tapped To Head Prometheus Global Media. Folio:. 2013-01-15 [2016-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9). 
  24. ^ Guggenheim Prepares To Sell Hollywood Reporter, Dick Clark Productions To Exec. Deadline.com. [2015-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25. ^ Guggenheim Media Spins Off Money-Losing Hollywood Reporter, Billboard to Company President Todd Boehly (Exclusive). The Wrap. [2015-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6). 
  26. ^ Dodgers' Boehly Leads $100 Million DraftKings Investment. 彭博社. [2017-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09). 
  27. ^ 《公告牌》官方网站. billboard. [201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9). 
  28. ^ 普罗米修斯环球传媒. prometheusgm. [2018-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29. ^ 埃德里奇工业投资组合列表. 埃德里奇工業. [2018-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4). 
  30. ^ 30.0 30.1 Timothy White, 50; Editor Revolutionized Billboard Magazine. 洛杉磯時報. 2002-06-28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4). 
  31. ^ Pareles, Jon. Timothy White, 50, Billboard Editor in Chief. 紐約時報. 2002-07-01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32. ^ 32.0 32.1 32.2 Jurkowitz, Mark. Lawsuit is latest in list of tough hits for Billboard. 波士頓環球報. 2004-08-12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33. ^ 33.0 33.1 33.2 Grinberg, Emanuella. New motion details racial profiling claims against Billboard magazine. CNN. 2005-04-06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 
  34. ^ 34.0 34.1 34.2 34.3 Tsioulcas, Anastasia. Why Is 'Billboard' Asking Industry Execs If They Believe Kesha?. NPR. 2015-08-23 [2015-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35. ^ 35.0 35.1 35.2 Sisario, Ben. Leadership Change May Signal New Start for Billboard Magazine. 紐約時報. 2014-01-08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36.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rain's New York Business 40 under 40 2006.
  37.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BS News 2007-09-14 .
  38. ^ 38.0 38.1 Lewis, Randy. Billboard Shakeup puts Hollywood Reporter's Janice Min in Charge. 洛杉磯時報. 2014-01-09 [2014-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8). 
  39. ^ 39.0 39.1 Sisario, Ben. Billboard Names Tony Gervino as Editor. 紐約時報. 2014-04-07 [2015-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40. ^ Steigrad, Alexandra. Billboard Names Tony Gervino Editor in Chief. Women's Wear Daily. 2014-04-07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41. ^ Billboard EIC Tony Gervino Exits on a High Note. www.adweek.com. [2016-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 
  42. ^ Billboard Partners with AlgoRhythm to Launch Billboard Philippines. Billboard. 2016-06-05 [2017-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43. ^ 21 Under 21 2017: Music's Next Generation. Billboard.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9). 
  44. ^ 40 Under 40: Music's Top Young Power Players Revealed. Billboard.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45. ^ Billboard's 2017 Power 100 List Revealed. Billboard.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46. ^ Revealed: Billboard's 2017 Digital Power Players, Guiding the Future in Music and Tech. Billboard.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3). 
  47. ^ Hip-Hop Power Players 2017: The Heat Seekers. Billboard. [2017-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 
  48. ^ Revealed: Billboard's 2017 Indie Power Players, Led by Big Machine's Scott Borchetta. Billboard. [2017-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0). 
  49. ^ Latin Power Players 2017 List Revealed. Billboard. [2017-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