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拉丁美洲文學爆炸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丁美洲文學爆炸(西班牙語:Boom Latinoamericano)是一場發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間的文學運動,期間大批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從歐洲開始風行至全世界。這些作家受到歐洲和北美現代主義的影響,同時也秉承了拉美先鋒運動的衣缽,挑戰拉丁美洲文學英語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的傳統套路。其作品帶有實驗性質且十分政治化,評論家傑拉德·馬丁英語Gerald Martin甚至將這場文學運動對1960年代全球南方的影響與古巴革命相提並論[1]

爆炸時期作家能夠被國際認可,除了對政治局勢的批判外,很大程度歸功於他們在當時的文學中心——歐洲出版並獲得海外受眾。[2][3]

政治背景

[編輯]

在1950到1975年間拉美發生了劇變,文學創作日益貼近社會與歷史,[4]小說家的自我定位亦隨之變化。都市化、中產階級崛起、古巴革命進步聯盟拉美國家間交流增加、大眾媒體發展、對歐洲美國的關注,上述條件都促成了文學爆炸發生[5]

1960及1970年代,冷戰將拉丁美洲推向資本與共產的角力尖峰口,許多國家都由軍事獨裁政權統治,這種動盪不安的政治氣候醞釀了大量的創作。1959年古巴革命以及之後的豬灣事件被視為這時代的開端。[6]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7]、1973年智利民選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皮諾切特推翻[8]、1970年代骯髒戰爭中美國支持的禿鷹行動造成大批阿根廷公民失蹤[9][10]、城市游擊隊持續暴力鬥爭、阿根廷和烏拉圭發生血腥鎮壓、哥倫比亞長期武力衝突[4],以上種種使作家們在作品裡猛烈控訴現實世界。國際也因古巴革命成功開始注意這些美洲作家,使他們的作品得以大量在海外出版,成為現在被稱為文學爆炸的現象。

文學爆炸前期的作家大多都樂觀看待古巴革命,但後期古巴政府越發強硬的態度也被視為終結了文學爆炸。1971年,古巴詩人赫伯托·帕迪拉英語Padilla affair因作品被視為具有"反革命"思想遭逮捕並被迫發表自我批評。此案引發的憤怒終結了拉美知識分子對古巴革命的支持與嚮往[11],某些觀點認為帕迪拉事件預言了文學爆炸的衰落[12]

文學背景與演變

[編輯]

1950年,美洲的西班牙語文學並不受重視,巴黎和紐約才是當時文學世界的中心。雖然爆炸時期的寫作題材很大程度襲承自1920年以來的拉美本土小說[13],爆炸作家們還是自稱為"文學史的孤兒"(沒有前輩可參照),因為他們也革新了拉丁美洲的寫作傳統,在此之前拉美作者缺乏可參考的寫作模式串聯歐洲的前衛文學風格。到了70年代,拉美文學已經在爆炸運動中反過來影響世界其他地區的讀者,發揚新的小說美學和文體特徵。

拉美本土的現代文學最早由背離歐洲文學傳統的現代主義者如何塞·馬蒂魯文·達里奧等人開始,並被革命思潮引起的先鋒運動帶動。拉美文學早期以寫實主義為主,小說具有存在主義的悲觀色彩,人物性格刻劃豐滿並具有令人悲嘆的命運,敘事簡單明了。文學爆炸前的拉美文學家還包括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阿萊霍·卡彭鐵爾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胡安·卡洛斯·奧內蒂(1939《英語El pozo (novel)》)、埃內斯托·薩巴托(1948《隧道》)以及胡安·魯爾福(他們的作品在文學爆炸後重新被討論與重視[14])。

1960年代,拉美文學語言開始愈加寬鬆,變得憂鬱、波普、都市化,人物刻畫更加複雜化,敘事順序變得錯綜,讀者能夠主動參與文本解讀。大多數評論家都同意文學爆炸始自1960年代,但對於哪部作品應該被當成爆炸時期的首部小說,則是有所爭議。胡利奧·科塔薩爾的《跳房子》(1963)、巴爾加斯·略薩的《城市與狗[15]奧古斯托·羅亞·巴斯托斯的《人之子英語Hijo de hombre[15]甚至追溯到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玉米人英語Men of Maize》(1949)[16]或《總統先生英語El Señor Presidente》(1920年開始創作,1946年發表)都在候選之列。

歐洲現代主義小說家如詹姆斯·喬伊斯和西班牙《先鋒報》的拉美裔專欄作家也影響了文學爆炸,[17]伊莉莎白·科羅德·馬丁尼茲(Elizabeth Coonrod Martinez)甚至認為先鋒報作者才是文學爆炸真正的先驅,他們比博爾赫斯等人更早創作新穎與實驗性的小說。[18]雖然脈絡可追溯回1920年代的先鋒運動,爆炸時期的作家宣稱他們沒有效仿任何先前的本土作者,而更推崇普魯斯特喬伊斯托馬斯·曼薩特等歐洲作家;他們需要發出屬於拉丁美洲的聲音,雖然他們對追求土著主義、克里歐由主義、新世界主義的、當時已成名的美洲西語作家不以為然。[11]

文學爆炸晚期,小說對政治的批判和探索不再流行,這時語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緻,小說家們進一步反思創作,小說中的小說(即超小說)大行其道。這種小說具有明顯的後現代主義風格,萬事萬物都一樣成為可能的但也是無關緊要的。[19]

特點

[編輯]

爆炸時期的小說本質上是現代主義小說。他們將時間作非線性處理,經常使用多重觀點的敘述者,並且使用很多新詞、雙關語,甚至猥褻的語言。關於文學爆炸的語言風格,蒲柏寫道:「透過對不同觀點的立體式重疊,它使得時間和線性的事件成為可疑,並在結構上頗為複雜。這些小說在語言上亦充滿自信,經常毫無解釋的大量使用本土語言。」 [20]文學爆炸其他令人矚目的特徵,包括對「鄉村和城市背景」兩者均有涉及、國際化、既強調歷史和政治、又「與質疑國家身份同樣的(或更加)質疑地域性;熟稔南半球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和意識形態理論;以及緊跟時代潮流。」[21]爆炸文學打破了幻想與世俗的界線,創造出一種新的混和的寫實主義。文學爆炸的作家之中,加西亞·馬奎斯被視為魔幻寫實主義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百年孤寂》的出版使這種寫作手法風行一時。[22]

魔幻寫實主義

[編輯]

在《文學的終結》中,對於魔幻寫實主義,Brett Levinson寫道「近來拉丁美洲文學的關鍵美學模式越來越趨於形式主義…當拉丁美洲的歷史在說明自己的起源上顯得無能為力時,這種無能照例…顯示出對神話的渴求:以種種傳奇來逃避歷史敘事、解釋歷史的開端。」[23]印度群島的編年史家們關於奇異「新世界」的描寫,以及關於征服陌生新大陸的記述,被當成歷史所接受。[24]這些通常是幻想的故事促使產生一種新美學,後來演變為魔幻寫實主義以及(按照阿萊霍·卡彭鐵爾的觀點)超自然寫實主義(lo real maravilloso)。這些藝術化、虛幻的東西被像現實和世俗的事物那樣對待。小說情節往往是基於真實體驗,但混合了奇異、幻想和傳奇的元素,神話的人物,不確定的背景;人物角色看起來是真實存在的,但現實、想像以及虛無在他們身上糾纏不清。[25]

歷史小說

[編輯]

爆炸時期小說非常關注歷史[26]獨裁者小說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範例。這類小說經常以古諷今,比如羅亞·巴斯托斯的《我,至高無上英語I, the Supreme》,描寫的是19世紀巴拉圭德·弗朗西亞的獨裁統治,卻出版於斯特羅斯納政權如日中天時。Frederick M. Nunn評論「爆炸時期的小說家展示了對體裁的精妙把握,以標新立異的手法描寫平行的歷史[27]。他們積極參與拉美地區關於文化和政治的爭論中,並質疑歷史的價值和真正意義。」[28]

主要作家

[編輯]

文學爆炸到底包括哪些作家曾被廣泛爭論,現在也沒有定論。一部分作家發揮了廣泛而無可置疑的影響力。雖然許多其他作家的名字可能會被列舉出來,下面幾位作家絕不會被人忽略:

科塔薩爾

[編輯]
胡利奧·科塔薩爾

胡利奧·科塔薩爾(1914-1984)是阿根廷作家,生於比利時,後來隨父母一起居住在瑞士,四歲舉家遷往布宜諾斯艾利斯[29]像爆炸時期的其他作家一樣,科塔薩爾慢慢對自己國家的政治產生質疑:他公開反對胡安·多明戈·庇隆,這導致他失去在門多薩大學的教授職位,並最終流亡國外。[30]他去了法國,在那兒渡過了大部分的職業生涯,最後在1981年成為法國公民。[31]賈西亞·馬奎斯一樣,科塔薩爾公開支持古巴菲德爾·卡斯楚政府,還有智利左派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以及其他左翼運動,比如尼加拉瓜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31]卒於巴黎。

科塔薩爾受到博爾赫斯埃德加·愛倫·坡的影響。[32]他可能是最具徹底實驗性的爆炸時期作家。高度實驗性的《跳房子》(1963)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使他獲得國際承認。[31]這部小說有155章,其中99章讀者「可以放棄閱讀」,整部小說按照讀者的喜好,能有多種閱讀順序。其他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角鬥士》(1951)、《決勝局》(1956)、《神秘武器》(1959)、《萬火歸一》(1966)。還有長篇小說《中獎彩票》(1960)和《在八十個世界中環遊一天》(1967),以及難以歸類的《克羅諾皮奧與法瑪的故事》(1962)。

富恩特斯

[編輯]
卡洛斯·富恩特斯

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2012)是墨西哥小說家,出身外交官家庭,195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33]他曾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基多蒙得維的亞里約熱內盧華盛頓特區等城市居住。[34]他在美國體驗美國人對墨西哥人的歧視,使他更親近並審視墨西哥文化。[35]他的小說《阿爾特米奧‧克魯茲之死》 (1962)描寫了一名前墨西哥革命者臨終前的生活,使用了革新性的敘事手法。其他的重要作品有《最明淨的地區》(1959)、《奧拉》(1962)、《我們的土地》(1975)、以及後爆炸時期的《烽火異鄉情》(1985)。

富恩特斯在這一時期不僅寫了許多重要的小說,還是一名批評家和政論作家。1955年富恩特斯和埃曼紐爾·卡巴羅創辦了《墨西哥文學雜誌》,該雜誌向拉美人介紹歐洲現代主義者的作品以及讓-保羅·薩特阿爾貝·加繆的思想。[36]1969年,他出版了重要的評論作品──《美洲西班牙語小說》。富恩特斯在哥倫比亞大學(1978)和哈佛(1987)擔任拉美文學教授。[37]曾說:「所謂的文學爆炸,實際上是四百年來拉美文學達到了緊要關口之結果,在這關口小說成為總結過往教訓的方式。」[38]

賈西亞·馬奎斯

[編輯]
加夫列爾·賈西亞·馬奎斯

哥倫比亞的加夫列爾·賈西亞·馬奎斯(1927-2014)無疑是最具國際聲望的爆炸時期作家。最初是一名記者,曾寫過許多廣受稱讚的紀實作品和短篇小說;最早發表的作品是1940年代刊載於波哥大的《旁觀者》報的短篇小說。[39]

知名的作品有長篇小說《百年孤寂》(1967)、《獨裁者的秋天》(1975);中篇小說《沒有人寫信給上校英語No One Writes to the Colonel》(1962)、以及後爆炸時期的《愛在瘟疫蔓延時》(1985)。他在評論界贏得了大聲的喝彩,作品也大量出版,特別是在文學界引入了魔幻寫實主義的寫作方法。他的實驗多少使用寫實主義的傳統技法。他認為「最可怕、最不尋常的事是以一種冷峻的敘述表達的。」[40]一個經常被提及的例子是《百年孤寂》中的一個角色在晾曬衣物時身體和靈魂飄向天國的過程。賈西亞·馬奎斯現在被譽為20世紀重要的作家,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巴爾加斯·略薩

[編輯]
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

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1936-)是一名秘魯小說家、劇作家、記者和文學及政治評論家。[41]他加入了利馬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後來在西班牙獲得了拉丁美洲文學博士學位。[42]事實上他論文的主題是關於加布里埃爾·賈西亞·馬奎斯[43]他的成名作是《城市與狗》(1963)。 這部小說集合了一個城市的各種元素,包括憎恨和暴行。

巴爾加斯·略薩還寫了《綠房子》(1966)、史詩般的《酒吧長談》(1969)、《潘上尉與勞軍女郎》(1973)、以及後爆炸時期的長篇小說諸如《胡莉婭姨媽與作家》(1977)等。曾於1990年秘魯大選中擊敗他的藤森謙也辭職之後,巴爾加斯·略薩於2000年回到利馬,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43]

博爾赫斯

[編輯]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1986)是阿根廷詩人、短篇小說家和散文家,最有名的作品有《惡棍列傳》(1935)、《虛構集》(1944)和《阿萊夫》(1949)。[44]他將自己的作品描述為虛構或幻想小說,讓裡面那些真實或虛構的人物在現實、魔幻或諷刺的情節中遊走自如。

其他作家

[編輯]

其他一些作家與文學爆炸有著緊密聯繫。胡安·魯爾福有兩本書,一本是長篇小說,另一本是短篇集,被公認為"後驗"的文學大師,及在社會利害、語言實驗與獨特風格間取得平衡的作家。巴拉圭的奧古斯托·羅亞·巴斯托斯所寫的《人之子英語Hijo de hombre》,被一些人視作文學爆炸的第一部小說,其具有高度實驗性的《我,至高無上英語I, the Supreme》,被人拿來與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提並論,被奉為「南美文學有史以來最受推崇的小說之一」。[45]

阿根廷的曼努埃爾·普伊格巴爾加斯·略薩一樣,也是Seix-Barral出版世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何塞·多諾索是一名智利作家,在爆炸時期和後爆炸時期都有作品問世。在《文學爆炸親歷記》中,多諾索提到許多其他與文學爆炸相關的作家,比如巴西的若熱·亞馬多、委內瑞拉的薩爾瓦多·加門迪亞英語Salvador Garmendia阿德里亞諾·岡薩雷斯·萊昂英語Adriano González León,以及阿根廷的大衛·比尼亞斯英語David Viñas[14]

爆炸小說的出版

[編輯]

出版業在文學爆炸的來臨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哈瓦那墨西哥城布宜諾斯艾利斯蒙得維的亞亞松森聖地牙哥各大出版社出版大部分的爆炸小說,這些城市成為文化革新的強大中心。[46]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爆炸小說也有在巴塞隆納出版,反映出西班牙出版社對使用西班牙語的美洲市場產生相當大的興趣。無論如何,正如亞里杭德羅·埃雷羅-奧萊索拉所說,出版這些書所帶來的收益,推動了西班牙的經濟發展,雖然這些書要遭到佛朗哥的檢查員的審查與刪節。[47]Seix Barral出版的書包括馬利歐·巴爾加斯·尤薩的《城市與狗》(1963)和《潘上尉與勞軍女郎》(1973)、以及曼努埃爾·普伊格的《麗塔·海華斯的背叛》(1971)。[48]「在西班牙(和別的地方)推廣拉丁美洲文學」的一個關鍵人物是「超級代理商」卡門·巴爾塞爾斯巴爾加斯·略薩稱其為「拉美小說的胖媽媽」。[49]

在西班牙語世界之外,翻譯也在文學爆炸的成功扮演重要角色,使作家有更廣泛的讀者群[50]

批評

[編輯]

一種對文學爆炸普遍的批評是認為它太過實驗性、精英化而脫離一般民眾的視角[51][52]。Philip Swanson在關於何塞·多諾索與文學爆炸決裂的著作裡則批評「新小說」(即爆炸小說)原先顛覆傳統的書寫模式已演變成另一種陳規窠臼[53]。文學爆炸也常被批評過份強調男性的作用:所有代表人物都是男性、爆炸小說作者對女性角色的處理手法都突顯這個現象。評論家們也經常批評爆炸小說過度強調歷史和幻想,一些人認為它對政治的批評已經嚴重脫離了拉丁美洲實際的局勢。[54]

影響

[編輯]

文學爆炸直接改變全世界對拉美文化的看法。作家的商業成功使他們在拉美幾乎像搖滾明星那樣廣受歡迎[55]。另外,文學爆炸為新的拉美作家打開通往國家文學界的大門。文學爆炸全球影響的一個證據是「全世界新興作家」都將富恩特斯馬奎斯略薩這樣的作家看作他們的導師。[50]

後爆炸運動

[編輯]

到了1980年代,談論後爆炸時期的作家已變得很普遍,他們中大多數出生在1940年代、1950年代和1960年代。後爆炸時期與爆炸時期的界線很難清楚劃分,因為許多後爆炸時期作家在文學爆炸末期就已經很活躍。當然,有些作家,比如何塞·多諾索被認為同時參與了這兩場文學運動。其小說《淫穢的夜鳥》(1970),如菲力普·斯旺森所言,被視作「文學爆炸的經典作品之一」。[56]然而,後來的作品更多帶有後爆炸時期的色彩。[57]曼努埃爾·普伊格賽維羅·薩都伊的作品則被認為反映了爆炸時期到後爆炸時期的過渡。[58]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劃界的困難,將會永遠存在,實際上那些爆炸時期的主要作家(富恩特斯賈西亞·馬奎斯巴爾加斯·略薩)在爆炸時期結束後,持續有優秀作品誕生。後爆炸時期的文學與爆炸時期截然不同,最顯著的區別是女性作家(如伊莎貝爾·阿連德路易莎·巴倫蘇埃拉艾琳娜·波尼亞托沃斯卡)的參與。[59]巴倫蘇埃拉波尼亞托沃斯卡在爆炸時期就已是活躍的作家,[60]阿連德則被認為是「文學爆炸的產物」。[61]肖還將安東尼奧·斯卡爾梅達羅薩里奧·費雷以及古斯托維·賽恩斯看作後爆炸作家。[62]後爆炸時期的作家向爆炸時期那種明顯的精英主義挑戰,使用一種更樸實易懂的風格, 並且回歸寫實主義[63]

注釋

[編輯]
  1. ^ Martin 1984,第53頁
  2.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xxi頁
  3. ^ Nunn 2001,第4頁
  4. ^ 4.0 4.1 Pope 1996,第226頁
  5. ^ Pope 1996
  6. ^ Sens & Stoett 2002,第64-76頁
  7. ^ Sens & Stoett 2002,第76頁
  8. ^ Aguilar 2004,第193-97頁
  9. ^ Pilger 2003,第139頁
  10. ^ Aguilar 2004,第187頁
  11. ^ 11.0 11.1 Pope 1996,第229頁
  12.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22頁
  13. ^ Coonrod Martinez 2001,第2-3頁
  14. ^ 14.0 14.1 Donoso 1972
  15. ^ 15.0 15.1 Shaw 1994,第360頁
  16. ^ Shaw 1994,第361頁
  17. ^ Coonrod Martinez 2001,第2-3, 119頁
  18. ^ Coonrod Martinez 2001,第1-8頁
  19. ^ Pope 1996
  20. ^ Pope 1996,第231頁
  21. ^ Nunn 2001,第7頁
  22. ^ Ocasio 2004,第92頁
  23. ^ Levinson 2001,第26頁
  24. ^ Ocasio 2004,第1-3頁
  25. ^ 25.0 25.1 Pope 1996
  26. ^ Nunn 2001,第73頁
  27. ^ 譯註:爆炸小說經常藝術加工真實事件,出現歷史無記載、超現實的虛構情節,所以被評論家形容為「平行歷史」
  28. ^ Nunn 2001,第211-212頁
  29. ^ Ocasio 2004,第105頁
  30. ^ Ocasio 2004,第106頁
  31. ^ 31.0 31.1 31.2 Ocasio 2004,第107頁
  32. ^ Ocasio 2004,第109-10頁
  33. ^ Williams 2002,第209頁
  34. ^ Ocasio 2004,第119頁
  35. ^ Ocasio 2004,第120頁
  36. ^ Williams 2002,第210頁
  37. ^ Ocasio 2004,第121頁
  38. ^ Fuentes, qtd. Nunn 2001,第122頁
  39. ^ Ocasio 2004,第127頁
  40. ^ McMurray 1987,第18頁
  41. ^ Ocasio 2004,第112頁
  42. ^ Ocasio 2004,第113頁
  43. ^ 43.0 43.1 Nunn 2001,第150頁
  44. ^ Ocasio 2004,第95-96頁
  45. ^ Nunn 2001,第53頁
  46. ^ 46.0 46.1 46.2 Pope 1996,第230頁
  47.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xxi頁
  48.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65-67, 163頁
  49. ^ Herrero-Olaizola 2007,第173-74頁
  50. ^ 50.0 50.1 Ocasio 2004,第89頁
  51. ^ Shaw 1998,第27-28頁
  52. ^ Shaw 1998,第26頁
  53. ^ Swanson 1987,第521頁
  54. ^ Shaw 1998,第13, 19頁
  55. ^ Martin 1984,第54頁
  56. ^ Swanson 1987,第520頁
  57. ^ Swanson 1987,第520-21頁
  58. ^ Shaw 1994,第361頁
  59. ^ Shaw 1998,第10, 22-23頁
  60. ^ Shaw 1998,第95頁
  61. ^ Nunn 2001,第157頁
  62. ^ Shaw 1998,第73, 119, 139頁
  63. ^ Shaw 1998,第26-30頁

參考書目

[編輯]
  • Aguilar, Mario I., Charles Horman versus Henry Kissinger: US Intervention in 1970s Chile and the Case for Prosecutions, Jones, Adam (編), Genocide, War Crimes and the West: History and Complicity, London: Zed Books: 186–200, 2004, ISBN 1-84277-191-4 
  • Coonrod Martinez, Elizabeth, Before the Boom: Latin American Revolutionary Novels of the 1920s,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1, ISBN 0-7618-1948-7 .
  • Donoso, José, Historia Personal del "Boom", Barcelona: Editorial Anagrama, 1972, ISBN 9562390470 .
  • Franco, Jean, Globalisation and Literary History, Bulletin of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2006, 25 (4): 441–452  .
  • González Echevarría, Roberto; Pupo-Walker, Enrique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 2: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521410355 .
  • Herrero-Olaizola, Alejandro, The Censorship Files: Latin American Writers and Franco's Spain, Albany: SUNY Press, 2007, ISBN 978-0-7914-6985-9 .
  • McMurray, George R., Critical Essays on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Boston: G.K. Hall & Co., 1987, ISBN 0816188343 .
  • Nunn, Frederick M., Collisions With History: Latin American Fiction and Social Science from El Boom to the New World Order, Athens, Ohio: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89680-219-1 .
  • Ocasio, Rafael, Literature of Latin America,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4, ISBN 0-313-32001-2 .
  • Pope, Randolph D., The Spanish American novel from 1950 to 1975, González Echevarría, Roberto (編),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n Literature, Volume 2: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6–279, 1996, ISBN 0521410355 .
  • Sens, Allen; Stoett, Peter, Global Politics: Origins, Currents, Directions 2nd, Scarborough, ON:: Nelson Thomson Learning, 2002, ISBN 0-17-616910-5